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礎,實現全民健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於今年7月發佈的《健康澳門藍圖》(下稱「《藍圖》」),其中一項重要政策是透過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改變居民對健康生活的觀念。澳門婦女聯合總會(下稱「婦聯」)會長劉金玲表示,《藍圖》為建設「健康澳門」指明了明確方向,在澳門特區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全民參與的方式下,婦聯將繼續配合政府做好健康宣導工作,通過普及健康知識、推廣健康生活等理念,齊心共建「健康澳門」。
四方面推動「健康澳門」
劉金玲說,自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在建設公共衛生體系、疾病防控、促進健康、提升醫療設施和服務等做了大量工作,體現特區政府對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視。「《藍圖》的推出,能讓居民對特區政府未來的公共衛生政策、醫療服務總體方向等有更直觀的瞭解,一方面能推動居民主動參與構建『健康澳門』,達至官民合力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居民對特區政府決心構建『健康澳門』的認同感和安全感。」
隨着社會進步,居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劉金玲說,近年在特區政府支持下,婦聯持續推動建設「健康澳門」,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她列舉了四方面工作:一是透過設立專業中心關懷居民身心健康,如屬下的婦聯總會婦女醫療中心和婦聯心理治療中心,持續提供「婦女兩癌」、愛滋病病毒篩查和心理輔導等服務。
二是積極舉辦多元化的大眾康體及競技體育運動,當中包括廣為人熟悉的婦女體育嘉年華、嬰幼兒體育嘉年華、大眾體育班、籃球豆丁班等;又成立了澳門婦女體育總會和澳門地壺球總會,推動全民運動。她說:「平均每年有超過10萬人次,參加婦聯及屬下各單位舉辦的康體活動,喚起大眾對運動與健康的重視。」
三是透過教育倡導,促進社會大眾對健康的關注。「婦聯及屬下協會定期舉辦防治乳癌、愛滋病等社區教育活動,恆常推出兒童健康檢查、長者血壓測量等服務,提高居民疾病篩查意識。」
四是透過網絡宣傳,傳遞健康意識。劉金玲介紹,婦聯網頁中的「家庭健康守護專區」,收錄了大量知識短片和圖文包,亦會發佈最新的健康活動信息,引領居民成為自身健康的守護者,以個人健康帶動家庭幸福。
女性健康工作獲肯定
《藍圖》在行動策略中,明確提到將透過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跨部門合作制訂及推動有利婦女和兒童健康的公共政策。劉金玲指出,澳門已推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多年,有效降低了發病率,但女性仍面臨一些新的健康風險挑戰,「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新發率較高的癌症;婚育年齡上升對孕產婦、嬰幼兒健康及不孕不育風險亦有所增加,還有精神心理健康等問題……」。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健康除了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為應對精神及心理健康等問題,婦聯於2012年設立了婦聯心理治療中心,服務至今已為超過4,300位市民提供超過38,000節心理治療面談,其中約3,000位為女性。
婦聯的女性身心健康服務已建立了良好口碑,劉金玲說:「除了以女性為主要服務對象外,我們亦致力對校園、社區和博企等開展心理健康推廣和普及活動,舉辦多元心理健康講座及體驗工作坊,各類社區推廣活動超過1,000場,服務超過50,000人次。」她說,婦聯將持續推進健康知識的傳播,攜手特區政府推動社區健康教育,普及癌症、慢性病、精神健康篩查等工作,提高婦女和家庭成員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時,促進資源共享,最大化地惠及社區居民。
居民分享
成為自身健康的守護者
為了進一步提升女性的健康意識,保障每位女性的健康權益,婦聯總會婦女醫療中心一直為澳門居民提供「婦女兩癌」篩查等服務,參與篩查的盧小姐說:「預防勝於治療,我認為定期檢查身體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也是對家人的負責。」
她表示,自己是婦聯的會員,認為婦聯較重視婦女身心健康發展,對其較具信心。「子宮頸癌及乳癌是常見的女性癌症,透過篩查能有效防治,婦聯總會婦女醫療中心剛好有這兩項服務,所以一直都有前往篩查,還會推介家人及朋友參與,提升身邊人的疾病預防和篩查意識。」
盧小姐分享,自己很重視身體及心理的健康,除保持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的良好習慣,亦經常懷抱愉快、樂觀的心態。「我每星期都會抽時間做運動,尤其喜好瑜伽和羽毛球,還會早睡早起,讓身心維持在健康狀態。」
文:李旭翹 圖:宋楚珊 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