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郵路無界 鍾渠盛的郵票哲學

澳門雜誌
166期
  • 郵路無界 鍾渠盛的郵票哲學

  • 從你喜愛的主題、觸動你的畫面開始,享受欣賞的樂趣,收藏自然水到渠成。 —— 郵票設計師 鍾渠盛

  • 郵票設計主題突出,風格簡練。

  • 在「第四屆東亞運動會-2005澳門」郵票中,鍾渠盛將中國書法筆觸轉化為抽象的運動造型,融入西方數碼元素,動感強烈。

  • 2003年發行的「第5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郵票

  • 鍾渠盛設計的體育運動主題郵票,充滿動感。

  • 2013年發行的「第6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郵票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郵路無界 鍾渠盛的郵票哲學
郵路無界 鍾渠盛的郵票哲學

一枚郵票,大僅盈寸,如何承載一座城市的數百年文脈?澳門郵票設計師、澳門理工大學副教授鍾渠盛,以設計者、教育者與文創研究者的三重視角,為澳門郵票勾勒出一條融匯傳統與創新的文化之路。

 

「懷舊慢郵」到「文創新生」

談及澳門郵票的獨特魅力,鍾渠盛眼中閃爍熱情:「澳門郵票的美,在於它兼容並蓄,融古今中外於一體。從傳統中國風的雋永,到現代西方的前衛,皆能在這方寸間共鳴。這種多元交融的活力,讓澳門郵票熠熠生輝。」

郵票是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文化載體,承載情感,也點燃創意。鍾渠盛提出「懷舊慢郵」運動的概念,他表示,生活於智能手機年代的我們,大概已忘記貼郵票寄信的樂趣,這個活動鼓勵市民與旅客,在澳門挑選自己的心儀郵票,手寫一封信箋或明信片,寄給遠方親友或未來的自己,把郵票重新返回尋常百姓家。「這種慢生活的儀式感,能與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氣質相輔相成。郵票不僅承載情感,更將城市文化隨郵路作更寛廣傳播,能顯著提升其影響力與市場滲透力。」

鍾渠盛還提出更具開創性的郵票IP深度開發構想,借鑒內地郵政文創店的成功經驗,將郵票的精美圖象進行「二次創作」,轉化為多元文創產品的主圖象。「茶杯、T恤⋯⋯可以是開端。」我們需要一些更具巧思的載體,讓藝術在更廣闊的舞台綻放,把這微型藝術作品更有效地強化展現。他強調,打造澳門郵票專屬IP的重要性,通過衍生系列文創產品,既能創造更高市場價值,又可成為推廣澳門文化的一個強力引擎。

從你喜愛的主題、觸動你的畫面開始,享受欣賞的樂趣,收藏自然水到渠成。                     ——  郵票設計師  鍾渠盛
從你喜愛的主題、觸動你的畫面開始,享受欣賞的樂趣,收藏自然水到渠成。 —— 郵票設計師 鍾渠盛

 

精雕細琢的藝術匠心

從草圖到成品,郵票設計是一場精密的藝術博弈。鍾渠盛坦言,因為空間上的限制,郵票當是平面設計中的一個「高難度品類」。一項創作始於與委託方的深入溝通與詳盡資料搜集,接着在草圖階段反覆探索主題意念、構圖、背景與故事性。「深化階段尤為關鍵,需在一吋見方的空間精雕細琢,平衡視覺趣味與資訊清晰度,確保構圖、色彩與風格和諧統一。」他特別提到澳門郵票的獨特要求:繪畫風格需簡練精準,文字排版清晰可辨,歷史文化內涵更須分毫不差。

郵票設計主題突出,風格簡練。
郵票設計主題突出,風格簡練。

郵電局賦予設計師的創作自由,是鍾渠盛尤為珍視的優勢。「這種開放氛圍,是澳門郵票能持續產出精品的關鍵。」他表示,澳門的包容性為藝術探索提供了沃土。以他設計的體育運動主題郵票為例,這是鍾渠盛所鍾愛的動態人體題材,也是創新實踐的試驗場。在東亞運動會郵票中,他將中國書法筆觸化為抽象的運動線條,巧妙融入西方數碼元素,營造強烈動感,形成獨樹一幟的視覺風格。其後,他延續這一動態風格的後續作品,榮獲香港的體藝創作大賽獎項,並獲東方航空公司選用,於奧運年每月航班雜誌封面亮相,贏得廣泛讚譽。他又以兩位學生利用「Dino」IP主角創作的郵票作品為例,進一步展現澳門郵票設計的持續革新與創新活力。

「能參與澳門郵票的設計,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鍾渠盛動情地說:「感謝郵電局的信任,讓我能為這片地方貢獻力量。」

在「第四屆東亞運動會-2005澳門」郵票中,鍾渠盛將中國書法筆觸轉化為抽象的運動造型,融入西方數碼元素,動感強烈。
在「第四屆東亞運動會-2005澳門」郵票中,鍾渠盛將中國書法筆觸轉化為抽象的運動造型,融入西方數碼元素,動感強烈。

 

澳門美學的交融印記

談及澳門郵票的美學標識,鍾渠盛以城市本身為喻:「澳門郵票一如澳門這座城市,多元薈萃,兼容並蓄。」這裡既有像馬偉達筆下的西方現代風尚,也有如潘錦玲作品中中國仕女花鳥水墨的雋永韻味,「古今中外」在小小的空間交織共生。

「除了嚴肅的文化主題,澳門郵票還融入了親近民眾的貼地題材。」鍾渠盛補充,「比如街頭巷尾的生活場景,親切接地氣;同時,也不乏抒發家國情懷與積極精神的佳作。」這種「Hybrid」(混合)的作品風貌,結合親民題材與深厚文化底蘊,精準映射了澳門獨特的城市基因,成為澳門郵票的鮮明特色。

2003年發行的「第5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郵票
2003年發行的「第5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郵票

作為設計教育者,鍾渠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抽離固有框架與認知,重視與重新挖掘本土文化。他並不追求引領審美潮流,而是專注培養學生對澳門文化美學的敏銳感知,鼓勵以現代視覺語言詮釋在地特色。他深信,屢獲國際殊榮的澳門郵票,是提升公眾審美素養的上佳媒介。「透過欣賞與分享這些兼具藝術與設計價值的作品,審美眼光自然得到滋養。」他強調,若結合「懷舊慢郵」等活動,讓郵票更深入市民與旅客的生活,其美育功能與文化影響力將更顯著。

鍾渠盛設計的體育運動主題郵票,充滿動感。
鍾渠盛設計的體育運動主題郵票,充滿動感。

 

小郵票的世界征程

在全球化浪潮中,澳門郵票以方寸之美,訴說中國故事與澳門風情。鍾渠盛的構想前沿而清晰:作為澳門深具市場潛力的傳統文化創意品類,郵票蘊含無限可能,等待深化的文創開發與品牌推廣。借助新媒體與KOL的影響力,結合AI技術的創新應用――如將郵票圖案轉化為數字壁紙,或融入動態化、3D空間呈現等多元形式,讓這小巧精緻的藝術得以突破傳統,煥發全新生命力。如此,澳門郵票不僅能成為城市品牌的璀璨名片,更可在全球文化創意舞台上綻放光芒,傳遞澳門獨特的文化魅力。

對於初涉集郵的愛好者,鍾渠盛的建議簡單而真摯:「從你喜愛的主題、觸動你的畫面開始,享受當中視覺的樂趣,收藏自然水到渠成。」談及投資升值,他坦言非其所長,更推崇「始於熱愛,方得真趣」的初心。一枚澳門郵票,在鍾渠盛的解讀中,既是文化傳承的微型畫卷,也是美學創新的試驗場,更是城市精神遠播的輕盈信使。以傳統筆墨邂逅現代設計,以方寸之地擁抱無界想像,澳門郵票正以其獨特的「Hybrid」美學,在世界舞台上書寫屬於自己的文化史詩。

2013年發行的「第6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郵票
2013年發行的「第6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郵票

 

文:黃桂蘭 圖:宋楚珊 受訪者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