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本澳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经济发展及就业贡献良多,澳门特区政府一直将扶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列为长远的施政方针。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入以来,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上下一心,共同抗疫。为帮助中小企应对疫情的冲击和对经济民生的影响,经济局推出了一系列援助措施,提振澳门经济,保障民生,帮助中小企业共度时艰,等待疫情过去之后的经济复苏。
援助中小企 刻不容缓
经济局产业发展厅厅长邱润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特区政府一直设有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其中由经济局负责执行的包括《中小企业援助计划》《中小企业信用保证计划》《中小企业专项信用保证计划》《调整各项援助计划的还款》措施。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澳门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支援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推出了两项临时性的措施,包括临时放宽《中小企业援助计划》的申请资格,以及推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透过修改第9/2003号行政法规《中小企业援助计划》,临时放宽予开业满一年且符合其他资格的中小企业申请免息贷款,免息贷款上限为60万元(澳门元,下同),还款期最长为8年,实施期由2020年3月10日至9月10日。(详情可参阅第4/2020号行政法规)
而临时性《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则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取得一笔上限为200万元贷款额、补贴期最长3年、年利率上限4%的利息补贴。只要具备由澳门居民经营或控股超过50%、工作人数不超过100人,且于2020年3月16日或之前已于财政局申报开业(M/1格式)的中小企业均合资格申请,申请期由2020年3月17日至9月17日。(详情可参阅第5/2020号行政法规)
跟进个案 服务好中小企
邱润华指出,在疫情影响下,经济下滑,中小企业经营无可避免面对困难。现行各项中小企业援助措施的申请及查询数量急增。他举例:2019年全年申请《中小企业援助计划》数量是623宗,而推出临时性援助计划后,2月到3月 31日就有3,772宗申请,而电话及网上咨询亦有约13,000个。
在上述的3,772宗申请中,营业满一年的中小企提出的申请共482宗,至今已评审超过2,450宗,批准的免息贷款约7.45亿元;另外,《中小企业信用保证计划》收到114宗申请,已评审超过30宗;《调整各项援助计划的还款》措施收到1,674宗申请,已批准逾1,600宗。此外,《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自3月17日开始接受申请至3月31日,共收到985宗申请,已批准260宗。
他介绍,申请的企业主要从事零售业、建筑及公共工程、酒楼或餐厅、对公司之服务、运输及旅行社、汽车维修,发型屋及美容院等个人服务。
按照法规,《中小企业援助计划》受惠企业需要定期向经济局提供使用款项的报告及相关资料,每半年提交一次,直至援助款项被核实使用完为止。如申请用途是购置营运所需设备,须提交相关的报价单副本;如申请用途是订立商业特许合同及特许经营合同,须附相关的合同资料。此外,申请者所交的报价檔或其他凭证,基本上必须由本澳公司或机构发出;但遇有例外情况,申请者可另外说明。
递交资料申请 双轨制
经济局产业发展厅是这次收集整理中小企业支援计划的窗口部门。该厅职务主管黄社平表示,为避免疫情期间人群聚集,自2月10日起,已开通网上申请系统,实行纸本递交和电子方式递交双轨制,其中近7成申请透过网上提交。
他指出,交收纸本申请时,双方交流较为直接,可当面核对文件,同时向申请人解答疑问和详述补交资料的事项。然而,为减少感染风险,局方鼓励申请人利用网上系统进行申请。事实上,这次申请援助计划的中小企使用电子方式提交的比较多,但就填报的资料和补充文件,同事们在处理个案时往往需要多次来回发电邮及电话跟进,工作量增加不少。另外,偶然也会遇到亲自送交申请表的申请人,因准备的资料或文件不足,情绪比较焦虑,前线同事们须及时安抚开导。
因应网上申请系统的推出,经济局特别制作了3分钟的教学短片以及图文包上载到网上,供有意申请中小企业援助计划的申请人参考。(延伸阅读)
面对挑战 大家逆流而上
黄社平表示,虽然经济局不在防疫前线,但工作压力也很大。当大部份人居家防疫时,产业发展厅的同事们已回到工作岗位。各项援助计划同时进行,不仅要处理大量电话咨询,解答企业对援助计划的疑问,还要增加人手处理电邮及网上通讯回覆,跟进申请企业提交的说明文件、企业财政状况及营运资料等,全力处理申请分析工作及解答居民查询。「大家加班加点,希望能缩短时间,为的就是能尽快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邱润华补充说,原来跟进及处理各项支援中小企业措施的同事有约20位,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各项措施的申请量大增,为尽快协助中小企业,全体人员均加班工作,幸而得到局内其他部门同事支援,增加了10多人帮助处理分析工作,中小企业援助计划评审委员会亦安排每周加开会议审批申请,缩短中小企等候审批时间。申请者只要如实并完整地填写申请表及递交申请材料,以往是30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现在只要约15个工作日就可以出结果。
面对疫情 信心很重要
邱润华说,面对疫情,同事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士气一直很高,也累积了「天鸽」风灾时期处理中小企业申请援助的事务经验。他表示,当年「天鸽」风灾对中小企业来说是物理性损失,目标是尽快清理家园,灾情时间短,重新启动快。当时经济局同事要去不同社区收集资料,收到6,624宗申请贷款个案,用了二三个月处理。但这次疫情期间中小企损失很大,经济下行的现状严重。正如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所讲,中小企业要保持信心,政府也一定会尽力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他强调,虽然目前中小企的焦虑少了,情绪平稳了好多,但同事们要处理的事务并没有减少,大家一条心做事,目的就是能帮助中小企,恢复经济,增加自信。他呼吁中小企一定要对未来经济有信心,虑而不乱。只要企业有信心坚持,相信困难总会有办法解决。
支援本地消费 保障民生
面对这次疫情,特区政府推出《消费补贴计划》,向每名合资格居民发放一张金额为3,000元的电子消费卡,可于5月1日至7月31日在本地使用。措施旨在「齐消费,促经济;促内需,稳就业」,帮扶本地商户在疫情时期稳定经营。自3月18日起网上登记工作畅顺,市民于4月14日起到相应的150个领卡服务点领取。
因应澳门通的商户覆盖范围已达13,000多个网点,基本覆盖本澳大多数零售及餐饮场所,加上已有不少商户以及街巿菜贩、传统老字号等均已确定装机,相信随着计划的顺利推进,商户都能受惠于政府的促进经济措施。
4月8日,特区政府再公布第二轮疫情经援措施,透过百亿抗疫援助专项基金,扩大对居民、雇员及企业的援助,增强社会的信心、团结和稳定。第二轮经援措施惠及雇员、企业、从事自由职业者和居民等不同层面,由6个计划构成:一、雇员援助款项计划;二、从事自由职业者援助款项计划;三、企业援助款项计划;四、自由职业者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五、带津培训(技能提升及就业培训计划);六、第二期消费补贴计划。
关注市场 抑制物价上涨
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商户将防疫用品抬价,经济局还一如既往与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巡查各超市、药房、生活百货及市贩摊檔等场所。如发现有非法在路边售卖劣质口罩,即时联系治安警到场跟进。此外,经济局亦于农历年假期及疫情期间设立热线电话,接受市民的查询及投诉,并派员跟进处理。
在疫情期间,经济局一直与批发商保持联系,瞭解存货及订货情况,保障供应居民的基本需要,亦透过新闻讯息向公众发布及清晰说明本澳食用品的供应情况及巡查结果。
经济局与澳门海关合作展开联合行动,于本澳区内加强巡查及监管口罩售卖场所,检视市面上口罩的供应、出售等情况是否符合法例规定,并向商户宣传采购或进出口物品时应遵守相关法规,以免触犯法律,提醒保存来货单据或证明,同时,亦劝喻商户要注意口罩质量及售卖价格要在合理范围,严禁抬高价格及囤积居奇。
只要疫情过去,外围以至澳门的经济自当逐步复常,在面对疫情在全球爆发的今天,重中之重是抗疫防疫、保护好居民的健康,稳住各行各业,提振信心,捱过疫情,等待复苏。
延伸阅读
经济局Facebook「营商加油站」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DSEMacau/
文︰赵洁 图︰经济局、宋楚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