澳门素有「社团社会」之称,民间社团一直致力履行社会责任,在经济、医疗、民生、教育等方面为社区提供服务和协助,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澳门抗疫的关键时刻,各大团体挺身而出,除了向市民传播疫情信息,亦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从不同层面援助弱势阶层,积极响应特区政府的防疫措施,在「疫境」中继续发挥互助互爱的正面力量。
中总倡设中小企风险基金
自疫情发生以来,澳门中华总商会(下简称「中总」)领导层对澳门的经济变化十分关注,并与特区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维持社会大局稳定。中总会长马有礼介绍,受疫情影响,本地经济出现负增长,不少商户入不敷支,难以继续运营,有见及此,中总发动辖下各委员会力量,广泛收集会员及中小商号的意见,以便准确地向特区政府反映商界需求。
针对工薪阶层担忧澳门将出现大规模减薪潮或裁员潮,马有礼透露,中总多次呼吁雇主们加强与劳方沟通,维系和谐劳资关系。随着疫情发展,粤港澳三地均对入境人士采取「14天医学观察期」措施,导致居住于珠海或香港的外雇无法来澳门上班,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外雇在澳门留宿,此让原来没有为外雇设置宿舍的中小企业很烦恼。为此,中总即联同澳门各商会和协会,积极为中小微企寻找价格相对低廉的酒店,帮助有外地雇员的雇主,解决外雇居住问题。
此外,中总亦对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临时援助措施和若干税务减免措施提出建议,期望相关计划能确切助力中小商号度过难关,达至「稳经济,保就业」的政策目标。马有礼表示,较早前与中国银行(下简称「中银」)澳门分行行长李光会面,就疫情下如何满足商户的经济需求交换意见,并推出12项以中小微企贷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措施,为中小企提供直接、务实的援助。
除了合作推行各项金融措施,中总和中银更计划合作,就疫情后中小企的生存状况展开调研,期望能对未来澳门经济走向作预判分析,未雨绸缪。马有礼透露,总结「天鸽」风灾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带来的冲击,中总已建议特区政府利用财政储备,结合金融机构的力量,设立中小企的「风险基金」,当遇到不可抗力的突发事件时,即可启动基金,提升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亦建议政府未来加大力度培育一些具抗疫力的产业,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澳门中华总商会
网址:www.acm.org.mo
工联携手职工共克时艰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对本澳各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下简称「工联」)对相关行业职工的处境感同身受,并希望透过实际行动,给予他们支持。
工联副理事长赵兰瑛说,在疫情初始阶段,工联已派员对司机、庄荷等高危职业的职工宣传防疫知识,并派发消毒用品,让他们加强防范。由于疫情爆发时期正值中国春节前后,不少职工正在内地过年,对澳门的情况一知半解。为此,工联持续梳理澳门抗疫措施和政策,以解答他们的疑问。另外,针对来澳探亲的内地家属,提出延长逗留期的请求,工联向治安警察局反映,并得到当局承诺尽快处理个案。
疫情除了危害市民的健康,亦对澳门经济造成重大打击,不少行业职工收入大减,为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为深入瞭解职工的情况,工联以电话联络逾28,000名职工,并对出现焦虑及不安感觉的职工提供心理辅导。另外,为协助贫困职工度过难关,工联除与新濠博亚娱乐合作,设立「特困职工援助基金」,亦负责接收《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的损款,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职工提供援助。
就疫情对就业市场带来的挑战,工联协助特区政府展开「带津培训」计划,为失业人士和困难职工开办各类附带津贴的技能培训课程,透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在纾缓职工经济压力的同时,扩阔他们的职业技能范围,在疫境中建立更多就业可能。工联且为完成培训的职工提供就业转介,结合学员的就业意愿和市场空缺,安排配对面试,让他们尽早进入新的工作岗位。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
网址:www.faom.org.mo
妇联力撑妇孺家庭解困
在新冠肺炎持续肆虐下,澳门妇女联合总会(下简称「妇联」)心系弱势家庭和妇女,积极为他们提供支援。妇联理事长林婉妹表示,妇联在致电慰问会员时,发现不少孕产妇和儿童缺少口罩,即与机构团体合作,推出「孕妇及新生婴儿母亲口罩支援计划」和「儿童口罩支援计划」,首阶段有近2,000名孕产妇和10,000名儿童受惠。林婉妹预计,未来或推行第二阶段计划,届时考虑扩大覆盖面至不同层面的妇幼群体。
另外,妇联亦持续关注妇女的身心健康问题,在疫情初期便开设「妇女医疗热线」和「心理咨询热线」,专业解答孕妇保健及居民心理问题,妇联妇女医疗中心亦维持开诊,在疫情期间随时为妇女提供医疗帮助。
除了妇幼群体,妇联亦十分关心本地家庭在疫境下的变化及需求。妇联属下的服务中心于2月以网络形式对澳门家庭展开问卷调查,探讨在政府的防疫措施下,家庭成员之间的情绪状态、相处模式、生活作息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妇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展开家庭服务,以缓解家庭问题和生活压力。另外,妇联亦推出「在职人士家庭支援计划」,优先向有特殊照顾或教育需要的儿童家庭提供3,000元(澳门元,下同)援助金,以济基层家庭的燃眉之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林婉妹表示,除了持续对本地妇女和家庭给予援助,妇联亦关注其他地区相同群体的情况。自疫情发生以来,妇联第一时间向内地各妇联组织表达慰问,随后迅速展开募捐行动,筹得120万元,并已通过中联办将善款转交至受疫情影响最深的湖北省妇联,鼓励当地的妇幼及家庭逆境自强。
澳门妇女联合总会
网址:www.macauwomen.org.mo
街总多方助长者抗疫
面对疾病,体弱长者无疑是最需要照顾和关怀的群体,为此,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下简称「街总」)的长者服务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仍保持运作。街总理事长吴小丽介绍,街总辖下的服务中心除了对长者提供家居清洁和送餐服务,并为有伤患的长者安排「街坊车」接送到医院进行护理和复诊。
针对独居老人,街总亦会定期透过「平安通」联系使用者,瞭解其身体与生活状况,避免发生意外。她说,在疫情期间,各类新闻、邻里间的对话都充斥着紧张气氛,可能使部份长者出现恐慌心理,有见及此,街总开设了心理辅导热线,为长者讲解疫情发展,并安抚他们的情绪。
随着政府推出口罩供应计划,澳门市民可到各售卖点购买口罩,但不少长者难以支撑长时间的轮购过程,为此,街总特别上门帮助行动不便的长者,其辖下9个服务点亦协助政府售卖口罩,减少长者的轮候时间和群聚带来的风险。另外,街总亦对物资短缺的长者家户,分发由热心企业捐赠的新鲜蔬菜和消毒用品,让弱势群体在逆境中感受到温暖的关怀。
澳门政府早前宣布向澳门居民发放以澳门通为载体的电子消费卡,考虑到不少中小企对电子支付认识不足,因此,街总积极与澳门通公司协调,在各区设立驻点,以方便商户申请电子机具,同时,街总亦在各街坊会和中心为长者提供登记及领取电子消费卡的服务。
吴小丽说,瞭解到有不少澳门长者居住在内地,街总便把服务延伸到中山和横琴的办事处,为当地长者进行电子消费卡登记和购买口罩等工作。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
网址:www.ugamm.org.mo
新青协助学子升学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亦给澳门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澳门的青年社团之一,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下简称「新青协」)持续关注青年在学及就业情况,并协同社会各界,让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尽快恢复正常。
新青协理事长杨文远表示,由于疫症的广泛传播,在外地升学的澳门大学生,皆受到停课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新青协联同其他社团、校友会和学生组织,持续关注留校学生的情况,必要时提供心理辅导。
新青协同时积极寻求方法,解决未能回校学生在校事务和社会实习的问题,同时密切留意政府抗疫新闻发布会和各地区高校复课消息,把重点内容制成图文包,于社交媒体和群组发布,减低学子因疫情产生的迷惘和担忧。
因应疫情对澳门经济的沉重打击,杨文远估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将变得严峻。为此,新青协正与劳工局商讨,今年举办「青年就业博览会」时,将透过更具针对性的职业配对活动,让青年以至广大市民,在疫境中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除了面向青年及大众的博览会,新青协每年会为高三学生进行升学辅导。杨文远指出,疫情期间出现不少虚假资讯,可能会误导学生,令他们的选校取向发生变化。因此,新青协与各高校学生社群保持紧密联系,为升学学子提供切实的地方资讯和学校政策,使他们在迷雾中能坚定志向。他说,尽管现时社交距离受限制,但新青协仍透过线上平台,积极与高教局和教青局商讨对策,确保各项工作在疫情期间仍有条不紊地进行,「毕竟疫情只是暂时,而学子的学业和前途是持续的。」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
网址:www.my.org.mo
文:陈锦城 图:故渺、宾尼、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