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街總服務延展粵省 助澳人落戶大灣區

澳門雜誌
139期
  • 街總服務延展粵省 助澳人落戶大灣區

  •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會定期舉辦不同的康樂活動

  •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設有康復治療室

  •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於橫琴開設的綜合服務中心,放有不少實用的小冊子,助澳門居民適應橫琴生活。

  •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活動室面積寛敞,可容納大量居民參與活動。

  • 吳子龍認為,創業總存有風險,決定前要先瞭解當地的政策和法例。

  • 吳慧貞一家經常參與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的親子活動,過程中除可增進感情,亦認識了不少新朋友。

  • 吳慧貞表示,在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她的生活在兩年間有了很大改善。

  • 早前,為配合橫琴的防疫措施,澳門居民只須首次到橫琴綜合服務中心作社區報備,之後就能通過微信程式進行遠程報備。

  •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澳門市民到橫琴工作及生活,跨境社會服務的需求已變得重要。

  • 為使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服務更趨專業,街總特派了多位具豐富工作經驗的澳門社工前往協助。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街總服務延展粵省 助澳人落戶大灣區
街總服務延展粵省 助澳人落戶大灣區
成立於1983年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下簡稱「街總」),多年來推行多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服務,涵蓋民生、醫療和基礎教育等不同領域。為緊貼澳門城市發展的需要,街總持續開拓創新,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優化工作內容。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簡稱《規劃綱要》)的推出,澳門與大灣區各市的關係越趨密切,街總亦緊跟澳門和國家的發展步伐,在內地推出跨境社會服務,助力大灣區的互融互通。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於橫琴開設的綜合服務中心,放有不少實用的小冊子,助澳門居民適應橫琴生活。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於橫琴開設的綜合服務中心,放有不少實用的小冊子,助澳門居民適應橫琴生活。

走進大灣區為民解困 

為服務於大灣區內居住、就學、工作的澳門市民,街總於2018月11月,在中山三鄉設立辦事處,是街總在大灣區城市設立的第一家辦事處,其後升格為廣東辦事處。2019年11月,街總於橫琴開設首間綜合服務中心(下簡稱「橫琴中心」),開創澳門在大灣區與當地政府合作設立社會服務機構的先河。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表示,街總選擇上述兩個地點開辦服務,是因應有不少澳門市民於此居住或工作,對於社會服務有較大需求。他特別指出,自《規劃綱要》發佈後,橫琴和澳門的深度合作日益增多,而街總於此時增設綜合服務中心,除可幫助身處琴澳兩地的澳門市民,亦有助於兩地在社會服務和治理領域上的互助互通,共同發展。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澳門市民到橫琴工作及生活,跨境社會服務的需求已變得重要。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主任田翼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澳門市民到橫琴工作及生活,跨境社會服務的需求已變得重要。

橫琴中心除了幫助有需要的澳門居民,亦同時向橫琴當地居民開放。田翼說:「我們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居民需要,提供適切且多元化的服務。以橫琴中心為例,內設有耆趣室、兒童遊戲室和圖書館、多功能活動室及輔導室等,會透過各種興趣班、諮詢、康復治療、個案輔導等服務,增加居民的歸屬感。」

除了常駐服務,橫琴中心亦會定期舉辦不同活動,如普法講座、健康講座,對居民的日常生活皆有莫大助益。為了提高服務的專業性,街總專門派駐了4名澳門資深社工到橫琴中心工作,為橫琴的居民提供精細、專業的社會服務。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活動室面積寛敞,可容納大量居民參與活動。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活動室面積寛敞,可容納大量居民參與活動。

目前,街總在內地推行的各種服務,已順利展開,並得到熱切的反饋。在開辦服務初期,街總便組織了一批成員,學習當地法例和政策,再透過與當地政府部門建立常態化的聯絡機制,服務逐漸上軌。田翼說:「當街總收到居民求助後,便會透過協調機制,把個案轉交給當地的相關部門處理。同時,街總亦會透過派發宣傳單張、探訪、建立微信群組等方式,增加與當地居民的互動,促使居民積極為城市管理和自身權益提出意見。」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設有康復治療室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設有康復治療室

築建兩地官民橋樑

街總與當地官民的良好關係,在緊急情況亦發揮重要作用。田翼舉例,為了防控疫情,2020年4月中,珠海市政府要求豁免隔離的澳門居民到珠海後,需要到所居住的社區報備活動情況,但由於工作、上學等原因,不少澳門居民難以按時到居委會報備。街總得知情況後,立刻與橫琴當地的居委會溝通協調,並開發了一款微信打卡報備小程式,讓澳門居民只須到居委會現場作首次報備,其後就能透過小程式,遠程打卡報備,方便了澳門居民,體現街總在琴澳兩地交往中所起的「橋樑」作用。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會定期舉辦不同的康樂活動
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會定期舉辦不同的康樂活動

大灣區城市關係日益緊密,澳門和橫琴更是重要的「合作夥伴」。田翼透露,街總將推出琴澳青年互訪計劃,希望透過實地考察的形式,讓兩地青年加深認識,感受彼此的城市文化和法律政策,加強兩地的人才交流和發展。另外,因應越來越多澳門居民遷入橫琴,街總亦會舉辦更多推廣和科普活動,增進兩地居民的互動往來。

為使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服務更趨專業,街總特派了多位具豐富工作經驗的澳門社工前往協助。
為使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服務更趨專業,街總特派了多位具豐富工作經驗的澳門社工前往協助。

談及街總在內地的未來發展,田翼表示,隨着越來越多澳門居民到內地工作和生活,街總期望將來在大灣區的每一個城市,都能建立相應的服務點,但由於進入大灣區的時間不長,因此希望先鞏固現有的工作,再把累積的經驗推廣到其他城市,以提供合適的服務,「相信隨着街總對內地的瞭解加深,這一進程會逐漸加快。」

早前,為配合橫琴的防疫措施,澳門居民只須首次到橫琴綜合服務中心作社區報備,之後就能通過微信程式進行遠程報備。
早前,為配合橫琴的防疫措施,澳門居民只須首次到橫琴綜合服務中心作社區報備,之後就能通過微信程式進行遠程報備。

個案一

吳慧貞:

橫琴中心是我第二個家

吳慧貞表示,在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她的生活在兩年間有了很大改善。
吳慧貞表示,在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她的生活在兩年間有了很大改善。
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在橫琴辦理居住證的澳門居民已超過4,000人,且數字仍不斷上升,跨區生活無疑為澳門居民帶來多一個選擇。在澳門土生土長的吳慧貞,兩年前搬到橫琴居住,她表示,作出這個決定,並非一時衝動,「澳門生活空間有限,消費水平較高,因此一直考慮移居內地生活,而與澳門只有一河之隔的橫琴,就是很好的選擇。」
 
在一次城市規劃推廣會上,吳慧貞得知中央政府正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橫琴作為澳門經濟發展和連接內地城市的窗口,更得到不少政策支持。因此,她抱着探索之心,和家人到橫琴參觀新推出的樓盤,並受到寬敞的居住環境及合適的樓價吸引,決定舉家移居橫琴,成為「居琴澳人」的一份子。如今,吳慧貞一家已適應每天往返琴澳工作和上學的生活。隨着橫琴新口岸的落成,過關時間縮短至約20分鐘,跨區生活變得更方便快捷。
 
橫琴作為新發展城市,早期在部門交接和城市配套設施上有許多待改善之處。吳慧貞當初遷入橫琴的居所時,就遇到不少問題。「由於澳門和內地的法律有差異,辦理證明文件的方式不同,相關部門沒有清晰的指引,我就曾為了辦房產證走了很多『冤枉路』。」她看到,街總的橫琴中心成立後,確實幫了居民很多,除擔任居琴澳人和當地居委會、政府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樑,及時處理澳門居民的難題,亦為澳門居民提供各種辦理手續的資訊。
 
除了幫助澳門居民在橫琴安居樂業,橫琴中心亦十分關注澳門居民的生活需求,吳慧貞稱:「雖然內地小區有物業公司管理配套設施,但與澳門的物業管理形式有別。因此,不少澳門居民都希望成立業主委員會,讓業主自行選擇管理模式,與物業公司在工作上互相監督配合。但由於對內地制度不熟悉,經歷了幾年時間,業主委員會仍未成立,很多業主都就此事向橫琴中心反映,希望得到幫助。現時橫琴中心已積極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並取得可喜的進展。」
 
為了讓居琴澳人盡快適應和融入橫琴的生活環境,橫琴中心還設有不同設施供居民享用,並會定期開辦各種興趣班和親子活動班,吳慧貞稱:「以前在澳門居住,與街坊鄰里都不太認識,但現在透過街總的活動,認識了不少同樣居住在橫琴的朋友,大家在生活中會互相幫助。街總舉辦的長者和親子活動,亦有助增進家庭關係,達致社區共融。」
 
吳慧貞一家經常參與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的親子活動,過程中除可增進感情,亦認識了不少新朋友。
吳慧貞一家經常參與橫琴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的親子活動,過程中除可增進感情,亦認識了不少新朋友。

移居前宜多作評估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襲,對跨區生活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面對未知疫情,橫琴中心繼續發揮「生活指向標」的功能,除了及時發放詳細的疫情訊息和防疫措施,亦向居民解釋過關的注意事項和小區的報備手續流程,使居琴澳人不再徬徨,做好準備,以最快的速度重回正常生活。
 
各種細緻入微的服務和溫暖問候,使吳慧貞感受到民間社團的力量,現在她遇到問題,都會向橫琴中心諮詢,亦經常參與各種活動。她笑言,已經把橫琴中心當成第二個家了。
 
城市規劃和發展是逐步成就的,吳慧貞指出,過去兩年,橫琴的配套設施和辦理手續等服務都有長足進步,當地政府部門的工作變得更有條理和效率,橫琴中心在協助澳門居民方面,亦總結出不少經驗。「現在來橫琴辦理居住手續,只要登入街總官網,就能找到清晰明確的指引和資料匯總,以往需時一兩個月的手續,現在只需一兩天就能完成,其他常見問題在網上亦有相應的解答。」
 
儘管透過澳門社團的協助,琴澳跨區生活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但吳慧貞提醒想要在橫琴定居的澳門居民,首先要瞭解當地的政策,例如商業樓房和住宅樓房的分別、法律限制、稅率優惠等,其次是權衡自己的生活需要和經濟能力。澳門和橫琴存在不少異同,因此如何抓緊城市互通的機遇,提升自己的生活質素和發展可能,是澳門居民需要學習的課題。
 
吳子龍:
街總為橫琴創業者引路
吳子龍認為,創業總存有風險,決定前要先瞭解當地的政策和法例。
吳子龍認為,創業總存有風險,決定前要先瞭解當地的政策和法例。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不僅鼓勵了眾多有志青年發揮所長,勇敢創業,更吸引不少商家走出舒適圈,進行「二次創業」,吳子龍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吳子龍在澳門經營貿易生意多年,一直都有把事業遷至內地的想法:「與澳門相比,內地有更豐富的資源和人口,利於業務拓展,加上勞動力和租金較為低廉,經濟壓力較小。」近年,他留意到國家正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建設,橫琴作為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場地,更推出了不少有利於澳門人創業的扶持政策。商業市場的劇變,使吳子龍意識到,這是進駐大灣區的好時機,於是着手把業務遷至橫琴,跟隨國家政策而行,期望在大灣區中收獲良好成績。
 
儘管有開設公司的經驗,但營商環境的差異,使吳子龍在橫琴創業並不順利。「由於兩地政策法例不同,又不知應該詢問甚麼部門,所有問題都要靠自己慢慢摸索,忙了幾個月,仍未有太大進展。」正當吳子龍一籌莫展之際,他從朋友處得知街總在橫琴開設了綜合服務中心,專門協助澳門居民解決在橫琴的居住、就業、創業等難題,於是便向橫琴中心求助。
 
橫琴中心得知吳子龍的情況後,利用豐富的經驗,給予很多幫助。由公司選址、資料遞交、部門協調……,開設公司的每一個流程,都有專業人士協助辦理,使吳子龍能夠專注於研發產品和拓展市場,加快站穩檼腳。對於橫琴中心的服務,他以「盲公竹」作比喻:「街總對內地的相關法例和手續步驟都十分熟悉,會不吝地向澳門居民伸出援手,提供資訊和幫助。對於首次在內地創業,不熟悉當地環境的澳門居民來說,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在橫琴中心的幫助下,吳子龍正籌備新公司的開業工作。回望創業的過程,他認為有不少問題其實可以輕易解決,甚至避免。他建議澳門居民在進入橫琴創業前,必須事先瞭解個人或企業創業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以盡快融入內地的商業環境;其次是密切關注稅務優惠和扶持項目,充份利用外來企業的身份優勢。吳子龍舉例:「橫琴不同區域的創業園地,皆有不同性質的援助政策,例如減免租金、員工津貼等,如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創業區域,就能使利益最大化。」
 
最後,吳子龍特別提醒創業者,要多做市場調查,如能在發展定位不一的大灣區城市中,找到與自己產業匹配的城市,事業發展定可事半功倍。
 
文:陳錦城  圖:宋楚珊、受訪者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