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有中西文化交匯共存的世遺建築,亦有富麗堂皇的現代建築;有新興繁華的旅遊商業區,亦有懷舊氣息的民生社區。新舊融合的多元文化色彩,吸引不少中外電影導演前來取景,澳門的獨特景色不時出現於電影世界之中。
讀者不妨按照「跟着電影遊內港路氹」的精選路線,沿途觀賞各個電影的拍攝場地,重溫影片情節,細味光影與現實間的聯繫,來一趟文化深度遊。
跟着電影遊內港路氹路線
「跟着電影遊內港路氹」原計劃於1、2月舉行,由於推出以來,反響熱烈,文化局加推3、4月場次。為了豐富活動的趣味性,新推出的內港路線亦有所調整,改為媽閣廟出發,沿經西坑街、福隆新街、白鴿巢等地點,至大三巴牌坊結束,為參加者介紹更多不同的電影場景。
內港電影場景路線(逢星期六)
1月至2月
媽閣廟前地集合 → 亞婆井前地 → 下環街 →司打口 → 火船頭街及河邊新街 → 新馬路 →
通商新街 → 海邊新街 → 纜廠街 →十月初五日街 → 果欄街 → 關前正街 →蠔里 →
戀愛巷 → 大三巴牌坊
3月至4月
媽閣廟前地集合 → 亞婆井前地 → 西坑街 →崗頂前地 → 福隆新街 →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 通商新街 →海邊新街 → 纜廠街 →火船頭街(粵通碼頭) →
十月初五日街 →巴素打爾古街 → 白鴿巢公園 → 戀愛巷 →大三巴牌坊
路氹電影場景路線(逢星期日)
氹仔飛能便度街 → 施督憲正街 →嘉模聖母教堂 → 光復街 →龍環葡韻 → 嘉樂庇總督馬路 →
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 →荔枝碗馬路 → 碼頭前地 →聖方濟各教堂前地 → 十月初五馬路 →
聖方濟各堂 → 譚公廟
內港遊
精選景點
景點1:舊廣州大酒店
電影:《群龍戲鳳》1989
香港導演:洪金寶
電影講述三輪車夫羅通(洪金寶飾)在街頭營救了被惡霸欺凌的阿冰(利智飾),戲中兩人騎上被撞得脫皮掉骨的三輪車,被惡霸追趕的場景,便是在原廣州大酒店轉彎角位置拍攝。
景點2:下環街
電影:《凌晨》2013
澳門導演:孔慶輝
凌晨時份,滿懷心事的兩位主角卸下偽裝,擁抱黑夜,報紙檔前一番簡單交談,令人深深回味。主人翁的內心獨白,亦為觀眾帶來無限遐想:「我以為遇到的人和我一樣喜歡凌晨,或者是,喜歡另外一個自己。」
景點3:光復圍
電影:《那一年,我17》2017
澳門導演:陳雅莉
電影中,主角一行人在小巷發生衝突,土黃色的牆身、翠綠色的鐵閘門、復古的衣着、巷中晾曬的衣物,帶觀眾穿越回到上世紀的淳樸生活中。下環街一區的圍、里街道變化不大,光復圍仍瀰漫着昔日生活的氣息,記錄了昔日和睦的鄰里氛圍。
景點4:司打口
電影:《奪寶奇兵之魔宮傳奇》1984
外國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影片其中一幕於澳門新新酒店拍攝,講述考古學教授與黑幫爭奪鑽石及解藥,主角一行人從酒店逃脫追捕,於新馬路上演飛車追逐的精彩片段,成為了冒險電影的經典。80年代仍保留了不少舊建築的內港和新馬路,在鏡頭下搖身一變成為了40年代繁華的上海。
景點5:蠔里
電影:《撞牆》2016
澳門導演:孔慶輝
電影講述中年男人於網絡上求助,尋找患有失智症的母親。故事中,主人翁住在蠔里的一間老屋中,網絡上的人物紛紛幻化成真,前來給他鼓勵和支持。故事的核心,正是探討近年出現的社會現象:現代人趨向於通過社交媒體尋求認同的孤獨感。
氹仔遊
精選景點
景點6:嘉模聖母教堂
電影:《奇蹟》1989
香港導演:成龍
電影以香港作背景,部份場景卻於澳門拍攝。其中一幕,賣花的高夫人對郭振華(成龍飾)說:「你第一次來香港嗎?小心點。」拍攝地點是位於氹仔的嘉模斜巷。典型的葡式石板路和鵝黃色外牆的嘉模聖母教堂一一出現在電影中。
景點7:光復街
電影:《A計劃》1983
香港導演:成龍、洪金寶
電影於澳門取景,講述香港水警沙展馬如龍(成龍飾)與猖獗的海盜展開鬥智鬥勇的故事。其中一場追逐戲,在龍環葡韻一帶拍攝,成龍在光復街徒手攀上石頭高牆,又順着坡度滑下,驚險有趣。
路環遊
精選景點
景點8:聖方濟各教堂前地
電影:《全職殺手》2001
香港導演:杜琪峰、韋家輝
殺手Tok(劉德華飾)因酬金、殺手排名、愛人阿蓮等原因,與日本殺手O結怨。電影中,殺手O在聖堂內刺殺目標人物期間,冷不防Tok向他突襲,可看出導演如何巧妙利用路環聖方濟各教堂前地的環境,拍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
景點9:十月初五馬路
電影:
《澳門之年—— 洗衣機》2019
澳門導演:
Maxim Bessmertny(貝馬善)
此套黑色幽默短片,講述生活於路環的兩位外國男子――只說英語的白人和通曉英、葡、粵語的黑人,因處置一部壞掉的洗衣機而引發的故事。壞掉的洗衣機寓意兩人生活中的壁壘,導演嘗試用詼諧的方式,從側面描寫外地人在澳的生活。
文:曾海英 圖:宋楚珊、拍板視覺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