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不幸在本澳首次發現了登革熱病案。然而在這次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充份體現出各部門之間的良好合作,和全澳居民的全面配合行動,使滅蚊運動得以順利和迅速展開。
鏡湖醫院首先發現有關病例。這次事件中,有賴鏡湖醫院員工的高質素服務,對各種可疑情況的高度警覺,使有關病例得以及時發現。而在發現病例後,鏡湖醫院除了及時聯絡仁伯爵綜合醫院,並向衛生局屬下流行病學監測中心作出報告,亦積極配合衛生局的工作。接報後,衛生局流行病學監測中心、仁伯爵綜合醫院、動物病媒控制中心即時採取相應措施。當病案證實後,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以及鏡湖醫院聯合舉行記者招待會,公佈有關登革熱病例的詳細情況,並對預防登革熱作出呼籲。衛生局屬下衛生教育組、衛生中心、衛生監督及各有關單位均全力配合有關工作進行。
由於伊蚊是登革熱的傳播者,衛生局聯同臨時澳門市政局和臨時海島市政局合作,加強滅蚊行動,特別對全澳三百八十八個空置地盆和舊樓進行滅蚊。雖然滅蚊工作是本局的職責,然而臨市局抽調大批人員全力配合和支援本局動物病媒控制中心的滅蚊工作,充份體現澳門特別行政區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精神。而是次滅蚊運動亦得到土地工務運輸局、教育暨青年局、治安警察局、消防局等的全力協助。另一方面,各衛生中心亦召開社區衛生委員會,透過各公私立學校和街坊會的力量,動員組織防蚊滅蚊的工作。
這次滅蚊運動,除了得到以上各機關及單位的配合外,並得到行政長官、上級部門社會文化司全力支持,也得到行政法務司陳麗敏司長、運輸工務局司歐文龍司長的全力支持。
透過大規模的跨部門聯合行動,各單位和社團的合作,以及市民一同投入滅蚊運動,上下一心,相信能有效遏止登革熱病的蔓延。
由於登革熱病首次在本澳發現,澳門居民對此病無抵抗力,市民均屬“易感人群”,且由於該病有一定的潛伏期,估計此病會持續存在一段時間,或會有更多的陽性病例出現。但市民毋須驚恐,相信澳門政府和衛生局有能力控制此類疾病。澳門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每年遊客人數達一千萬,且本澳居民出外旅遊的數字亦不少,完全不發生傳染病是不可能的,所以衛生局認為對於遏止傳染病必須從預防和衛生教育著手。
夏天和秋天是傳染病的易發期,除了登革熱病外,亦是霍亂等腸道傳染病易發生季節。最近數年霍亂亦偶然在本澳發生。近日澳門發現兩宗臨床懷疑霍亂個案,其中一例經化驗證實並非霍亂,而另一例經臨床化驗和第一次培養檢查後,仍未證實為陽性個案。該患者在潛伏期內有出外旅遊史,即使是陽性,亦不屬於本地感染。然而衛生局會繼續密切跟進該個案,並藉此呼籲市民注意衛生,防止傳染病在澳門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