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械發明於14世紀,是何時開始演變成射擊運動,眾說紛紜。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於雅典舉行,射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設有3個手槍和2個步槍項目。隨着時代發展,2020東京奧運會的男女子個人項目已各有6個。澳門的射擊運動則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開始有運動員外出參與比賽,並已發展出一系列嚴格的安全守則和比賽規範。
射擊便是挑戰自己
每年暑假,特區政府都會舉辦一系列「暑期活動」讓學生參加,白錦賢的射擊之路便是從這裡開始。他從高中接觸射擊到踏入社會工作,同期的學員已於這8年間逐漸淡出,但他依然默默苦練,「全神貫注與自己鬥智鬥力就是最大的樂趣。」
2017年,白錦賢剛滿18歲便取得槍牌,用了3個月時間特訓,為他奪得第41屆東南亞射撃錦標賽男子25米手槍青年組個人銅牌。及後,他更參與了第13、14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下稱「全運會」),累積了豐富經驗。他表示,對第13屆全運會的印象最深,是第一次見識「大場面」。「澳門的射擊中心只有60多個靶位,全運會則有100個,運動員比賽時槍聲此起彼落,場面震撼。」
今年9月,白錦賢將代表澳門出戰第19屆杭州亞運會,競逐10米氣手槍及25米速射手槍項目。他坦言會以平常心面對。「澳門的射擊運動員都是業餘射手,相對於世界各地,經長時間訓練的專業射手來說,實力始終有差距。我們會視參與為學習過程,不會追求取得名次,只要能在比賽中保持狀態及突破自己成績,便是一種進步。」
近年,新興運動不停湧現,射擊項目屬傳統及冷門運動,加上澳門法律對槍械管制較為嚴格,需18歲或以上才可申請槍牌(種類:左輪、曲尺、長槍),較少年輕人願意持續訓練。白錦賢以過來人身份說,如能到學校宣傳和舉辦興趣班,設立學界比賽,相信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及願意接觸射擊運動。
以百發百中為目標
周楚善與射擊運動的相遇,可以用奇妙來形容。「2017年,射擊中心遭颱風『天鴿』破壞,射手改至培正中學的雨天操場訓練,由於我是培正學生,於是藉此之便,隨朋友去練習。」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她,未夠年齡申請槍牌,須使用光電槍代替氣手槍,試着玩着就受訓至今。
現時,射擊中心逢周三晚上、周六、日全天開放予中國澳門射擊總會(下稱「總會」)練習。周楚善笑說初學時,也經歷過槍槍脫靶,但經過6年,已漸掌握到以「前準星」、「後準星」和「靶環」連成一線的瞄準技巧。2021年,她作為新秀於7月公開計分賽的女子10米氣手槍賽事中,以557環創下該項目的澳門紀錄。
射擊看似是靜態運動,需要運動員全神貫注,但手要不斷進行「上落槍」的動作,很講求耐力。「80%技巧、20%運氣」、自我控制情緒尤為重要。周楚善說,運動員為保持水準及體能,都會自行「加操」,她除了定期跑步保持體能,亦會進行「握重訓練」,以應付長時間的比賽。她解釋,「由於槍械有一定重量,手臂及手指都要用力,加上長時間定點站立會非常疲累,因此,訓練身體的平衡度及核心同樣重要。」
去年,周楚善加入了澳門射擊代表隊,首次代表澳門出戰便將是第19屆杭州亞運會。她謙虛說:「壓力不算很大,始終講資歷也談不上,但可以學習專業射手的技術,體會備戰心態,是我最期待的。」
她說:「射擊是一種調節心情的良藥。年輕人的情緒起伏大,容易意氣用事,自己又是一個好動的人,射擊就是與這種心情對着幹,把衝動變為平靜,這便是我覺得射擊有趣的地方。」
教出好射手
上世紀70年代,澳門市民可依法持有自衛槍,總會教練楊敏儀憶起丈夫的一番話:「你不用害怕槍,且要略懂一二,萬一有小偷入屋時,可以自衛。」就是這樣,她開始練習射擊,繼而發現其「瞄準」天分,成為澳門當時唯一的女子射擊運動員,開始了近40年的射擊生涯。
射擊比賽的規格及器材不斷更新,現時國外的比賽都以電子靶為主,澳門的場館則沿用2005年東亞運動會興建後的器材,屬舊式系統(紙靶)。楊敏儀說,由於沒有比賽用的同類射靶練習,運動員出外比賽難免會有觀感及手感的落差,如何去克服及適應,便要靠觀察其他射手的操作。「比賽成績難免打折扣,能保持澳門成績已是一種進步。」
楊敏儀介紹,總會現時的推廣以暑期興趣班為主,每年的報名人數逾百人,反應踴躍。學員會先以光電槍學習,隨着課程推進,會邀請有潛質的學員留下繼續訓練。他們可參加總會每年舉辦的賽事(1次公開賽、2次計分賽、1次冠軍賽),讓射手儲積分排名,感受比賽氣氛,以賽代練。
為了培養更多人參與射擊運動,總會上月便到了培正中學,向中小學生宣傳及舉辦小型比賽。「雖然大部份同學都是初次接觸射擊運動,但已能射出好成績,連場邊的家長都反映想一起參與!」
第19屆杭州亞運會舉行在即,楊敏儀指出,疫情令運動員訓練受阻,表現一度下降,現正加強技術訓練作最後衝刺。她寄語射手:「外出比賽最重要是突破自己,拿到經驗回來繼續裝備自己,再出戰往後的賽事。」
有關 射擊
射擊以槍械種類(氣槍、手槍、步槍)及靶場距離(10米、25米、50米)作為比賽項目分類,比賽中,射手需要瞄準帶有同心圓環的環靶射擊,氣手槍的射擊姿態主要以單手持槍,另外一隻手插在褲袋以保持身體平衡,以槍上的「前準星」和「後準星」瞄準射擊目標。至於步槍,射擊姿勢通常分為三種:跪姿、臥姿與站姿。
射擊運動講求安全至上,其安全規則非常嚴謹,裁判持有綠牌(未開始就已開槍,會被扣分)、黃牌(警告其姿勢不正確、影響其他射手等)及紅牌(影響安全守則或犯規會被取消資格),此外,比賽前須遵守以下幾點:射手將槍械裝在槍盒內才可攜帶進入靶場內、比賽前槍械需要插上安全旗,以證明槍管內沒有子彈。
奧運會是射擊運動的殿堂級比賽,除了奧運會,國際射擊運動聯合會(ISSF)每年都會舉辦世界盃系列賽和每4年舉辦1次世界射擊錦標賽、亞洲方面則有亞運會、亞洲射擊錦標賽、亞洲氣槍射擊錦標賽及東南亞射擊錦標賽。
文:鄧穎莊 圖:宋楚珊、中國澳門射擊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