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澳門中小企積極參與中葡合作

澳門雜誌
143期
  • 「我手上這支是唯一以葡萄牙地方(Porto)命名的砵酒,屬國寶級葡萄酒,價格適中,對其進入內地市場感到樂觀。」 葉紹文

  • 通過特區政府與商會的合作和推廣,魚罐頭、咖啡及紅酒等具葡語國家特色的商品,已可於內地輕易購買得到。

  • 2016年,澳門葡語系國家地區酒類及食品聯合商會與貿促局簽署合作協議,透過貿促局轄下的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俗稱玻璃屋),一起宣傳推廣葡語國家食品,雙方各展所長,漸顯成效。

  • 葉紹文表示,設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門及葡語系國家特色產品的魅力,讓更多的澳門企業藉展示中心,把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推進內地市場。

  • 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多款葡語國家產品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我手上這支是唯一以葡萄牙地方(Porto)命名的砵酒,屬國寶級葡萄酒,價格適中,對其進入內地市場感到樂觀。」 葉紹文
「我手上這支是唯一以葡萄牙地方(Porto)命名的砵酒,屬國寶級葡萄酒,價格適中,對其進入內地市場感到樂觀。」 葉紹文

由中央政府發起、國家商務部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辦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以下簡稱「中葡論壇」)於2003年創立後,澳門特區政府一直透過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支持及輔助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的工作。同時,亦透過多種方式和渠道,積極鼓勵澳門中小企業參與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為澳門的經濟尋求多元化的出路,投入「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

澳門葡語系國家地區酒類及食品聯合商會會長葉紹文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支持中國與葡語國家企業和投資者拓展業務,協助澳門企業把葡語國家產品帶到內地,並與內地企業共同開拓更大的商機,成效顯著。近一年多以來,在疫情影響下,對外宣傳推廣的工作難免受到影響,可幸不少企業都改以線上線下的雙重宣傳方式,增設產品展示平台,主動爭取曝光。

 
通過特區政府與商會的合作和推廣,魚罐頭、咖啡及紅酒等具葡語國家特色的商品,已可於內地輕易購買得到。
通過特區政府與商會的合作和推廣,魚罐頭、咖啡及紅酒等具葡語國家特色的商品,已可於內地輕易購買得到。

 

和葡萄牙因酒結緣

於2018年獲澳門特區政府授予「工商功績勳章」的宏基行有限公司董事長葉紹文,經營業務遍及餐飲、零售、進出口貿易,是多個行業團體的領導,現主力推動葡語系國家酒類及食品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

早年曾在《市民日報》、《華僑報》任職記者的葉紹文,由於負責突發及經濟新聞,讓他對本地及國際經貿發展有深入認識。他回憶說,大概26年前,有一間葡萄牙酒廠,因其澳門代理商的老闆退休,急須尋找接班人,在機緣巧合下,葉紹文開始了代理葡萄酒的工作,直到現在。

「酒香也怕巷子深」。說起葡萄酒,人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法國,但其實葡語國家的葡萄酒香氣突出,口感豐富,品質並不比法國葡萄酒差。葉紹文認為,法國葡萄酒之所以名氣大,是因為當地政府十分重視葡萄酒業的宣傳與推廣工作,他說:「葡語國家的葡萄酒是時候走出去,讓更多人欣賞,這樣才能得到市場認可。」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品嚐到葡語國家的美酒及食品,澳門葡語系國家地區酒類及食品聯合商會於2014年開始,在內地開設「澳門葡語系國家地區酒類及食品展示中心」,到目前,商會已經先後在上海、佛山、長沙、寧波、揚州、合肥、貴陽、江門、東莞等城市設立展示中心。

早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葉紹文已提着公事包,前往內地推廣葡語國家酒類產品。他說,當時內地市場還未對外國酒類開放,所以一路走來都比較辛苦,直至近十數年,內地在入口、稅務等方面的手續都變得十分便利,葡語國家的產品已可輕易在內地購買得到。

葉紹文說,設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門及葡語系國家特色產品的魅力,讓更多的澳門企業透過展示中心,把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推進內地市場。他相信,隨着內地居民對展示中心的認識日深,葡語國家的產品需求會日益增加,「上海展示中心可以把產品輻射至華東地區,廣東省內的城市則可與澳門加強合作,搭建華南地區葡語系國家產品的輻射平台,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2016年,澳門葡語系國家地區酒類及食品聯合商會與貿促局簽署合作協議,透過貿促局轄下的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俗稱玻璃屋),一起宣傳推廣葡語國家食品,雙方各展所長,漸顯成效。
2016年,澳門葡語系國家地區酒類及食品聯合商會與貿促局簽署合作協議,透過貿促局轄下的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俗稱玻璃屋),一起宣傳推廣葡語國家食品,雙方各展所長,漸顯成效。

 

企業視角下的命運共同體

作為工商界的知名人士,葉紹文常被邀請參加中葡論壇的相關研討會。他認為,中小企業是澳門的經濟主體,如何提升中小企業在中葡合作方面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尤其重要。「通過中葡論壇的商貿合作平台,雖然在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等大宗貿易皆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中小企業仍須繼續透過這個平台,尋找更多的發展和提升機會。」他強調,中小企業受惠於政策下,亦須提升自身的專業質素,才可獲得加乘效果,贏得市場。

中葡論壇的發展,提升了澳門中葡平台的作用,澳門企業除了讓葡語國家優質的產品「走進來」,更大膽地「走出去」。葉紹文說:「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在安哥拉、葡萄牙等葡語國家,有澳門企業投入當地的建築、休閒旅遊等領域,且取得積極的進展。在三方或多方合作當中,無處不存在澳門企業的身影,有諮詢企業、房地產企業、傳媒企業等,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到中葡合作當中。」

隨着澳門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往來越來越緊密,特別是在疫情的背景之下,從企業的視角看「命運共同體」似乎更能體會箇中含義。像葉紹文的公司,主營的進口業務亦受疫情影響,如海外原材料供應商、加工生產商都因原材料供應不足或人手緊缺,導致生產鏈出現斷層。另外,全球的海洋運輸已出現失衡狀態,人員及貨運往來均受到很大影響,「往常只需要一個月的訂貨週期,如今需要提早至兩三個月。」他無奈地說。

葉紹文表示,設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門及葡語系國家特色產品的魅力,讓更多的澳門企業藉展示中心,把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推進內地市場。
葉紹文表示,設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門及葡語系國家特色產品的魅力,讓更多的澳門企業藉展示中心,把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推進內地市場。

 

「中央落實深合區,秋月迎來琴澳情;快現兩地發展促,樂見人月慶團圓!」

葉紹文

 

中葡商貿合作「新沃土」

經貿領域對中葡雙語人才需求很大,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中葡雙語人才培養,為中葡經貿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隨着中葡合作的不斷深入,雙語人才的市場需求亦不斷增加。葉紹文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把葡語課程納入學校的必修課程中,讓澳門年輕一代可以有系統地接受葡語教育,促進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以滿足中小企對雙語人才的需求。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劃定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的橫琴島成為粵澳深度合作區。中秋節那天,葉紹文特意創作了一首藏頭詩,以抒發他對設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這好消息的振奮與感慨:「中」央落實深合區,「秋」月迎來琴澳情;「快」現兩地發展促,「樂」見人月慶團圓!

內地龐大的市場,對工商界而言是一片全新的「沃土」,葉紹文指出,深合區總面積約為澳門3倍,澳門可通過這個新空間,讓近68萬的人口增至幾百萬,如果葡語國家的產品,可以通過橫琴這個大平台推廣至內地市場,勢可實現由點帶線,由線帶面,推動構建更廣闊的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助力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多款葡語國家產品
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多款葡語國家產品
 

文:黃桂蘭    圖:宋楚珊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