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澳門與橫琴(下稱「澳琴」)的文旅事業蓬勃發展,引發一股跨境聯遊趨勢,推動兩地經濟穩步增長,澳琴深度融合正開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新篇章。為了培育人才,推動澳琴文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澳門城市大學(下稱「澳城大」)創新設計學院助理教授柳婧帶領學生研究團隊,以培養關注澳琴城市公共藝術與文旅融合的創新型藝術人才為目標,推出「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藝術及文旅創作人才培訓」項目,並成功入選2025年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項目,預計於今年6至8月招收20名學員展開培訓。
配合政策培訓適需人才
2024年,澳城大憑着「澳門歷史城區虛擬現實體驗藝術創作人才培訓」首次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今次的「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藝術及文旅創作人才培訓」是澳城大第二次獲得此項資助。項目負責人柳婧認為,國家藝術基金面向港澳特區全面開放一般項目申報,是期望孵化更多符合港澳實際需求的項目,推動區域性藝術文化發展,「這正是我們團隊在研究和思考的事情。」
為精準回應國家政策與澳門發展需求,柳婧在項目初期積極參與澳門申報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5年度資助項目宣講交流會,帶領團隊深入研究申報指南和澳琴政策相關資料,逐步構建項目框架。她強調:「理解國家對澳門發展的期望以及本地所需的人才類型,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我們在政策解讀上投入了大量心力。只有深入理解政策,才能精準服務在地需求,進而提升環境效益、拉動經濟增長,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她觀察到,「澳琴一體化」是當前國家對澳門發展的重點方向。因此,項目從藝術設計視角出發,策劃澳琴共融項目,以實際行動回應需求,助力兩地文旅融合。
注重實踐產出 聚焦三大核心
柳婧認為,澳門與橫琴各具獨特優勢――橫琴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澳門則以多元歷史文化著稱。她期望通過藝術融入文旅產業,探索澳琴文旅發展的新路徑。她介紹,「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藝術及文旅創作人才培訓」將聚焦三大核心內容:環境美學、公共藝術及城市文旅。
「培訓將採取30天、跨澳琴兩地的集中模式進行,除了三大核心內容,我們還會舉辦公共藝術相關工作坊,以成果產出為導向。」她透露,將邀請與澳琴政策相關的專家擔任導師(包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多元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褚鵬飛、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和澳門立法會議員胡祖杰等),組成專業背景深厚的師資團隊。「在政策與地緣專家的引領下,項目執行將更有保障。作為澳門本土研究型大學,澳城大將致力於產出科研成果。我們目標在結項時,提交論文或作品集,並籌備相關展覽落地。」
柳婧對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表示感謝,並稱團隊將全力以赴,力求超目標、高品質完成。她認為,此次獲批不僅體現國家對「澳琴一體化」的高度重視,也肯定了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旨在通過人才培養充分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
助力澳琴發揮區域優勢
柳婧擁有豐富的國際學術背景,先後在北京、倫敦和首爾完成本科、碩士及博士課程,並在韓國弘益大學國際設計趨勢中心留任研究員一年。2023年,她通過澳城大全球招聘來到澳門任教。她分享:「港澳地區的多元性讓師生互動更強,教學與科研結合更緊密。澳城大為年輕教師提供了很多支持,讓我們有更多成長機會。」
在澳門生活與工作一段時間後,柳婧對澳琴「文旅+藝術」的發展充滿信心。她認為,橫琴的豐富自然資源與澳門的多元歷史文化相得益彰,通過城市特色延伸出的公共藝術與文旅創作,能夠凸顯澳琴的文旅產業優勢。
她指出,澳琴跨境旅遊的特色與國際間的藝術跳島遊有相似之處,結合橫琴的自然資源與澳門的文化底蘊,公共藝術與文旅創作將成為兩地文旅產業的亮點。「我們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更有特色地發揮兩地優勢,這正是項目努力的方向。希望通過大家的專業知識,為澳琴發展建言獻策、發揮所長。」
柳婧特別提到,今次申報過程得益於創新設計學院執行副院長王伯勛及其團隊的經驗分享和支持助力,使流程更為順暢。她期望,項目不僅提升澳琴文旅水平,更能擴大社會影響,成為連接澳琴與外界的文化橋樑。
參與學生分享
孟悅:榮幸為促進澳琴發展出力
建築與城市規劃研究生出身的孟悅,是澳城大設計學博士二年級學生,對即將畢業的她,能參與本次項目別具意義。「項目籌備耗時良久,申報過程中反覆修改,在柳婧老師指導下,團隊同學齊心協力爭取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得知成功時,大家都非常開心!」
孟悅分享,團隊在老師帶領下搜集資料,按各自專業分工合作,她的學術背景能在城市政策與規劃方面發揮作用,並在實踐中學到更多應用經驗。「澳門與橫琴文化各異又互補,通過項目突出公共藝術與文旅創作,能為兩地文旅產業注入新活力。我很榮幸能為澳琴發展貢獻一分力。」
宋濤:冀匯聚人才發揮效能
就讀設計學博士一年級的宋濤,在項目中負責答辯所需的影片剪輯。他笑稱,答辯前一晚幾乎通宵工作,只為呈現最佳效果。「包括柳婧老師在內,整個團隊徹夜跟進,這正是澳城大創新設計學院做學術科研時,一絲不苟的認真風格!」
宋濤認為:「項目提供了學習平台,前期策劃就匯聚了學院不同領域的同學。我們不僅能運用自身專業,還能相互學習。希望培訓時也能發揮同様效能,匯聚多元藝術人才,通過思想與創作的碰撞,激發助力澳琴文旅發展的新想法。」他對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感到激動,認為這是對團隊付出的肯定,希望藉此增加學院的影響力。
文:鄭美盈 圖:宋楚珊 澳門城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