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承载了东西方文明数世纪的交汇与互鉴。在全球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培养兼具国际视野、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已成为社会的焦点。
由美高梅申报及主办、北京服装学院合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该项目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融合当代设计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文化传承能力的艺术人才,为澳门及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动力。
海上丝路与澳门渊源深
自16世纪起,澳门凭藉其位于中国南方沿海的地理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枢纽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一独特历史地位,使澳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重要角色。“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通道,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蕴含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美高梅文化艺术高级副总裁郭蕙心在项目策划初期,带领团队以“旅游+文化+艺术”为方向深入研究,最终被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
“无论是空间脉络、建筑美学,还是多元交融的文化底蕴,澳门处处体现中西荟萃的特色。”郭蕙心说,项目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紧扣澳门历史文化与国家发展战略,彰显澳门的文化独特性,并强化其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枢纽角色。“项目呼应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发挥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中西文化桥梁的优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繁荣。”
三位一体系统化培训
项目计划于2025年6月中旬开课,全国招收的30名学员将由来自不同地区与专业背景的权威师资团队进行培训。“学员将在多地参与集中授课和实地考察,与20余位顶尖学术专家近距离交流,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体验。”郭蕙心介绍,项目采用文化理论、专业考察与设计实践“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系统地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发掘并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精髓,为澳门及国家文化事业的永续发展储备人才。
项目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文化理论学习”:导师将讲授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艺术及文物,分析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应用元素,为后续考察与创作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专业考察”:学员将前往北京、泉州、广州及澳门的博物馆与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实地考察,体验中西文化交融之美,激发设计灵感,为创作提供文化与美学支撑。第三阶段“设计实践”:学员将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实践,导师提供在线线下指导,涵盖灵感萃取、方案设计、造型结构、色彩工艺及作品实施的全流程。
郭蕙心期望学员将海丝文化融入当代创作,应用于艺术、策展、服装、文创等领域。“我们希望学员通过学习历史、文化传承、民俗工艺、创新思维、美学及国际视野六大面向,深度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以现代艺术形式赋予其新生命。”她补充,2024年11月开幕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将成为重要研学基地,让学员在珍贵文物与艺术资源兼备的环境下学习,助力创作实践。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具里程碑意义
对于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郭蕙心深感荣幸,并衷心感谢国家支持及中联办、特区政府的指导。“我们多年来致力推动澳门文旅融合,人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为澳门及国家培养跨学科、具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助力本地文化艺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守正创新中蓬勃发展。”
她认为,艺术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澳门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应成为人才研习与实践的沃土。美高梅自开业以来,已与全球逾50个国家/地区的文旅部门及博物馆合作,举办超过50场文化艺术展览,吸引逾千万人次参观,持续提升公众艺术鉴赏力。“我们希望引领公众从多维度接触与欣赏艺术,共赴艺术之旅,推动澳门‘旅游+文化’高质量发展。”
助力大湾区文旅发展育才
国家艺术基金自2021年起面向港澳特区开放项目申报,是中央支持港澳文艺发展建设的重要的举措。北京服装学院王子怡教授表示:“北京服装学院很荣幸参与此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其成果将接受指导教师、国家艺术基金及社会各界的检验。学员须具备充沛精力、坚韧意志与强大心理素质,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
她强调,创作实践要反覆推敲与打磨,学员可随时向导师请教。“唯有热爱可化世事沧桑,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王子怡期望通过系统培训,培养学员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与推动者,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创文旅产业的发展,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精神的传承注入索尼量。“我相信学员将在项目中显着提升创作水平,收获宝贵经验,抓住面向世界的机遇。”
文:郑美盈 图:故渺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