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如何在傳統文旅與數字時代間尋找新機?在特區政府「智慧旅遊」政策的推動下,澳門青年正用創新回答這一命題。澳門大學畢業生蔡淵博,從2004年創辦科技公司,到2018年推出「發現澳門」平台,將IT專長融入文旅,打造出一條數字與文化交融的新路。他的故事,是澳門青年勇於突破、擁抱時代變革的縮影,啟發着更多人探索未來。
孕育文旅夢種子
2004年,澳門經濟騰飛,年輕的蔡淵博沒有選擇舒適安穩的工作,而是決定成立先皓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默默耕耘,為特區政府、公營機構、銀行及大型休閒企業提供應用系統服務,在行內已累積了一定的聲譽。這段歷程不僅讓他有了豐富的研發與項目管理經驗,更錘鍊出洞察市場與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創業初期的艱辛至今歷歷在目。」蔡淵博公司創立時僅有3人,「員工前一天來面試,第二天便投入工作,這份打拼精神令人感動。多年過去,公司發展至今近百人團隊,這份信任千金難換。」這段經歷讓蔡淵博意識到,團隊的信任與協作是創業成功的基石。憑着不懈努力,2009年,公司迎來首次擴張。
然而,在成功背後,蔡淵博心中始終埋藏着一顆關於本土文化的種子。他指,早在智能手機與高速流動網絡尚未普及未的年代,「發現澳門」的構想已在他腦海中萌芽。「它像一顆種子,靜靜生長,只是當時公司以生存為重,這一構想未能成為主軸。」
「發現澳門」誕生與首戰告捷
2018年,蔡淵博迎來事業道路上的轉折。面對澳門文旅產業數字化升級的迫切需求,他敏銳捕捉到「科技+文旅」的機遇,帶領一支匯聚文化、旅遊與技術人才的跨界團隊,推出線上平台「發現澳門」。
「我們不滿足於打造傳統旅遊網站,而是要構築『互聯網+文化+旅遊+社區』的智慧生態。」蔡淵博介紹,平台以城市活動資訊和產品預訂為核心,通過小程式、抖音、微信等多渠道接觸用戶,深度挖掘澳門的歷史建築與非遺技藝,融入線上預訂、直播導覽等技術,讓旅客沉浸式體驗澳門的獨特魅力。
平台上線即展現強勁生命力。2019年中,「發現澳門」商城正式推出,首月便有20萬元營業額,遠超預期。「團隊士氣大振,這不僅是數字的突破,更是市場對我們的認可。」蔡淵博回憶說。在澳門市場獲得初步成功後,他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舞台,帶領「發現澳門」進駐橫琴,以「科技+文旅」的雙向賦能模式,推動澳門與橫琴的聯動發展,開啟區域合作新篇章。
在疫情危機中尋找轉機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澳門文旅產業亦陷入寒冬,線下活動停擺,人員流動受限。蔡淵博臨危不亂:「IT行業的優勢在於靈活應變,我常鼓勵團隊,危機中不能停滯,必須主動出招求變。」這一「出招哲學」成為團隊在危機中的座右銘。
面對挑戰,「發現澳門」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線下交易受阻,團隊果斷轉向線上內容營銷與品牌塑造,深耕抖音打造文旅IP、於小紅書策劃在地文化攻略、通過微信公眾號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同時婉拒外賣平台合作,堅守文旅核心定位。蔡淵博坦言,疫情帶來嚴峻考驗,但團隊堅持內容創作,為疫後復甦蓄力。「當2023年旅遊業迎來曙光,『發現澳門』已整裝待發。」
使命驅動與未來藍圖
支撐蔡淵博跨越挑戰的,不僅是對市場的敏銳度,更是一份根植心中的使命感。「企業的價值在於創造力。如果我們做的事能惠及身邊的人與所在的地區,我們最終也會受益」。這一信念讓「發現澳門」專注於以科技賦能文旅,講好澳門故事,而非僅追逐短期利益。
展望未來,蔡淵博將眼光放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企業提供的廣闊舞台,相信橫琴的人才多元化與優惠政策將有效滿足發展需求。目前,團隊正積極佈局抖音等平台的本地生活服務,通過視頻帶貨、直播團購等形式,將優質內容轉化為商家收益,推動澳門智慧文旅生態向更高層次發展。
回顧20年創業路,蔡淵博從澳大校園起步,憑藉審慎抉擇與不懈進取,以「科技+文旅」的雙翼,帶領團隊飛向更廣闊未來。對有意投身大灣區發展的澳門青年,他的建議是:「創業不能盲目跟風,要立足自身優勢選好賽道。不要懼怕失敗,每一次嘗試都是為未來鋪路。可先在本地積累經驗,再以開放態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文:黃桂蘭 圖:故渺 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