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與葡語國家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廣泛的經貿合作聯繫,是連接中國和葡語國家的橋樑。2003年,在中國中央政府的倡議下,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以下簡稱「中葡論壇」)在澳門創立,發揮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平台作用,促進內地、澳門和葡語國家的共同發展。
18年來,中葡論壇一步一腳印,一步一台階,持續拓寬中國和葡語國家的合作領域,不斷擴大論壇影響力,更實現了葡語國家大團結,現有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葡萄牙、東帝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8個葡語國家加入。
在南灣湖畔,佔地面積近14,000平方米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門前有9個國家(中國與8個葡語國家)的國旗迎風飄揚,國旗的背後,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與各國各方通力合作的故事。
特別會議的特別之處
中葡論壇是以經貿促進與發展為主題的非政治性政府間多邊合作機制,旨在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交流,發揮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平台作用,促進中國內地、葡語國家和澳門的共同發展。
中葡論壇分別於2003年10月、2006年9月、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和2016年10月在澳門成功舉辦了5屆具決策功能的部長級會議,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原計劃於2019年舉辦,但適逢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慶典、澳門特區政府換屆,其後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推遲。
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丁恬稱,考慮到距第5屆會議到現在已有若干年,為保持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的延續性和影響力,中葡論壇今年決定舉辦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部長級特別會議(以下簡稱「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此次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的特別之處,除可在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和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還會改以線上結合線下的會議模式舉行。
以往,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均邀請各葡語國家主管論壇事務、經貿事務的部長到澳門參會,今年則會邀請葡語國家的部長們通過視像會議形式參會,與親臨澳門的中國商務部領導一起舉行會議。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攜手抗疫,共謀發展」,各國部長將通過視像會議,圍繞抗疫合作、疫後經濟發展、發揮澳門平台作用等展開交流。
丁恬認為,疫情對於中葡論壇而言是危中有機,雖然「面對面」的交流活動受阻,但通過網絡研討會,卻讓參與的人員和覆蓋面更為廣闊。
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是中葡論壇的最高決策機構,是論壇的靈魂所在。透過舉辦部長級會議,和簽署中葡論壇的《經貿合作行動綱領》,為與會國指導出未來三年在重點領域展開合作的整體規劃。丁恬透露,雖然今屆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不會簽署行動綱領,但與會的部長將共同簽署一份同樣具有指導性意義的聯合聲明。
摸着石頭過河
從2002年開始,丁恬就參與中葡論壇的籌建工作,19個年頭裡,他將中葡論壇視作自己的孩子,看到論壇一路成長,取得成績,他的心中既感慨又欣慰。「投入中葡論壇秘書處相關工作之前,我從事商務外交雙邊工作。中葡論壇是一個多邊的合作機制,工作性質和以往有所區別。在中葡論壇成立之初,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講,是摸着石頭過河,19年後的今天,中葡論壇做到運轉成熟,機制性建設取得明顯效果,在各領域均取得突出成果,這是值得開心的。」
中葡論壇成立之初,中國與葡語國家雙邊貿易額僅有110多億美元,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1451.85億美元,增長13倍多。投資方面,中國對葡語國家的投資也呈現了明顯增勢。
2020年10月,受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委托、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展開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成立15周年成效與展望第三方評估》報告發佈。第三方評估報告認為,15年來,中葡論壇開創了多國政府間合作的新模式,充分發揮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平台作用,顯著提升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水平。
為促進中葡論壇未來發展,報告建議中葡論壇需要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完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拓展產業合作領域、創新金融合作模式、加强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推進國際發展合作、深化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完善中葡論壇機制建設。
丁恬表示,「通過報告,除可看到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的進展與成績,也看到了中葡論壇在未來的進步方向與空間。」
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隨着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的深入,雙方的合作領域也更為廣泛,由2003年的7個,增加至目前近20個領域,涵蓋政府間合作、投資貿易、文化旅遊、公共衛生、傳統醫藥、產能合作等傳統與新興領域。丁恬認為,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2016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五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宣佈18項促進中葡合作的新舉措,當中包括5項深化澳門平台作用的措施,從打造「中葡金融服務平台」、成立「中國-葡語國家企業家聯合會」、興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在澳門建設「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到設立「中葡文化交流中心」及「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中心」。
其中,中葡論壇在推動中葡人才交流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建設「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是構建中葡平台的重要內容之一,特區政府與澳門高等院校從不同層面推進各項工作:提升中葡雙語人才儲備、專業課程趨向多元發展、師資隊伍質量穩步提升、建立數據庫助教學研究等。
2020/2021學年,澳門高等院校葡語相關及主要以葡語授課課程有25個,學生1,170名,來自葡語國家學生167名。非高等教育範疇學習葡語註冊學生人數,由2016/2017學年的5,859人,增加到2020/2021學年的8,444人。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對經貿合作發展具積極的作用,文化是交流的基礎。「中國-葡語國家文化週」、「葡韻嘉年華」、「中葡文化藝術節」和「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等活動經過歷年發展,猶如一條多彩的紐帶,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與獨具特色的葡語文化緊緊相連,進一步豐富了澳門中葡文化交流中心的特色和內涵。
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中心成立後,多次支持及組織澳門的青年社團、大專院校、青創企業等代表逾200人,到葡萄牙及巴西進行交流考察,瞭解當地的青年創業環境及政策措施,共同探討未來發展及合作方向。
2018年,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推出「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計劃」,為創業青年在葡萄牙提供免費工作空間、培訓及支援。2018年至2020年,累計共有68家青創企業獲批准參與計劃,受惠企業主要從事資訊科技工程、廣告媒體、翻譯、設計、醫療服務等。
澳門的機會即是論壇的機會
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澳門走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支持澳門作為中葡論壇永久舉辦地,支持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丁恬指出,這不但是關係到國家發展和澳門發展的大事,實際上也是關係到每一位澳門居民利益的大事。
目前,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援下,澳門正在努力打造中國和葡語國家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經貿合作會展中心,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這些發展,澳門居民都可以感受到,又或是直接地、間接地參與其中,為澳門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更大的國際發展空間。
丁恬相信,中葡論壇的發展和本次中葡論壇部長級特別會議達成的諸多共識――特別是李克強總理此前提出的18項重要舉措,將會惠及澳門社會的發展,每一位澳門居民也會從中受益,切實感受到發展的成果。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發佈,為澳門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提供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展望未來,丁恬認為,澳門的機會即是中葡論壇的機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令澳門擴大了數倍的地理發展空間,為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為澳門各項的經濟發展計劃都添上了希望的翅膀。中葡論壇紮根澳門,在未來,論壇會積極把握發展機遇,幫助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中葡深化合作。
編者按:據瞭解,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此次特別會議預計將延期舉行。
文:黃桂蘭 圖:伍雨塵、新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