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澳門保齡球女子隊 首奪世界賽銅牌

澳門雜誌
164期
  • 澳門保齡球女子隊 首奪世界賽銅牌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澳門保齡球女子隊 首奪世界賽銅牌
澳門保齡球女子隊 首奪世界賽銅牌

保齡球沿着優雅的弧線滑行,朝1、3、5、9號球瓶滾去,伴隨一陣「轟隆」巨響,十支球瓶應聲倒下。打保齡球的動作看似簡單,實質是一項極考驗體力、協調性及心理質素的運動。每一次投球,都是運動員與自我極限的較量。

今年1月,由趙可兒、李青、蘇詠思及許彤組成的澳門保齡球女子代表隊,在香港舉行的「2025 IBF保齡球世界杯」中摘下銅牌,這是澳門保齡球代表隊首次在世界級賽事中奪得獎牌,為澳門保齡球運動寫下嶄新一頁。

 

短片

從訓練到榮耀 澳門保齡球隊的世界賽銅牌之路

 

穩定發揮 締造里程碑

為期8天的「2025 IBF保齡球世界杯」(下稱「IBF」),彙聚了31個國家及地區、約280名頂尖選手同場競技。在本屆賽事中,澳門保齡球總會派出4男4女代表澳門參賽,其中女子隊憑藉穩定的表現勇奪團體賽銅牌,實現了澳門保齡球運動的歷史性突破。執教澳門保齡球隊逾15年的姚文友教練說:「這次奪獎不僅是對運動員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澳門保齡球運動的重大鼓舞!」

女子隊於8強賽事對戰德國,以3比2局數勝出,成功打入4強。在四強賽中不敵馬來西亞,為澳門取得歷史性的首面世界賽銅牌。
女子隊於8強賽事對戰德國,以3比2局數勝出,成功打入4強。在四強賽中不敵馬來西亞,為澳門取得歷史性的首面世界賽銅牌。

回憶備戰過程,姚文友先說,保齡球比賽的球道油況是關鍵變數,不同賽事的油長設置各異。這次IBF的油程直到比賽前一個月才公布,留給球隊的調整時間極為有限,「我們要模擬油程反覆訓練、挑選合適的保齡球,並提前幾天將保齡球運到香港進行實地適應。」

談及團體賽的挑戰,姚文友指出:「團體賽考驗每位隊員的臨場發揮,只要有一人表現不佳,即使其他3人發揮出色,也可能把分數拖下去。幸好女子隊4名選手在比賽當天發揮得非常穩定,取得了好成績。」他認為,隊員們熟悉香港的比賽環境,加上過往經驗與良好心態,造就了這次「天時、地利、人和」的佳績。「每次外出比賽,都是學習的機會,都是經驗的累積。」

團體賽考驗每位隊員的臨場發揮,只要有一人表現不佳,即使其他3人發揮出色,也可能把分數拖下去。幸好女子隊4名選手在比賽當天發揮得非常穩定,取得了好成績。                —— 澳門保齡球隊教練  姚文友
團體賽考驗每位隊員的臨場發揮,只要有一人表現不佳,即使其他3人發揮出色,也可能把分數拖下去。幸好女子隊4名選手在比賽當天發揮得非常穩定,取得了好成績。 —— 澳門保齡球隊教練 姚文友

 

專業技術 提升命中率

保齡球是一項老少咸宜的運動,但要達到頂尖水平,便須長年累月的專業訓練和指導。「初學者多用『飛碟』打法,即手掌朝下投球,這種方式較易上手,但球路偏直,出現變數的機會較多。」姚文友說,澳門隊主推運動員使用更為高階的「正手」打法。「這是全球職業選手常用的技術,球在行進至球道四分之三時會轉彎,大幅提升命中率。」然而,正手打法須更長時間訓練,通常需要一至兩年才能熟練,而隊內成員如今已掌握此技術。

保齡球的重量,同樣講究。男隊員通常使用15磅球,女隊員則選14磅球。「一支球瓶約重10盎司。透過保齡球的重量和配合正手打法,能有效提高全中機率。」姚文友補充,投球步伐的掌握亦是關鍵,這是「借力」的過程,在掌握竅門後,既能減輕球的重量感,又能提升投球質量。

保齡球由多種材料製作而成,其核心通常混合軟木塞與合成強化橡膠製作,外層則使用硬質橡膠、塑膠或玻璃纖維等材質。
保齡球由多種材料製作而成,其核心通常混合軟木塞與合成強化橡膠製作,外層則使用硬質橡膠、塑膠或玻璃纖維等材質。

 

嚴謹選拔 公平競爭

中國澳門保齡球總會目前擁有約50名青訓(21歲以下)及集訓隊(21歲以上)成員,其中男生約30人,女生約20人。隊員每週訓練5天,時間為晚上6時半至10時半。姚文友說:「隊員均為業餘選手,須兼顧學業或工作,無法全程參與所有訓練,我們希望他們每周最少訓練3天。」

澳門保齡球中心於2005年10月落成啟用,佔地面積5,830平方米,是澳門目前設備最先進、唯一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一級保齡球場。
澳門保齡球中心於2005年10月落成啟用,佔地面積5,830平方米,是澳門目前設備最先進、唯一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一級保齡球場。

每位運動員都希望能代表澳門出外參賽,要入選代表隊,必先在嚴謹的選拔中突圍而出。姚文友介紹,教練團會先根據比賽的年齡限制,篩選符合條件的隊員,再進行多日的選拔賽。以今次IBF為例,選拔賽連續5天,每天6場,通過穩定性與成績篩選出最佳陣容。

「這次在IBF獲得銅牌,讓隊內士氣大增!」姚文友透露,這次獲獎讓隊員意識到他們有實力與國際選手抗衡。他對年底的世錦賽充滿期待,希望澳門保齡球代表隊再次取得好成績,突破自我。

 

球道油的作用

上油後的球道能夠減少摩擦力,使保齡球在這段區域滑行,並在滾動過程中累積能量;當球進入未上油的後段時,摩擦力增加,從而撞擊球瓶。

上油後的球道能夠減少摩擦力,使保齡球在這段區域滑行。
上油後的球道能夠減少摩擦力,使保齡球在這段區域滑行。
打保齡球時所穿的鞋子,其左右鞋底設計不同,一隻用於滑步,另一隻用於煞車。
打保齡球時所穿的鞋子,其左右鞋底設計不同,一隻用於滑步,另一隻用於煞車。

 

記分方式

•保齡球以局為記分單位,每局共有10個計分格。

•頭9個計分格最多有2次投球機會,若第一球便全中,便會進入下一個計分格。擊出全中時,該計分格會計10分加上後面2次投球所得的分數。

•若然是補中,該計分格會計10分加上後面1次投球所得的分數。

•最後一格若第一球便全中,則可多投2球,即最多有3次投球機會。連續投出12次全中,可得到300滿分「Perfect Game」。

握住保齡球的正確方法是將中指和無名指插入頂部的兩個孔內,並將拇指插入底部的孔中。
握住保齡球的正確方法是將中指和無名指插入頂部的兩個孔內,並將拇指插入底部的孔中。

 

術語

打保齡球時,常會聽到不同術語,以下幾個是較常聽到的。

全中:第一球擊倒全部球瓶

補中:第二球擊倒剩下球瓶

火雞:連續3次全中

落坑:球落到球道兩側凹坑

犯規:投球時腳越線,該次0分

 

記分例子

記分例子
記分例子

 

2025 IBF保齡球世界杯女子代表隊心聲

趙可兒:經驗助我穩定發揮

趙可兒
趙可兒

19歲的大學一年級生趙可兒,父親和弟弟都是運動好手,在充滿運動氛圍的家庭中成長,讓她從小培養出對體育的熱情與天賦。「我一開始接觸的是排球,後來在爸爸的鼓勵下開始打保齡球,並於2021年底加入球隊展開系統訓練。」對趙可兒而言,放下練習近十年的排球,並無遺憾,而是帶着以往經驗踏上新旅程。「過去參加排球比賽的經驗,讓我面對大場面時可以更從容,減少了心理壓力,能更穩定地發揮出平日的水準。」

今次是趙可兒首度參加成人保齡球國際賽事,當知道能代表澳門出賽時,她感到非常興奮!每天放學後都會到球場練習,努力提升實力。「今年的IBF是對我的肯定,接下來還有更多比賽,希望保持水準,甚至再拿獎牌!」

 

蘇詠思:挑戰自我不止步

蘇詠思
蘇詠思

蘇詠思兩年前加入體育局的半專業精英運動員計劃,但仍要兼顧輪班工作,並且維持恆常訓練。「即使無法到保齡球中心,我也會進行體能訓練。基本上,我每週7天都會練習,只是每天訓練內容有所不同。」在大眾眼中,保齡球多被視為娛樂活動,忽視其對技術和體能的高要求,為此,她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保齡球的專業性。

此次IBF,蘇詠思參加了個人賽和團體賽。她認為,團隊間的緊密合作及地理上的便利,對比賽的成績有助力。「比賽在香港舉行,我們可以攜帶更多保齡球,在試場階段根據場地特性選擇最合適的保齡球。」此次比賽,她們每人攜帶了9個保齡球到香港。

已有18年球齡的蘇詠思有一個夢想,便是到美國挑戰更高水平的賽事。她原計劃今年到美國參加職業巡迴賽,但因假期等問題要推至明年才實行。「今年,我會繼續專注提升自己,保持最佳狀態。」

 

李青:球隊給予歸屬感

李青
李青

「投球擊中球瓶的一刻,心情會非常好,這能讓我釋放生活中的壓力。」李青分享,2009年於學校初次接觸保齡球後,便對這項運動產生濃厚興趣,並成為保齡球運動員。其後,她從內地移居澳門,亦沒有放棄訓練,更成為澳門代表隊隊員。

對於今次在世界級比賽中獲得銅牌,她說大家都沒想到。「在隊友投出最後關鍵兩球時,我們都感到如夢似幻,難以置信。」這是李青首次代表澳門參加國際賽事,除了帶回佳績,她也收穫了與隊友相處的美好回憶。「我們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彼此相處有良好的化學反應,已產生默契。」她說隊友會熱心教她粵語,儘管她說得不太好,大家也不會取笑她,反而鼓勵她努力學習。

「澳門保齡球的實力在亞洲屬於前列,加上越來越多後起之秀,相信我們能在更多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李青對未來充滿信心,她希望不斷提升實力,繼續在比賽中發光發熱。

 

許彤:近廿載初心不變

許彤
許彤

「爸爸喜歡運動,從小就帶我嘗試不同的體育活動。有一次,他帶我去打保齡球,我馬上就愛上了這項運動!」許彤於2006年加入青訓隊,開始代表澳門出外參賽。當時隊內女生不多,蘇詠思是她的同期戰友。集訓隊幾乎每天都會一起練習,在球場上共同成長,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對許彤而言,這次IBF奪得銅牌意義非凡,不僅是澳門歷史性獲得首面保齡球世界杯獎牌,也彰顯了隊員間的合作精神。「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我們都會互相鼓勵,誰有失誤也不會埋怨,而是思考如何補中追分。也許正是這種團結精神,讓我們能全力以赴,向同一個目標邁進。」她強調,良好的心態是比賽成功的關鍵。「比賽時,每個人壓力都很大,不彼此責怪、不自亂陣腳,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展望年底的公開賽及世錦賽,許彤充滿期待:「這次獲獎給了我們極大的激勵,提升了整支隊伍的士氣。我們希望能將這份動力延續下去,在更多大型賽事中為澳門爭取佳績。」

 

文:鄭美盈 圖:宋楚珊 受訪者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