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凝心聚力 提振經濟 保障民生 全力以赴援助中小企

澳門雜誌
135期
  • 由2月推出臨時性援助計劃至3月31日,經濟局已接收了3,772宗各項中小企計劃申請。

  • 為盡快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評審委員會加開會議審批申請。

  • 市政署協助市民登記電子消費卡

  • 黃社平職務主管表示,疫情期間,經濟局上下一心,加班處理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分析工作,以助中小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 經濟局、金融管理局和社會工作局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公佈《消費補貼計劃》的登記、領取及使用詳情。

  • 經濟局派員到超市瞭解蔬菜價格情況

  • 澳門通工作人員現場講解機具的各種功能

  • 澳門經濟局產業發展廳廳長邱潤華表示,特區政府為支持中小企業,推出了多項援助措施。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由2月推出臨時性援助計劃至3月31日,經濟局已接收了3,772宗各項中小企計劃申請。
由2月推出臨時性援助計劃至3月31日,經濟局已接收了3,772宗各項中小企計劃申請。

中小企業在本澳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經濟發展及就業貢獻良多,澳門特區政府一直將扶助中小企業的發展列為長遠的施政方針。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入以來,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為幫助中小企應對疫情的衝擊和對經濟民生的影響,經濟局推出了一系列援助措施,提振澳門經濟,保障民生,幫助中小企業共度時艱,等待疫情過去之後的經濟復甦。

援助中小企 刻不容緩 

經濟局產業發展廳廳長邱潤華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指出,特區政府一直設有多項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其中由經濟局負責執行的包括《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中小企業專項信用保證計劃》《調整各項援助計劃的還款》措施。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澳門經濟所造成的影響,支援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推出了兩項臨時性的措施,包括臨時放寬《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資格,以及推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透過修改第9/2003號行政法規《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臨時放寬予開業滿一年且符合其他資格的中小企業申請免息貸款,免息貸款上限為60萬元(澳門元,下同),還款期最長為8年,實施期由2020年3月10日至9月10日。(詳情可參閱第4/2020號行政法規)

而臨時性《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則為中小企業向銀行取得一筆上限為200萬元貸款額、補貼期最長3年、年利率上限4%的利息補貼。只要具備由澳門居民經營或控股超過50%、工作人數不超過100人,且於2020年3月16日或之前已於財政局申報開業(M/1格式)的中小企業均合資格申請,申請期由2020年3月17日至9月17日。(詳情可參閱第5/2020號行政法規)

澳門經濟局產業發展廳廳長邱潤華表示,特區政府為支持中小企業,推出了多項援助措施。
澳門經濟局產業發展廳廳長邱潤華表示,特區政府為支持中小企業,推出了多項援助措施。

跟進個案 服務好中小企

邱潤華指出,在疫情影響下,經濟下滑,中小企業經營無可避免面對困難。現行各項中小企業援助措施的申請及查詢數量急增。他舉例:2019年全年申請《中小企業援助計劃》數量是623宗,而推出臨時性援助計劃後,2月到3月 31日就有3,772宗申請,而電話及網上諮詢亦有約13,000個。

在上述的3,772宗申請中,營業滿一年的中小企提出的申請共482宗,至今已評審超過2,450宗,批准的免息貸款約7.45億元;另外,《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收到114宗申請,已評審超過30宗;《調整各項援助計劃的還款》措施收到1,674宗申請,已批准逾1,600宗。此外,《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自3月17日開始接受申請至3月31日,共收到985宗申請,已批准260宗。

他介紹,申請的企業主要從事零售業、建築及公共工程、酒樓或餐廳、對公司之服務、運輸及旅行社、汽車維修,髮型屋及美容院等個人服務。

按照法規,《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受惠企業需要定期向經濟局提供使用款項的報告及相關資料,每半年提交一次,直至援助款項被核實使用完為止。如申請用途是購置營運所需設備,須提交相關的報價單副本;如申請用途是訂立商業特許合同及特許經營合同,須附相關的合同資料。此外,申請者所交的報價檔或其他憑證,基本上必須由本澳公司或機構發出;但遇有例外情況,申請者可另外說明。

為盡快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評審委員會加開會議審批申請。
為盡快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評審委員會加開會議審批申請。

遞交資料申請 雙軌制

經濟局產業發展廳是這次收集整理中小企業支援計劃的窗口部門。該廳職務主管黃社平表示,為避免疫情期間人群聚集,自2月10日起,已開通網上申請系統,實行紙本遞交和電子方式遞交雙軌制,其中近7成申請透過網上提交。

他指出,交收紙本申請時,雙方交流較為直接,可當面核對文件,同時向申請人解答疑問和詳述補交資料的事項。然而,為減少感染風險,局方鼓勵申請人利用網上系統進行申請。事實上,這次申請援助計劃的中小企使用電子方式提交的比較多,但就填報的資料和補充文件,同事們在處理個案時往往需要多次來回發電郵及電話跟進,工作量增加不少。另外,偶然也會遇到親自送交申請表的申請人,因準備的資料或文件不足,情緒比較焦慮,前線同事們須及時安撫開導。

因應網上申請系統的推出,經濟局特別製作了3分鐘的教學短片以及圖文包上載到網上,供有意申請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人參考。(延伸閱讀)

黃社平職務主管表示,疫情期間,經濟局上下一心,加班處理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分析工作,以助中小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黃社平職務主管表示,疫情期間,經濟局上下一心,加班處理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分析工作,以助中小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面對挑戰 大家逆流而上

黃社平表示,雖然經濟局不在防疫前線,但工作壓力也很大。當大部份人居家防疫時,產業發展廳的同事們已回到工作崗位。各項援助計劃同時進行,不僅要處理大量電話諮詢,解答企業對援助計劃的疑問,還要增加人手處理電郵及網上通訊回覆,跟進申請企業提交的說明文件、企業財政狀況及營運資料等,全力處理申請分析工作及解答居民查詢。「大家加班加點,希望能縮短時間,為的就是能盡快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邱潤華補充說,原來跟進及處理各項支援中小企業措施的同事有約20位,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項措施的申請量大增,為盡快協助中小企業,全體人員均加班工作,幸而得到局內其他部門同事支援,增加了10多人幫助處理分析工作,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評審委員會亦安排每周加開會議審批申請,縮短中小企等候審批時間。申請者只要如實並完整地填寫申請表及遞交申請材料,以往是30個工作日的審批流程,現在只要約15個工作日就可以出結果。

澳門通工作人員現場講解機具的各種功能
澳門通工作人員現場講解機具的各種功能

面對疫情 信心很重要

邱潤華說,面對疫情,同事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士氣一直很高,也累積了「天鴿」風災時期處理中小企業申請援助的事務經驗。他表示,當年「天鴿」風災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物理性損失,目標是盡快清理家園,災情時間短,重新啟動快。當時經濟局同事要去不同社區收集資料,收到6,624宗申請貸款個案,用了二三個月處理。但這次疫情期間中小企損失很大,經濟下行的現狀嚴重。正如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所講,中小企業要保持信心,政府也一定會盡力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他強調,雖然目前中小企的焦慮少了,情緒平穩了好多,但同事們要處理的事務並沒有減少,大家一條心做事,目的就是能幫助中小企,恢復經濟,增加自信。他呼籲中小企一定要對未來經濟有信心,慮而不亂。只要企業有信心堅持,相信困難總會有辦法解決。

市政署協助市民登記電子消費卡
市政署協助市民登記電子消費卡

支援本地消費 保障民生

面對這次疫情,特區政府推出《消費補貼計劃》,向每名合資格居民發放一張金額為3,000元的電子消費卡,可於5月1日至7月31日在本地使用。措施旨在「齊消費,促經濟;促內需,穩就業」,幫扶本地商戶在疫情時期穩定經營。自3月18日起網上登記工作暢順,市民於4月14日起到相應的150個領卡服務點領取。

因應澳門通的商戶覆蓋範圍已達13,000多個網點,基本覆蓋本澳大多數零售及餐飲場所,加上已有不少商戶以及街巿菜販、傳統老字號等均已確定裝機,相信隨着計劃的順利推進,商戶都能受惠於政府的促進經濟措施。

4月8日,特區政府再公佈第二輪疫情經援措施,透過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擴大對居民、僱員及企業的援助,增強社會的信心、團結和穩定。第二輪經援措施惠及僱員、企業、從事自由職業者和居民等不同層面,由6個計劃構成:一、僱員援助款項計劃;二、從事自由職業者援助款項計劃;三、企業援助款項計劃;四、自由職業者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五、帶津培訓(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六、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

經濟局、金融管理局和社會工作局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公佈《消費補貼計劃》的登記、領取及使用詳情。
經濟局、金融管理局和社會工作局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公佈《消費補貼計劃》的登記、領取及使用詳情。

關注市場 抑制物價上漲

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防止商戶將防疫用品抬價,經濟局還一如既往與消費者委員會聯合巡查各超市、藥房、生活百貨及市販攤檔等場所。如發現有非法在路邊售賣劣質口罩,即時聯繫治安警到場跟進。此外,經濟局亦於農曆年假期及疫情期間設立熱線電話,接受市民的查詢及投訴,並派員跟進處理。

在疫情期間,經濟局一直與批發商保持聯繫,瞭解存貨及訂貨情況,保障供應居民的基本需要,亦透過新聞訊息向公眾發佈及清晰說明本澳食用品的供應情況及巡查結果。

經濟局與澳門海關合作展開聯合行動,於本澳區內加強巡查及監管口罩售賣場所,檢視市面上口罩的供應、出售等情況是否符合法例規定,並向商戶宣傳採購或進出口物品時應遵守相關法規,以免觸犯法律,提醒保存來貨單據或證明,同時,亦勸喻商戶要注意口罩質量及售賣價格要在合理範圍,嚴禁抬高價格及囤積居奇。

只要疫情過去,外圍以至澳門的經濟自當逐步復常,在面對疫情在全球爆發的今天,重中之重是抗疫防疫、保護好居民的健康,穩住各行各業,提振信心,捱過疫情,等待復甦。

經濟局派員到超市瞭解蔬菜價格情況
經濟局派員到超市瞭解蔬菜價格情況

延伸閱讀

經濟局Facebook「營商加油站」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DSEMacau/

文︰趙潔  圖︰經濟局、宋楚珊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