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一代皇朝的服飾華章

澳門雜誌
140期
  • 明黃色紗繡彩雲 金龍紋女夾朝袍

  • 皇帝冬朝冠

  • 雍正皇帝吉服 讀書像

  • 綠色綢繡八團五蝠 捧壽勾蓮紋女夾 吉服袍

  • 金累絲鑲翠齋戒牌

  • 織金地鎖子錦紋 金葉咸豐皇帝御用甲

  • 乾隆皇帝逐鹿圖

  • 伽南香嵌金長圓 壽字紋十八子手串

  • 黃色緞繡蝶報富貴紋夾氅衣

  • 藍色簟錦紋暗花緞 男夾常服袍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中國歷代帝王的服飾皆以漢民族風格為主,直至清王朝入主中原後,在保留遊獵民族特色和風格下,開始加入中國傳統的紋飾,並逐步完善和修訂出宮廷服飾制度。

「一代昭度――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飾」展根據服飾功能劃分為:禮服、吉服、常服、戎服及行服、便服5個單元,從綢、緞、羅、紗、裘、棉、夾、單等不同衣料,袍服上華麗細緻的吉祥花葉刺繡,可看出皇家衣裝在四季中變化,春花秋月輪轉更替,感受歲月更迭的流光溢彩。

第一單元  禮服

禮服是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飾,位處清代冠服制度中最高等級規格。禮服設計融合了騎射民族馬蹄袖、披領和漢族上衣下裳的服裝特色,並包含十二章紋、彩雲金龍、海水江崖、蝙蝠、五色等元素。

皇帝禮服包括:朝冠、朝袍、端罩、袞服、朝袍、朝珠、朝帶、朝靴等20多種。皇后禮服包括:朝冠、金約、領約、耳飾、彩帖、朝珠、朝袍、朝掛、朝裙、朝靴等20多種。

皇帝冬朝冠

清(公元1644-1911)

高24釐米   直徑28釐米

皇帝冬朝冠
皇帝冬朝冠

冠用貂皮,上綴紅色絲絨線。帽頂三層,每層大珠一顆,金龍四條。冠配紅絲線雙梁。此朝冠應為皇帝冬季參加重大典禮時戴用。(阮衛萍)

明黃色紗繡彩雲

金龍紋女夾朝袍

清嘉慶(公元1796-1820)

身長135釐米   兩袖通長194釐米 

袖口寬22釐米   下擺120釐米

明黃色紗繡彩雲  金龍紋女夾朝袍
明黃色紗繡彩雲 金龍紋女夾朝袍

朝袍為清代皇后禮服之一,套穿於朝裙之外,並與朝褂、朝冠等共同構成皇后禮服,主要用於重大典禮及先蠶壇饗祀儀等場合。其式為: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隨肩與朝褂相接處飾緣,附披肩,裾開左右,直身式袍。內飾月白色團龍紋暗花紗裡。綴銅鎏金鏨花扣四枚。領口繫粉布條,墨書:「西暖殿」。

清代皇后朝袍的樣式,表達清代統治者不忘先民祖先之情,它具有諸多象形性特徵――弓形披肩,馬蹄狀袖口,形似馬鞍的肩部飾緣,充份表現出滿族「騎射尚武,馬上開天下」的歷史與情感。(王鶴北)

第二單元    吉服 

吉服是吉慶節日、筵宴及小型祭祀活動穿着的通身長袍。皇帝與后妃的吉服袍,也稱龍袍。在元旦(今日春節)、上元燈節、萬壽節(皇帝誕辰)等節日,均有連續數日穿着吉服的規定,俗稱「花衣期」。

吉服包括吉服冠、吉服袍、吉服褂、吉服帶等。

雍正皇帝吉服 讀書像

清(公元1644-1911)

佚名 絹本 設色

內尺寸:長156.5釐米   寬171.3釐米

外尺寸:縱280釐米   橫186釐米

雍正皇帝吉服 讀書像
雍正皇帝吉服 讀書像

讀書像是清代宮廷繪畫中經常表現的題材之一。畫作顯示了清代皇帝勤於學習,勤於政事,運用書中知識管理天下家國的形象。在清代十二個皇帝之中,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是一位十分勤奮的皇帝。此圖繪胤禛身着吉服,左手持書,盤膝而坐。兩側的書桌具有西洋繪畫焦點透視的特點,人物面部刻畫立體,神態生動,極好表現了胤禛氣定神閒,雍容華貴的皇帝氣質。(周耀卿)

綠色綢繡八團五蝠

捧壽勾蓮紋女夾 吉服袍

清嘉慶(公元1796-1820)

身長142釐米    兩袖通長181釐米

袖口寬29釐米   下擺128釐米

綠色綢繡八團五蝠  捧壽勾蓮紋女夾 吉服袍
綠色綢繡八團五蝠 捧壽勾蓮紋女夾 吉服袍

此袍為清代后妃吉服之一,主要用於重大慶典活動及時令節日等場合。其式為: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裾左右開。八團地景直身式。內飾月白纏枝花紋暗花綾裡。綴銅鎏金鏨花扣五枚。領口處繫黃紙簽,墨書:綠綢繡八團花袷袍一件。道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收,延禧宮首領馬進忠交。

此件吉服袍在綠色綢地上繡製八團五蝠捧壽勾蓮地景紋,從紋樣裝飾寓意上可知,此袍應為聖壽、萬壽和千秋節時使用,用於祝壽。袍外通常套穿石青色八團五蝠捧壽勾蓮紋吉服褂。(王鶴北)

第三單元    常服

常服穿於祭祀齋戒期、恭上尊諡、恭奉冊寶、喪期內吉慶節日、先皇帝后忌辰等肅穆恭敬場合。常服以素色暗花織物為主,皇帝於經筵大典時穿着常服,有禮賢下士之意。

常服包括常服冠、常服褂、常服袍、常服等。有時亦會根據場合佩戴朝珠。

藍色簟錦紋暗花緞

男夾常服袍

清乾隆(公元1736-1795)

身長148.5釐米   兩袖通長200釐米

袖口寬20釐米   下擺122釐米

藍色簟錦紋暗花緞  男夾常服袍
藍色簟錦紋暗花緞 男夾常服袍

常服袍為清代皇帝常服之一,穿於常服褂之內。常服袍通常使用素織暗花織物製成,不是皇帝平常穿用的便裝,主要用於齋戒期及較莊重肅穆的禮儀場合。其式為: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左右及前後開裾,直身式袍。綴銅鎏金鏨花扣四枚,月白纏枝花紋暗花綾裡。(王鶴北)

金累絲鑲翠齋戒牌

清(公元1644-1911)

通長36.5釐米   佩寬4.5釐米

金累絲鑲翠齋戒牌
金累絲鑲翠齋戒牌

凡祭祀必提前齋戒,以示虔敬莊重。祭太廟為最高等的祭祀――大祀,皇帝須齋戒三日。齋戒期間,不理刑名,不辦公,不宴會,不聽音樂,不入內寢,不問疾弔喪,不飲酒茹葷,不祭神,不掃墓。祭祀前一日還須沐浴。

齋戒前由主管祭祀的機構――太常寺進齋戒銅人與齋戒牌,提醒齋戒之人保持恭敬之心,不可懈怠。齋戒銅人與齋戒牌均創自明洪武時期。齋戒牌初為木牌,設於官署中。雍正十年(1732年),皇帝下令將其改為隨身佩戴的形式,以便隨時警示。(仇泰格)

第四單元:戎服與行服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服是參加軍事活動所穿服飾,大閱甲是皇帝檢閱軍隊時所穿的禮儀性服飾。

行服是外出巡幸、狩獵時所穿的服飾,行服設計樸素實用,缺襟是最明顯的特點,右裾短一尺以便跨腿騎射以及開步射獵。

織金地鎖子錦紋

金葉咸豐皇帝御用甲

清(公元1644-1911)

衣長76釐米   袖長40釐米

下裳長60釐米   下擺寬57釐米

織金地鎖子錦紋  金葉咸豐皇帝御用甲
織金地鎖子錦紋 金葉咸豐皇帝御用甲

甲為上衣下裳式,上衣圓領,對襟,帶左右護肩、左右袖、左右護腋、前襠與左襠。甲以織金地鎖子紋錦為地,其上綴以連屬之黃色錦地小長方形甲片式金鍱,甲片與鎖子兩相一組,間隔以連屬之小銅帽釘。兩肩、兩腋、前襠及左襠則由織金地鑲等距之小銅帽釘製成。整件甲皆以青絨緣邊,內敷以棉,襯月白綢裡。其下裳分左右兩片,其質料、甲紋及緣邊與上衣同制。(劉立勇)(王鶴北)

乾隆皇帝逐鹿圖

清(公元1644-1911)

郎世寧及宮廷畫家 絹本 設色

內尺寸:縱258釐米   橫171.8釐米

外尺寸:縱441釐米   橫222釐米

乾隆皇帝逐鹿圖
乾隆皇帝逐鹿圖

畫心最上端鈐乾隆帝璽印:「八徵耄念之寶」(朱文方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朱文方印)、「太上皇帝之寶」(朱文方印)。裱背鈐「教育部點驗之章」。

此圖表現了乾隆帝弘曆在山林間騎馬逐鹿的場景,屬乾隆時宮廷畫家繪製的巡狩題材系列作品之一。畫面中乾隆帝氣定神閒,胸有成竹,手持一箭已在弦上,彷彿隨時都要射向奔跑的鹿。四蹄離地的駿馬與鹿,都表現出奔騰的速度感。

乾隆帝及其所騎之馬的形象當由宮中西洋畫家郎世寧主繪,而層林盡染的山水之景,當為中國宮廷畫家所繪,東、西藝術特色結合,也彰顯了乾隆朝宮廷繪畫的特色。(許彤)

第五單元:便服

便服是日常燕居時所穿的服飾,是唯一沒有形制具體規定的冠服,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隨意性。帝后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訂製便服,因其更接近清代社會時尚和民間習俗,具有形式多樣、紋飾色彩豐富的特點。

便服包括便服袍、氅衣、襯衣、馬褂、坎肩、套褲等。 

伽南香嵌金長圓

壽字紋十八子手串

清(公元1644-1911)

通長28釐米   內周長25.5釐米

伽南香嵌金長圓  壽字紋十八子手串
伽南香嵌金長圓 壽字紋十八子手串

十八子手串使用伽南香製作而成,每顆伽南香珠子之上,以黃金累絲鑲嵌長壽字與圓壽字。佛頭與佛頭塔也為伽南香製作而成,以黃金累絲鑲嵌長壽字圓壽字與蝙蝠。背雲墜角為一隻蝙蝠懷抱着圓壽字,以黃金累絲鑲嵌,米珠裝飾。手串在佛頭位置繫以雙股絛帶,應為衣襟掛扣所用。十八子手串除了把玩於手、佩戴於腕,也可繫掛於胸,起到裝飾作用。此串十八子手串,用料珍貴,做工精細,裝飾奢華,佩戴時香氣沁人,具有典型的宮廷風格。(景聞)

黃色緞繡蝶報富貴紋夾氅衣

清光緒(公元1875-1908)

身長137.5釐米   兩袖通長118釐米

袖口寬40釐米   下擺122釐米

黃色緞繡蝶報富貴紋夾氅衣
黃色緞繡蝶報富貴紋夾氅衣

這件袍服是清代后妃穿用的氅衣,是日常穿用的便服之一。此件袍服為圓領、大襟右衽、短平闊袖,袖長及肘,左右開裾至腋下。綴銅鎏金鏨花扣一枚,銅鎏金獅子滾繡球紋幣式扣五枚,襯月白色素紡絲裡。

這件氅衣以黃色緞為面,採用二至六暈色法,繡製牡丹和蝴蝶紋樣,對稱構圖,造型婀娜多姿。蝴蝶和牡丹是后妃服飾中常見的紋樣題材,牡丹寓意富貴吉祥,蝴蝶以齊色彩斑斕、身姿輕盈,而被視為美麗的化身。此外,「蝶」字與「耋」(人滿80歲者)字諧音,還寓意長壽。此件氅衣繡工精緻,花紋富麗華美,具有強烈的吉慶裝飾效果。(薛潔陽)

文:曾海英  圖:宋楚珊、故宮博物院、文化局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