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50年的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下简称“工联”),一直致力争取职工合理权益,属会团体共有70个,其中包括6个总工会,多年来,工联秉持“发扬爱国爱澳精神,广泛团结澳门雇员,拥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参与特区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宗旨,推动创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澳门职工得到新阶段的发展机遇,工联亦积极响应政策,在内地城市设立多个职工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推动大湾区和谐劳动环境作出贡献。
助适应湾区劳资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让不少澳门居民选择前往大湾区生活、学习和工作,为更好帮助澳门居民解决在湾区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工联于2018年9月率先在珠海设立首家合法进驻广东省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下简称“广东办事处”),凭藉多年的服务经验和对城市发展脉络的瞭解,积极为在湾区城市生活的澳门居民提供协助和咨询服务。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林雅容表示,广东办事处自投入服务以来,至2020年10月,处理了529宗个案,共帮助835人。她表示,求助个案有上升趋势,反映澳门居民对相关服务有需求。
大湾区规划的落实,促使澳门居民积极向大湾区城市寻求发展,但城市间政策和法例的差异,成为“开荒者”前进路上的阻碍。林雅容指出,目前工联收到的求助个案,约九成涉及法律问题,其中以劳资关系和买卖投资方面最常见。“澳门职工、企业和投资者由于身份原因,在内地遇到劳资纠纷和投资争端时,未必能运用当地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粤澳两地的人才和经贸交流,带来新的用工模式和投资形态,有关法律诉求亦变得更多元化。大湾区发展不仅带来机遇,亦为城市的互通互融带来考验。”
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为了维护澳门职工和企业的权益,增强与内地工会组织的联系,工联发挥维权职能,于2020年先后与珠海市总工会和横琴新区总工会合作,在珠海横琴分别成立了职工之家和珠澳职工交流服务中心,期望透过搭建劳资关系调解平台,为职工和创业人士提供咨询服务,以及跨境劳动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方案。此外,工联亦加紧提供培训服务,增强个人及企业对内地劳动法的认识,从源头减少法律差异造成的纠纷。
针对澳门居民对法律咨询的需求,工联的法律顾问与珠海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律师携手合作,组成“珠澳法律咨询服务团队”(下简称“法律团队”)。林雅容介绍,法律团队由20多位澳门律师和50多位内地律师组成,以轮班制在珠海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开展服务,澳门居民在澳门或内地遇到法律问题,都能在职工服务中心得到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各种紧贴民需的服务推出,有赖工联与内地相关机构创建紧密联系。林雅容称:“工联与珠海市总工会一直保持友好关系,透过该会,与内地政府部门创建恒常的沟通机制,为求助民众提供实时的辅导或转介服务。另外,两地工会签署《珠澳工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协定》,共同开展供珠澳职工一起参与的文娱康体活动、心理关怀活动等,加强两地职工的沟通和互助,构建跨区和谐劳动关系。”
林雅容指出,工联在内地开展服务的时间不长,目前正积极研究扩大服务范围和层面,例如开设新的办事处,提供更多职工康乐活动等,但受疫情影响,有关项目的开展受阻。因此,近期会以巩固现有服务为首要目标,期望透过查找不足加以改进,继而打造更完善的职工服务阵地,为大湾区的融合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陈锦城 图:宋楚珊、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