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解畫走片廣告畫師 戲院三工種已消失

澳門雜誌
165期
  • 解畫走片廣告畫師 戲院三工種已消失

  • 1984年南灣戲院的漫畫化電影廣告畫(資料圖片)

  • 報章電影廣告可看到,三戲院同映一套電影時,開映時間要錯開。(《華僑報》資料圖片)

  • 膠卷電影放映機(資料圖片)

  • 廖文暢從事電影廣告畫工作時留影(廖文暢提供)

  • 現今的戲院已不會在外牆裝設廣告畫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解畫走片廣告畫師 戲院三工種已消失
解畫走片廣告畫師 戲院三工種已消失

電影,被稱為繼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戲劇、建築後的第八藝術,它自19世紀末面世後,很快就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之一。

電影是綜合藝術,也是商業項目。作為商品,電影由生產到銷售(在電影院放映)的過程中,涉及許多專業,這裡且聊聊電影院中幾個已經消失的職位。

 

為默片解畫聲情並茂

電影作為商品上市不久,就傳到澳門,20世紀初,澳門已有過非正式的電影放映場所。1910年1月9日,第一家固定的電影院——域多利戲院在監牢斜巷(今東方斜巷)開業,正式開啟了澳門的電影放映業。初期的域多利戲院是木結構,設備簡陋,銀幕設於中央,幕前幕後放置長凳作為觀影座位。幕後座位票價比幕前座位便宜,但所看到的影像是左右反轉的。1921年,域多利戲院遷往新馬路與營地大街交界處(今大豐銀行大廈),新址是一座磚石建築,規模與設備均大為提升。

1929年聲影同步技術出現前,電影是有影像而沒有聲音的「默片」。最早的默片放映時間短,內容沒有故事性,到放映時間較長,內容有故事性,需要在中間插進字幕交代劇情或人物對話。理所當然,這些字幕用的是製作地通用的文字,當它在異國放映時,就需要「解畫員」翻譯。

澳門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在《澳門電影歷史「默片時代」》(常征譯)一文中,有述說域多利戲院情況:「早場和七點半場的場次是上座率最高的。它們幾乎都被中國人包了。由於這些中國人大部份都看不懂默片電影的英文字幕,夜場時,總有一個人站在大廳一側的講台上,用中文高聲講解。這是一個眞正的故事講解員,掙大錢的藝術家。他不是按字幕作死板的翻譯,而往往是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並增加一些對話,一句句地解說。遇到……不三不四的人或打架鬥毆的人,他就抬高噪音,加重語氣,並以手勢相助,好像現在跑馬場上或足球場上講解員一樣。當放映幻想片時,解說員的聲調很細小,好像躲在墳地裡說話一樣。要是出現愛情、離別或流淚的畫面時,講解員的聲音顯得有些顫抖,有時還會停頓下來,有時亦帶着一種抒情的語調。當演員抽泣時,解說員亦好像在哭泣。」

其實,不僅是默片,有聲電影在異地放映時,因言語不通,也需要解畫員。如北京、上海攝製的有聲電影在港澳放映,也是需要解畫員的(上世紀上半葉報章上的電影廣告,常可見附有「每場有解畫員」的說明),直至有「片上字幕」。

筆者童年時,雖已是有聲電影時代,也有幸看過一些「同場加映」的默片,如羅路與哈地一瘦一肥的諧趣短片,或是差利.卓別靈的「摩登時代」、「尋金熱」的片段,那時已不設解畫員了。

1984年南灣戲院的漫畫化電影廣告畫(資料圖片)
1984年南灣戲院的漫畫化電影廣告畫(資料圖片)

 

一毛錢看兩套電影

繼域多利之後,多家電影院陸續在澳門開業。到1950年代初,已有約10間。在無線電視廣播發展前,看電影是街坊們主要娛樂節目之一。

當時電影院放映時間基本上是稱作「正場」的下午兩點半、晚上七點半和九點半;後為爭取更多收入,先後加映十二點半早場、五點半公餘場;迺後又有午夜場、子夜場。公餘場與早場的票價較便宜。記得1950年代初,曾隨祖父去金城戲院看十點的「特別早場」,坐在最前排,一毛錢看兩套粵語舊片。如此低廉的票價,後來不再有了。

各家戲院的放映時間基本是一致的,但當兩三家戲院同放一套影片,而「拷貝」不足時,開場時間就會錯開15分鐘(請參看當年戲院廣告),以便「走片」。

報章電影廣告可看到,三戲院同映一套電影時,開映時間要錯開。(《華僑報》資料圖片)
報章電影廣告可看到,三戲院同映一套電影時,開映時間要錯開。(《華僑報》資料圖片)

 

三院同映須「走片」

在數碼電影發明前,電影是攝錄在膠卷(Film)上,通過放映機投射在銀幕上顯示。膠卷放在圓型鐵盒內,以便儲存和運送。一個鐵盒所載膠卷長度,約放映9〜10分鐘,行內稱一「本」。一部故事片大約分成9〜10本。電影院至少置備兩台放映機,以便接續放映。

一般故事片的放映時間在90分鐘上下,每場間隔基本為兩小時。有些影片過短,院商會加映諧趣短片,或最近的新聞片。影片太長,如《桂河橋》約兩小時、《碧血長天》近三小時,院方會延長間隔時間,同時在廣告說明:「片長十X大本(膠卷的數目),敬請準時進場,略增票價」。

由於膠卷加上沖印的成本不低,製片商不會沖印很多套「拷貝」,遇到影片比計劃中有更多戲院要同期首映,「拷貝」不足,就需要戲院之間協調,將放映時間錯開約15分鐘,當第一本在A院放完,馬上由專人轉送到B院放映,接着運送第二本……這個流程行內稱「走片」。 

澳門地方不大,送片員騎自行車,15分鐘的放映間隔,足夠將「拷貝」送到其他戲院。一套電影九本或十本,每日至少放映三場,送片員一天要來回約百趟。這個過程,難說萬無一失,也確曾出現過延悞情況。B院放完第一本,未收到第二本供接上,銀幕頓時一片白茫茫。雖然大多數情況是很短暫的「斷片」,也會引起觀眾鼓譟,不知情者還以為是院方「偷片」(不放映部份影片)。當然,「斷片」情況有時是兩台放映機銜接不上所致。

由於並非每檔映期都需要「走片」,故僅部份戲院設有「送片員」這職位,其他是抽調員工臨時兼任,或聘請臨時工,或由友院負責「走片」。1980年代後,香港電影業發展蓬勃,片源較多,除個別賀歲片或超級熱門的電影外,較少出現多家戲院同時放映一部電影的情況。1990年代後,電影製作逐步採用數碼技術,無須用高價的膠卷,「拷貝」成本大減,可以製作許多套,甚至可用網絡傳輸,也就不再需要「走片」這工序與工種了。

膠卷電影放映機(資料圖片)
膠卷電影放映機(資料圖片)

 

戲院巨幅廣告畫師

在數碼影片光碟(Digital Video Disc,簡稱DVD)出現前,電影僅通過在電影院放映,觀眾購票觀看的模式來賺取收益,電影製作商及電影院商都需要宣傳爭取票房收入。製片商的宣傳手法五花八門,院商的宣傳方式大概是:貼街招(海報)、在報章登廣告、在電台播放廣告,最重要的是在電影院外牆裝設大幅廣告畫(姑且稱之為戲院廣告畫)。  

基本上,每家電影院都設有畫房,聘有專職畫師,帶領助手與練習生三數人,負責設計街招、報章廣告,特別是繪畫及裝置大幅戲院廣告畫。

電影院經理部負責購買電影放映權(買片)及編排放映檔期,在確定映期後,會將片商送來的製作資料及劇照,交給畫師設計海報、報章廣告樣及繪製戲院廣告畫。

戲院廣告畫除了用美術字介紹影片的編導、主要演員等基本資料,重點在以簡單的畫像吸引路人注意,進而買票觀影,這畫像通常就是片中主角的造像。畫師選取最能概括影片主題、人物特徵的劇照,用「打格仔」的方法 ,放大摹畫到畫布(畫紙)上。有時候,為了更能突出影片特色或人物性格,畫師並不「硬搬」劇照而需要再創作,如將主角形象漫畫化等。

曾從事戲院廣告畫工作三十年的畫家廖文暢說,初期的戲院廣告畫是用粉彩畫在布上的,後來為節省成本而畫在卡紙上,再裝裱在戲院簷篷或外牆的固定裝置上。

廖文暢從事電影廣告畫工作時留影(廖文暢提供)
廖文暢從事電影廣告畫工作時留影(廖文暢提供)

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放映周期是七天,換言之,畫師平均每星期繪製一幅廣告畫,時間是充足的,但也有特殊情況。廖文暢說,有些影片賣座慘淡得出乎意料,院方不得不提前「割畫」,畫師就得馬上把下一幅廣告畫趕製出來。麻煩的是遇上風雨,把裝置在室外的粉彩廣告畫淋得一塌胡塗(後來用乳膠漆繪畫,不怕雨淋了),或被大風吹壞,都必須趕緊重新製作。

除正常的工作外,在聖誕節新年、春節等檔期,或有「大片」上映,須加強宣傳,畫師要花心思另搞花樣,如製作可移動的木板、紙板廣告牌,或是可活動的劇中人像,放在戲院大堂與門外、街頭。最為老街坊津津樂道的是,當年平安戲院放映《桂河橋》,特別在戲院門前與議事亭前地之間,搭建起一座橫跨新馬路的「桂河橋」模型,十分惹人注目。這「橋」的框架是另聘竹棚師傅搭建,其造型與外觀則是戲院畫師的傑作。

1990年代後,影音娛樂更多樣化,票房收入萎縮,戲院經營困難下陸續結業,新開的「迷你」戲院則藏在綜合性建築內,並無向街門面,沒有了裝置巨幅廣告畫的地方和需要,踏入21世紀,戲院廣告畫師這行業亦成為歷史。

現今的戲院已不會在外牆裝設廣告畫
現今的戲院已不會在外牆裝設廣告畫

 

作者介紹

陳思國

資深傳媒工作者。60年來筆耕不斷,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風格多變,散見港澳報紙雜誌。

 

插圖畫家介紹

陸曦

澳門出生美術家。現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參加歷年澳門美術作品聯展,曾在澳門、香港舉辦《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在葡萄牙舉辦《陸昌、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是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鏡海歸帆圖》中百米畫卷的作者及總監製。

 

文:陳思國 題頭畫:陸曦 圖:賓尼 資料圖片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