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活化傳統 勇闖灣區

澳門雜誌
137期
  • 鄭仲輝於1997年引進涼茶自動化生產線,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讓涼茶這一傳統行業,擺脫家庭小作坊的經營模式。

  • 海清純的店員大多都是親切的阿姨,她們都經過統一培訓,懂得中醫藥知識,並很擅長和客人交朋友。

  • 現存放於澳門博物館內的賣涼茶四輪手推車,正如鄭仲輝於初中暑假時使用的那樣。

  • 於巴波沙大馬路開設的首間店舖,至今仍為街坊服務。

  • 為了迎合顧客的口味,部份店舖會增售燉湯及甜品。

  • 海清純在青洲跨境工業區的全機械自動化廠房,佔地千餘平方米,產量足夠供應十幾家門店的需求。

  • 鄭仲輝表示,海清純以涼茶起家,是品牌的核心價值。

  • 自動化廠房大大減省人力資源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鄭仲輝於1997年引進涼茶自動化生產線,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讓涼茶這一傳統行業,擺脫家庭小作坊的經營模式。
鄭仲輝於1997年引進涼茶自動化生產線,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讓涼茶這一傳統行業,擺脫家庭小作坊的經營模式。

和澳門大多數古老行業一樣,涼茶業已失去昔日鼎盛時期的光彩,甚至有人覺得它已是一門夕陽行業,但在海清純涼茶舖負責人鄭仲輝眼中,涼茶業只是隨時代變遷而變得低調,不會消失。

他認為,涼茶歷經了數百年的演變,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信賴,始終沒有被時代淘汰,證明它經得起考驗。他說:「涼茶不但具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從文化角度而言,亦具傳承的價值。涼茶業是有出路的,而我們正在努力尋找出路……」 

海清純的店員大多都是親切的阿姨,她們都經過統一培訓,懂得中醫藥知識,並很擅長和客人交朋友。
海清純的店員大多都是親切的阿姨,她們都經過統一培訓,懂得中醫藥知識,並很擅長和客人交朋友。

子承父業樂在其中

上世紀60年代,鄭仲輝的父親,人稱清叔的鄭海清,挑着用竹織網罩保護的茶壺在大街小巷叫賣涼茶,由於生意好,於是改用手推車出售涼茶。為了吸引街坊注意,清叔曾用打鑼方式沿街叫賣,及後發現小孩子害怕鑼聲,於是改為吹奏自己喜歡的「色士風」(Saxophone),生意與日俱增。

談到父親當年經營涼茶的生意點滴,鄭仲輝甚是敬佩。他回憶說:「初中的某個暑假,父親的一位同行好友,因有事需要回鄉,生怕離開太久,其檔位被人霸佔,於是拜託父親幫忙照看涼茶生意。由於父親忙不過來,就讓我到狗場門口的車仔檔幫忙,整個暑假就此耗盡,讓我哭笑不得。」

現存放於澳門博物館內的賣涼茶四輪手推車,正如鄭仲輝於初中暑假時使用的那樣。
現存放於澳門博物館內的賣涼茶四輪手推車,正如鄭仲輝於初中暑假時使用的那樣。

鄭仲輝提到,澳門博物館內,有展示昔日賣涼茶的情況,一如他當年暑假那樣:一架四輪手推車,車上吊掛一盞玻璃罩燈,車廂內裝上兩個大茶缸,車架前方分門別類擺放着茶杯、茶台架及各類「送口涼果」。身穿短衫短褲的老伯,正操勺盛茶。按下試聽鍵,還能聽到老人滄桑而親切的叫賣聲:「涼――茶,百草涼茶,真料菊花銀花涼茶……」

1996年,已到新西蘭發展事業的鄭仲輝,回來澳門探望父親,眼見當時年逾70的老父,仍堅持沿街叫賣涼茶不肯退休,於是在巴波沙大馬路租了一間門店,讓父親繼續經營,免卻沿街叫賣之苦。由於鄭父已累積了數十年的口碑,故開店後客人絡繹不絕,同年,第二間門店也順利開張。此一成功,讓鄭仲輝對涼茶這傳統行業有了信心和興趣,於是決定全身心投入到涼茶業,並考進中山醫科大學攻讀中醫藥專業。

於巴波沙大馬路開設的首間店舖,至今仍為街坊服務。
於巴波沙大馬路開設的首間店舖,至今仍為街坊服務。

讓老字號走出澳門

在新西蘭營商的經驗,令鄭仲輝的商業觸覺更為靈敏。1997年,他引入自動化生產線以增加產量,並明確品牌的發展方向,至2005年,已於澳門各區開設了逾十間分店。為了爭取更多顧客的信賴,品牌打破了人們對涼茶舖的固有印象,率先於店面擺設消毒碗櫃、制訂衛生操作流程,及對店員進行入職培訓,教授中醫藥基礎知識。「我希望海清純不僅僅是一處買賣涼茶的地方,店員在噓寒問暖間,能為客人提供貼切的服務,通過溝通與客人建立聯繫,讓涼茶更具『溫度』。」

為了迎合顧客的口味,部份店舖會增售燉湯及甜品。
為了迎合顧客的口味,部份店舖會增售燉湯及甜品。

由一個車仔檔發展至擁有多間分店,鄭仲輝並未滿足,2005年,他初試牛刀,將涼茶事業版圖擴展到珠海,在拱北口岸廣場開設了第一間內地分店。2007年,進一步於青洲跨境工業區興建了一間千餘平方米的全機械自動化工廠,以擴大生產規模。跨境工業區廠房的投產,讓海清純涼茶的生產能力增加了6倍,達到每小時產出2,000瓶涼茶的規模,產量足夠供應十幾間店舖的需求。

除了積極擴展內地的涼茶業務,鄭仲輝近年還不斷豐富原有的涼茶品種,由昔日主打的廿四味、五花茶等數款涼茶,擴展到現今的十多個品種。為了一洗年輕人對傳統涼茶苦澀、難入口、落伍的印象,他更不斷改良口味,讓涼茶變得容易入口及便於攜帶。「要令涼茶文化變得普及,先要令其顧客層面更大眾化、年輕化,再慢慢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鄭仲輝表示,海清純以涼茶起家,是品牌的核心價值。
鄭仲輝表示,海清純以涼茶起家,是品牌的核心價值。

看好灣區 返璞歸真

今年以來,各行各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影響,涼茶業也不例外。鄭仲輝表示,疫情期間,人流大減,品牌在內地的生意受到的影響更甚,面對高昂的租金及人力成本,迫不得已結束營業。「對我而言,危機也是轉機,唯有大膽求變,另覓出路。」他透露,海清純以涼茶起家,是品牌的核心價值。因此,正計劃逐步結束內地的店舖,另覓新址專營涼茶,不再兼賣其他甜品、小吃。畢竟,讓他心動的,還是那碗簡單樸素的涼茶。

海清純在青洲跨境工業區的全機械自動化廠房,佔地千餘平方米,產量足夠供應十幾家門店的需求。
海清純在青洲跨境工業區的全機械自動化廠房,佔地千餘平方米,產量足夠供應十幾家門店的需求。

他坦言,其實品牌於去年已有改革方向,但受疫情衝擊,只能暫緩大灣區的拓展計劃。雖然面對不明朗因素,但鄭仲輝認為,內地市場仍是大有可為。其一是有賴於CEPA政策(註)的便利,其二是大灣區的特色優勢,這對澳門企業來說,都是一個良好的機遇。他稱:「大灣區各市與澳門的文化相近,對傳統涼茶亦有認識,加上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相信對深耕大灣區市場有一定幫助。」

自動化廠房大大減省人力資源
自動化廠房大大減省人力資源

註:《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Mainland and Macao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縮寫CEPA)是內地與澳門於2003年簽訂的特別政策,並由2004年起正式實施。CEPA通過減少市場壁壘及政府管制等措施,加強澳門特區與中國內地的經濟貿易聯繫。

文:黃桂蘭  圖:宋楚珊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