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街总服务延展粤省 助澳人落户大湾区

澳门杂志
139期
  • 街总服务延展粤省 助澳人落户大湾区

  •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会定期举办不同的康乐活动

  •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康复治疗室

  •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于横琴开设的综合服务中心,放有不少实用的小册子,助澳门居民适应横琴生活。

  •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面积寛敞,可容纳大量居民参与活动。

  • 吴子龙认为,创业总存有风险,决定前要先瞭解当地的政策和法例。

  • 吴慧贞一家经常参与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亲子活动,过程中除可增进感情,亦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 吴慧贞表示,在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她的生活在两年间有了很大改善。

  • 早前,为配合横琴的防疫措施,澳门居民只须首次到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作社区报备,之后就能通过微信程序进行远程报备。

  •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澳门市民到横琴工作及生活,跨境社会服务的需求已变得重要。

  • 为使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更趋专业,街总特派了多位具丰富工作经验的澳门社工前往协助。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街总服务延展粤省 助澳人落户大湾区
街总服务延展粤省 助澳人落户大湾区
成立于1983年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下简称“街总”),多年来推行多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涵盖民生、医疗和基础教育等不同领域。为紧贴澳门城市发展的需要,街总持续开拓创新,配合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优化工作内容。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推出,澳门与大湾区各市的关系越趋密切,街总亦紧跟澳门和国家的发展步伐,在内地推出跨境社会服务,助力大湾区的互融互通。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于横琴开设的综合服务中心,放有不少实用的小册子,助澳门居民适应横琴生活。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于横琴开设的综合服务中心,放有不少实用的小册子,助澳门居民适应横琴生活。

走进大湾区为民解困 

为服务于大湾区内居住、就学、工作的澳门市民,街总于2018月11月,在中山三乡设立办事处,是街总在大湾区城市设立的第一家办事处,其后升格为广东办事处。2019年11月,街总于横琴开设首间综合服务中心(下简称“横琴中心”),开创澳门在大湾区与当地政府合作设立社会服务机构的先河。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街总选择上述两个地点开办服务,是因应有不少澳门市民于此居住或工作,对于社会服务有较大需求。他特别指出,自《规划纲要》发布后,横琴和澳门的深度合作日益增多,而街总于此时增设综合服务中心,除可帮助身处琴澳两地的澳门市民,亦有助于两地在社会服务和治理领域上的互助互通,共同发展。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澳门市民到横琴工作及生活,跨境社会服务的需求已变得重要。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主任田翼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澳门市民到横琴工作及生活,跨境社会服务的需求已变得重要。

横琴中心除了帮助有需要的澳门居民,亦同时向横琴当地居民开放。田翼说:“我们会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需要,提供适切且多元化的服务。以横琴中心为例,内设有耆趣室、儿童游戏室和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及辅导室等,会透过各种兴趣班、咨询、康复治疗、个案辅导等服务,增加居民的归属感。”

除了常驻服务,横琴中心亦会定期举办不同活动,如普法讲座、健康讲座,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皆有莫大助益。为了提高服务的专业性,街总专门派驻了4名澳门资深社工到横琴中心工作,为横琴的居民提供精细、专业的社会服务。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面积寛敞,可容纳大量居民参与活动。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面积寛敞,可容纳大量居民参与活动。

目前,街总在内地推行的各种服务,已顺利展开,并得到热切的反馈。在开办服务初期,街总便组织了一批成员,学习当地法例和政策,再透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创建常态化的联络机制,服务逐渐上轨。田翼说:“当街总收到居民求助后,便会透过协调机制,把个案转交给当地的相关部门处理。同时,街总亦会透过派发宣传单张、探访、创建微信群组等方式,增加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促使居民积极为城市管理和自身权益提出意见。”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康复治疗室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设有康复治疗室

筑建两地官民桥梁

街总与当地官民的良好关系,在紧急情况亦发挥重要作用。田翼举例,为了防控疫情,2020年4月中,珠海市政府要求豁免隔离的澳门居民到珠海后,需要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备活动情况,但由于工作、上学等原因,不少澳门居民难以按时到居委会报备。街总得知情况后,立刻与横琴当地的居委会沟通协调,并开发了一款微信打卡报备小程序,让澳门居民只须到居委会现场作首次报备,其后就能透过小程序,远程打卡报备,方便了澳门居民,体现街总在琴澳两地交往中所起的“桥梁”作用。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会定期举办不同的康乐活动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会定期举办不同的康乐活动

大湾区城市关系日益紧密,澳门和横琴更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田翼透露,街总将推出琴澳青年互访计划,希望透过实地考察的形式,让两地青年加深认识,感受彼此的城市文化和法律政策,加强两地的人才交流和发展。另外,因应越来越多澳门居民迁入横琴,街总亦会举办更多推广和科普活动,增进两地居民的互动往来。

为使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更趋专业,街总特派了多位具丰富工作经验的澳门社工前往协助。
为使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更趋专业,街总特派了多位具丰富工作经验的澳门社工前往协助。

谈及街总在内地的未来发展,田翼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澳门居民到内地工作和生活,街总期望将来在大湾区的每一个城市,都能创建相应的服务点,但由于进入大湾区的时间不长,因此希望先巩固现有的工作,再把累积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城市,以提供合适的服务,“相信随着街总对内地的瞭解加深,这一进程会逐渐加快。”

早前,为配合横琴的防疫措施,澳门居民只须首次到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作社区报备,之后就能通过微信程序进行远程报备。
早前,为配合横琴的防疫措施,澳门居民只须首次到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作社区报备,之后就能通过微信程序进行远程报备。

个案一

吴慧贞:

横琴中心是我第二个家

吴慧贞表示,在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她的生活在两年间有了很大改善。
吴慧贞表示,在横琴综合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她的生活在两年间有了很大改善。
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在横琴办理居住证的澳门居民已超过4,000人,且数字仍不断上升,跨区生活无疑为澳门居民带来多一个选择。在澳门土生土长的吴慧贞,两年前搬到横琴居住,她表示,作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澳门生活空间有限,消费水平较高,因此一直考虑移居内地生活,而与澳门只有一河之隔的横琴,就是很好的选择。”
 
在一次城市规划推广会上,吴慧贞得知中央政府正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横琴作为澳门经济发展和连接内地城市的窗口,更得到不少政策支持。因此,她抱着探索之心,和家人到横琴参观新推出的楼盘,并受到宽敞的居住环境及合适的房价吸引,决定举家移居横琴,成为“居琴澳人”的一份子。如今,吴慧贞一家已适应每天往返琴澳工作和上学的生活。随着横琴新口岸的落成,过关时间缩短至约20分钟,跨区生活变得更方便快捷。
 
横琴作为新发展城市,早期在部门交接和城市配套设施上有许多待改善之处。吴慧贞当初迁入横琴的居所时,就遇到不少问题。“由于澳门和内地的法律有差异,办理证明文件的方式不同,相关部门没有清晰的指引,我就曾为了办房产证走了很多‘冤枉路’。”她看到,街总的横琴中心成立后,确实帮了居民很多,除担任居琴澳人和当地居委会、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处理澳门居民的难题,亦为澳门居民提供各种办理手续的信息。
 
除了帮助澳门居民在横琴安居乐业,横琴中心亦十分关注澳门居民的生活需求,吴慧贞称:“虽然内地小区有物业公司管理配套设施,但与澳门的物业管理形式有别。因此,不少澳门居民都希望成立业主委员会,让业主自行选择管理模式,与物业公司在工作上互相监督配合。但由于对内地制度不熟悉,经历了几年时间,业主委员会仍未成立,很多业主都就此事向横琴中心反映,希望得到帮助。现时横琴中心已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并取得可喜的进展。”
 
为了让居琴澳人尽快适应和融入横琴的生活环境,横琴中心还设有不同设施供居民享用,并会定期开办各种兴趣班和亲子活动班,吴慧贞称:“以前在澳门居住,与街坊邻里都不太认识,但现在透过街总的活动,认识了不少同样居住在横琴的朋友,大家在生活中会互相帮助。街总举办的长者和亲子活动,亦有助增进家庭关系,达致社区共融。”
 
吴慧贞一家经常参与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亲子活动,过程中除可增进感情,亦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吴慧贞一家经常参与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亲子活动,过程中除可增进感情,亦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移居前宜多作评估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对跨区生活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未知疫情,横琴中心继续发挥“生活指向标”的功能,除了及时发放详细的疫情信息和防疫措施,亦向居民解释过关的注意事项和小区的报备手续流程,使居琴澳人不再彷徨,做好准备,以最快的速度重回正常生活。
 
各种细致入微的服务和温暖问候,使吴慧贞感受到民间社团的力量,现在她遇到问题,都会向横琴中心咨询,亦经常参与各种活动。她笑言,已经把横琴中心当成第二个家了。
 
城市规划和发展是逐步成就的,吴慧贞指出,过去两年,横琴的配套设施和办理手续等服务都有长足进步,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变得更有条理和效率,横琴中心在协助澳门居民方面,亦总结出不少经验。“现在来横琴办理居住手续,只要登入街总官网,就能找到清晰明确的指引和资料汇总,以往需时一两个月的手续,现在只需一两天就能完成,其他常见问题在网上亦有相应的解答。”
 
尽管透过澳门社团的协助,琴澳跨区生活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但吴慧贞提醒想要在横琴定居的澳门居民,首先要瞭解当地的政策,例如商业楼房和住宅楼房的分别、法律限制、税率优惠等,其次是权衡自己的生活需要和经济能力。澳门和横琴存在不少异同,因此如何抓紧城市互通的机遇,提升自己的生活质素和发展可能,是澳门居民需要学习的课题。
 
吴子龙:
街总为横琴创业者引路
吴子龙认为,创业总存有风险,决定前要先瞭解当地的政策和法例。
吴子龙认为,创业总存有风险,决定前要先瞭解当地的政策和法例。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仅鼓励了众多有志青年发挥所长,勇敢创业,更吸引不少商家走出舒适圈,进行“二次创业”,吴子龙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吴子龙在澳门经营贸易生意多年,一直都有把事业迁至内地的想法:“与澳门相比,内地有更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利于业务拓展,加上劳动力和租金较为低廉,经济压力较小。”近年,他留意到国家正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横琴作为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场地,更推出了不少有利于澳门人创业的扶持政策。商业市场的剧变,使吴子龙意识到,这是进驻大湾区的好时机,于是着手把业务迁至横琴,跟随国家政策而行,期望在大湾区中收获良好成绩。
 
尽管有开设公司的经验,但营商环境的差异,使吴子龙在横琴创业并不顺利。“由于两地政策法例不同,又不知应该询问什么部门,所有问题都要靠自己慢慢摸索,忙了几个月,仍未有太大进展。”正当吴子龙一筹莫展之际,他从朋友处得知街总在横琴开设了综合服务中心,专门协助澳门居民解决在横琴的居住、就业、创业等难题,于是便向横琴中心求助。
 
横琴中心得知吴子龙的情况后,利用丰富的经验,给予很多帮助。由公司选址、资料递交、部门协调……,开设公司的每一个流程,都有专业人士协助办理,使吴子龙能够专注于研发产品和拓展市场,加快站稳檼脚。对于横琴中心的服务,他以“盲公竹”作比喻:“街总对内地的相关法例和手续步骤都十分熟悉,会不吝地向澳门居民伸出援手,提供信息和帮助。对于首次在内地创业,不熟悉当地环境的澳门居民来说,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在横琴中心的帮助下,吴子龙正筹备新公司的开业工作。回望创业的过程,他认为有不少问题其实可以轻易解决,甚至避免。他建议澳门居民在进入横琴创业前,必须事先瞭解个人或企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尽快融入内地的商业环境;其次是密切关注税务优惠和扶持项目,充份利用外来企业的身份优势。吴子龙举例:“横琴不同区域的创业园地,皆有不同性质的援助政策,例如减免租金、员工津贴等,如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区域,就能使利益最大化。”
 
最后,吴子龙特别提醒创业者,要多做市场调查,如能在发展定位不一的大湾区城市中,找到与自己产业匹配的城市,事业发展定可事半功倍。
 
文:陈锦城  图:宋楚珊、受访者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