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澳门中小企积极参与中葡合作

澳门杂志
143期
  • 「我手上这支是唯一以葡萄牙地方(Porto)命名的砵酒,属国宝级葡萄酒,价格适中,对其进入内地市场感到乐观。」 叶绍文

  • 通过特区政府与商会的合作和推广,鱼罐头、咖啡及红酒等具葡语国家特色的商品,已可于内地轻易购买得到。

  • 2016年,澳门葡语系国家地区酒类及食品联合商会与贸促局签署合作协议,透过贸促局辖下的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俗称玻璃屋),一起宣传推广葡语国家食品,双方各展所长,渐显成效。

  • 叶绍文表示,设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特色产品的魅力,让更多的澳门企业藉展示中心,把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进内地市场。

  • 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多款葡语国家产品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我手上这支是唯一以葡萄牙地方(Porto)命名的砵酒,属国宝级葡萄酒,价格适中,对其进入内地市场感到乐观。」 叶绍文
「我手上这支是唯一以葡萄牙地方(Porto)命名的砵酒,属国宝级葡萄酒,价格适中,对其进入内地市场感到乐观。」 叶绍文

由中央政府发起、国家商务部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以下简称「中葡论坛」)于2003年创立后,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常设秘书处辅助办公室,支持及辅助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的工作。同时,亦透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积极鼓励澳门中小企业参与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为澳门的经济寻求多元化的出路,投入「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建设。

澳门葡语系国家地区酒类及食品联合商会会长叶绍文指出,特区政府一直支持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和投资者拓展业务,协助澳门企业把葡语国家产品带到内地,并与内地企业共同开拓更大的商机,成效显着。近一年多以来,在疫情影响下,对外宣传推广的工作难免受到影响,可幸不少企业都改以线上线下的双重宣传方式,增设产品展示平台,主动争取曝光。

 
通过特区政府与商会的合作和推广,鱼罐头、咖啡及红酒等具葡语国家特色的商品,已可于内地轻易购买得到。
通过特区政府与商会的合作和推广,鱼罐头、咖啡及红酒等具葡语国家特色的商品,已可于内地轻易购买得到。

 

和葡萄牙因酒结缘

于2018年获澳门特区政府授予「工商功绩勋章」的宏基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绍文,经营业务遍及餐饮、零售、进出口贸易,是多个行业团体的领导,现主力推动葡语系国家酒类及食品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早年曾在《市民日报》、《华侨报》任职记者的叶绍文,由于负责突发及经济新闻,让他对本地及国际经贸发展有深入认识。他回忆说,大概26年前,有一间葡萄牙酒厂,因其澳门代理商的老板退休,急须寻找接班人,在机缘巧合下,叶绍文开始了代理葡萄酒的工作,直到现在。

「酒香也怕巷子深」。说起葡萄酒,人们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法国,但其实葡语国家的葡萄酒香气突出,口感丰富,品质并不比法国葡萄酒差。叶绍文认为,法国葡萄酒之所以名气大,是因为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葡萄酒业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他说:「葡语国家的葡萄酒是时候走出去,让更多人欣赏,这样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葡语国家的美酒及食品,澳门葡语系国家地区酒类及食品联合商会于2014年开始,在内地开设「澳门葡语系国家地区酒类及食品展示中心」,到目前,商会已经先后在上海、佛山、长沙、宁波、扬州、合肥、贵阳、江门、东莞等城市设立展示中心。

早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叶绍文已提着公事包,前往内地推广葡语国家酒类产品。他说,当时内地市场还未对外国酒类开放,所以一路走来都比较辛苦,直至近十数年,内地在入口、税务等方面的手续都变得十分便利,葡语国家的产品已可轻易在内地购买得到。

叶绍文说,设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特色产品的魅力,让更多的澳门企业透过展示中心,把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进内地市场。他相信,随着内地居民对展示中心的认识日深,葡语国家的产品需求会日益增加,「上海展示中心可以把产品辐射至华东地区,广东省内的城市则可与澳门加强合作,搭建华南地区葡语系国家产品的辐射平台,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2016年,澳门葡语系国家地区酒类及食品联合商会与贸促局签署合作协议,透过贸促局辖下的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俗称玻璃屋),一起宣传推广葡语国家食品,双方各展所长,渐显成效。
2016年,澳门葡语系国家地区酒类及食品联合商会与贸促局签署合作协议,透过贸促局辖下的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俗称玻璃屋),一起宣传推广葡语国家食品,双方各展所长,渐显成效。

 

企业视角下的命运共同体

作为工商界的知名人士,叶绍文常被邀请参加中葡论坛的相关研讨会。他认为,中小企业是澳门的经济主体,如何提升中小企业在中葡合作方面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尤其重要。「通过中葡论坛的商贸合作平台,虽然在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贸易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中小企业仍须继续透过这个平台,寻找更多的发展和提升机会。」他强调,中小企业受惠于政策下,亦须提升自身的专业质素,才可获得加乘效果,赢得市场。

中葡论坛的发展,提升了澳门中葡平台的作用,澳门企业除了让葡语国家优质的产品「走进来」,更大胆地「走出去」。叶绍文说:「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安哥拉、葡萄牙等葡语国家,有澳门企业投入当地的建筑、休闲旅游等领域,且取得积极的进展。在三方或多方合作当中,无处不存在澳门企业的身影,有咨询企业、房地产企业、传媒企业等,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中葡合作当中。」

随着澳门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往来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疫情的背景之下,从企业的视角看「命运共同体」似乎更能体会个中含义。像叶绍文的公司,主营的进口业务亦受疫情影响,如海外原材料供应商、加工生产商都因原材料供应不足或人手紧缺,导致生产链出现断层。另外,全球的海洋运输已出现失衡状态,人员及货运往来均受到很大影响,「往常只需要一个月的订货周期,如今需要提早至两三个月。」他无奈地说。

叶绍文表示,设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特色产品的魅力,让更多的澳门企业藉展示中心,把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进内地市场。
叶绍文表示,设立展示中心的初心,是希望展示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特色产品的魅力,让更多的澳门企业藉展示中心,把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进内地市场。

 

「中央落实深合区,秋月迎来琴澳情;快现两地发展促,乐见人月庆团圆!」

叶绍文

 

中葡商贸合作「新沃土」

经贸领域对中葡双语人才需求很大,特区政府近年大力推动中葡双语人才培养,为中葡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随着中葡合作的不断深入,双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亦不断增加。叶绍文建议,特区政府可考虑把葡语课程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中,让澳门年轻一代可以有系统地接受葡语教育,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以满足中小企对双语人才的需求。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划定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成为粤澳深度合作区。中秋节那天,叶绍文特意创作了一首藏头诗,以抒发他对设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这好消息的振奋与感慨:「中」央落实深合区,「秋」月迎来琴澳情;「快」现两地发展促,「乐」见人月庆团圆!

内地庞大的市场,对工商界而言是一片全新的「沃土」,叶绍文指出,深合区总面积约为澳门3倍,澳门可通过这个新空间,让近68万的人口增至几百万,如果葡语国家的产品,可以通过横琴这个大平台推广至内地市场,势可实现由点带线,由线带面,推动构建更广阔的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助力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多款葡语国家产品
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展示了多款葡语国家产品
 

文:黄桂兰    图:宋楚珊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