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团结香港基金、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澳门基金会主办的“世界湾区经济论坛2025”今日(11月3日)盛大举行,论坛借鉴世界各大湾区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做法,充分把握湾区经济发展机遇,搭建全球湾区对话平台,发挥独特优势,更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论坛上冠盖云集,全球行业专家及业界代表聚首一堂,共同探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论坛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团结香港基金主席陈智思致开幕辞。
前任三藩市湾区委员会总裁、美国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 Sean Randolph;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担任主旨演讲环节嘉宾。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透过视像致欢迎词表示,论坛以“打造新经济动力”为主题是适时和且具前瞻性,尤其是在中央最近发表的“十五五规划”,将粤港澳大湾区确定为高品质发展的引擎之一。他强调了香港在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正透过港深创新科技园区、北部都会区等,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以及国家新发展蓝图中确定的其他重点创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合作。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各大湾区之林。六年来,大湾区的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广东拥有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新能源等九个万亿元级的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以港澳发达的金融、贸易、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相得益彰。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结合澳门的发展定位和使命,提出了四点提议,一是澳门在致力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下,助力建设高品质人文湾区,以旅游为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和谐共生的湾区气象。二是积极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做好中葡论坛、拓展中葡跨境电商、促进双向投资,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也将葡语国家企业“引进来”。三是构筑“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明对话,发挥澳门原有文化共融的社会基础与制度优势。四是把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机遇,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与高品质发展。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粤港澳三地,以及来自美国、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行业专家和业界代表,就全球湾区发展的路径、粤港澳大湾的独特优势,以及湾区内的生物医药发展状况、医药协作的新格局、人工智能的发展、全球湾区内人工智能的跨界协作等作主旨演讲和专题讨论。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交流,构建高层次的跨界对话,11月2日(周日)进行了题为“大湾区战略下的香港新机遇”的炉边对话,当中,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特聘教授;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就大湾区政策落实的关键因素,以及在中美关系的地缘政治下,香港如何为大湾区的企业服务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