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氹仔眺望澳門半島,海岸風光與山體交疊,歷史城區古蹟與現代景觀交織,塑造出獨一無二的濱海文化都市風貌。由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策劃的美術創作項目「風華再現:澳門意象創作活動」,成功入選202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該項目集結內地高校及澳門藝術家團隊,以水彩(粉)畫結合中國畫的技法,細膩呈現澳門「山海城」的獨特風采,從藝術視角講述澳門故事。
藝術聯動 粵澳深度合作
站在澳門城市大學(下稱「澳城大」)行政樓天台,可遠眺澳門半島的山景與特色建築。在陽光照映下,連接氹仔與澳門半島的白色大橋,被海面反射的日光映照得熠熠生輝,令人陶醉。澳城大創新設計學院執行副院長王伯勛介紹,團隊從長期累積的城市形象素材中尋找靈感,並在查閱《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時,發現規劃中特別強調須維護和展現澳門「山海城」的城市景觀。「我們認為這一詞最能貼切詮釋澳門風貌,因此確立為創作主題,同時結合過往研究經驗,深化對澳門的觀察。」
他進一步說,此次美術創作項目促進了澳城大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等內地高校師資之間的跨域合作,同時彰顯了內地對該創作項目的關注與支持。項目亦為澳門藝術家提供了一個發揮創意的舞台,並將與澳城大另一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的「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藝術及文旅創作人才培訓」項目聯動,於結項時同步發佈成果。
「在項目推進期間,我們計劃安排藝術家深入澳門歷史城區進行創作,並組織師生隨行實地採風,讓藝術與教育互動,從全新視角審視城市景觀。」預計將有超過十位來自內地高校及港澳地區的知名藝術家參與,創作30件作品,透過展覽、研討會與創作工作坊,廣泛推動文化藝術交流。
虛擬現實藝術人才培訓結項
去年,王伯勛帶領研究團隊推出「澳門歷史城區虛擬現實體驗藝術創作人才培訓」,成為澳城大首個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項目。該項目於2024年7月正式營運,8月即發表初期成果,並於2025年3月順利結項,舉行終期成果展。王伯勛介紹,該項目以「藝術文化重塑澳門形象、虛擬現實賦能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致力於培育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藝術創作人才。他指出,「項目透過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整合跨學科優勢資源,以創作為載體,實現科技賦能藝術,進一步提升藝術創作的文化內涵與社會價值。」
在成果展中,27位參選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了《創意城市:澳門歷史城區文化科普交互系統》、《虛擬實境:澳門奇幻之旅》、《澳門魚行醉龍節歷史動態回憶》、《澳門歷史城區虛擬旅遊風險感知研究》、《嚴肅游戲》以及《海風吹來的城市》共六組設計作品。學員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從全新視角重新詮釋澳門歷史城區的獨特風貌,使其煥發新生命力和吸引力。王伯勛期望,能將虛擬展廳中的資訊融入澳門歷史城區,讓旅客能夠通過作品更加深入瞭解這座城市,充分發揮作品的價值。
澳門歷史城區虛擬現實體驗
藝術創作人才培訓
創作成果虛擬展廳
https://cityu.app.theiavis.com/
研究澳門逾十載
於中國台灣地區出生成長的王伯勛,2014年完成博士論文後,選擇到正積極發展高等教育的澳門發展。初到澳門,他便被這裡獨特的葡式建築與城市環境吸引,徹底打破了以往對澳門的刻板印象。回想當初,他僅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前來,未料這一決定改變其人生軌跡,從此與澳門結下不解之緣。
近年,他專注於城市形象與色彩、設計與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尤其關注與澳門相關的課題,並在國內外發表了超過50篇相關文章和兩部專著,主要探討澳門的建築風格、城市色彩意象和文化遺產保護。同時,他通過教學和研究積極促進高校間的學術交流,致力打造澳門成為區域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4年參選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項目時,我們便期望將其發展成澳門高校的長期學術交流平台,而非僅限於短期項目。」他指出,國家藝術基金對港澳地區的支持,體現了國家對港澳發展的關懷,讓澳門得以通過藝術平台與內地高校建立緊密聯繫。
展望未來,王伯勛說:「澳門位處粵港澳大灣區,既能依托內地學術資源,又可與台灣地區互通,進而放眼國際,這正是澳門作為學術交流平台的獨特優勢。」
延伸閱讀
《澳門》第164期
〈澳城大培訓人才 促澳琴文旅發展〉
https://www.macauzine.net/viewnews?itemid=2843
參與學生分享
趙鵬程:澳門城市風貌的啟發
現就讀澳城大設計學博士學位課程一年級的趙鵬程,曾以學員身份參與「澳門歷史城區虛擬現實體驗藝術創作人才培訓」項目。他說:「當學員時,我學會了與跨學科組員合作;轉為研究團隊成員後,親身參與項目申報與前期策劃,讓我深刻體會到組織一個大型計劃的難度,這段經歷令我受益匪淺。」
來自北方的他認為,澳門的海岸線、天際線及色彩和諧的文化遺產,處處展現着嶺南文化的底蘊,為藝術創作提供無限靈感。「來到澳門後,這裡多元而豐富的城市風貌拓寬了我的視野,加上對藝術多樣性和開放性的包容,營造了理想的交流平台。」他指出,項目運用水粉彩結合中國畫技法,能夠細膩刻畫出澳門獨有的城市景觀與風格。
杜婉晴:澳門老城區具獨特魅力
連續兩年參與王伯勛研究團隊的設計學博士二年級學生杜婉晴,已在澳門求學四年。她認為,澳門半島的市井情懷,最能打動人心:「我非常喜歡澳門半島的老城區。有次晚課後經過一處休憩區,看到長椅上一群爺爺奶奶聊天,讓我深刻感受到這裡的悠閒韻味與生活氣息。」在這樣的街區中漫步,不須刻意尋找便能發現城市獨特的魅力。
杜婉晴負責研究團隊中與藝術家的對接工作,她說:「藝術家對項目充滿熱情,並樂於與學生分享創作心得。透過這個平台,粵澳兩地的藝術家得以互相交流、碰撞出多元思維。我對最終成果充滿期待,也希望內地藝術家在澳門採風時能發掘更多不一樣的『山海城』風貌。」
文:鄭美盈 圖:故渺 澳門城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