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氹仔昔日的望德圣母湾沿岸,有一系列葡式建筑物,经过1990年代的修复改造后,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并得名「龙环葡韵」。究竟,该些建筑物及附近的公园有甚么风韵?
原是澳葡高官宅邸
1992年,澳门8个社团联合发起评选「澳门八景」的活动,「龙环葡韵」入选其中,「龙环」是指氹仔,而「葡韵」是指该处的葡萄牙建筑风韵。整个景区包括海边马路的多座西式住宅、嘉模教堂及附近的公园,当中以5座碧翠凝绿的别墅建筑最具代表性。
1844年,葡萄牙人在氹仔建造炮台,之后侵占该区并开辟城镇。1920年代澳葡政府在偏离城区的望德圣母湾一带建造花园别墅式房屋,作为当时高级官员的官邸及土生葡人的住宅。1980年代,澳门旅游司将5幢别墅作修缮。海边马路依山傍海,沿岸植有一列榕树,地面铺着上世纪澳门常见的麻石「石仔路」,附近有教堂和花园绿化,整体环境清幽,怀旧古朴,且带有欧陆风情,逐渐成为一处具名气的旅游景点。1992年,该5座建筑被澳葡政府评为「具建筑价值的建筑群」。
1998年,澳葡政府对这5幢建筑物进行改造,分别设置「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葡萄牙地区之家」,并于1999年12月5日起对外开放,成为展示葡萄牙人及土生葡人生活文化的场所。
关于氹仔海边马路的5幢别墅式住宅,从立面屋顶山花上的浮雕装饰可知,是1921年由工务部门所建。5座古典折衷风格小屋由三幢高两层及两幢高一层的别墅房屋「梅花间竹」地排列。两层高的楼房地面层建有走马式拱廊阳台,一楼建有露台,加上木百叶窗的设计,甚具殖民建筑特色,不禁让人臆想当年自欧洲远道而来的官员和家属在阳台凭栏望海与纳凉的情景。一层高的房屋虽然没有阳台,但其对称的立面及拱形门窗,仍显出一点古典的庄重。
重现葡人生活场景
5座小屋改造为展示馆,是1998年由居澳的葡萄牙女建筑师方丽珊(Maria José Freitas)负责。建筑师透过对5座小屋的内部重建,重塑葡萄牙人与土生葡人的生活环境,房屋的外观重建原有的瓦片斜坡屋顶以及木百叶门窗。
最靠近教堂的第一座别墅,因应作为土生葡人住宅展示馆的新功能,建筑师参考20世纪初澳门的土生葡人住宅,在别墅小屋内重建昔日的生活场景,木楼梯、木假天花,而客厅、饭厅、房间及厕所的室内装潢、家具与摆设,均按记忆重组。
第二至第四幢房屋,保持了原有的外貌,内部均用作展览空间。室内的处理采用了现代的简约设计语言,在强调混凝土梁柱结构的同时,考虑了空间展示的灵活性。房屋内最初设置了展示氹仔路环历史的「海岛之家」及展示葡萄牙各地区人民生活的「葡萄牙地区之家」,另一幢则用作短期的艺术展场。
最后一幢两层高房屋,由于位置较偏,被改建为餐厅酒吧,除了内部采用具当代设计风格的金属结构与楼梯,在房屋旁边也以现代风格作出扩建,以满足新的功能。
至于周边环境,首先在首4幢小屋背后的光复街斜路的坡墙,以简约的麻石墙面设计,既加固山坡,亦隐藏了包括配电房、空调及公众洗手间等设施。
而在堤岸边,也采用当代的手法,建造了一个可容纳500人的露天剧场,并配备有作为「后台」的建筑设备,同样采用当代的简约设计风格。
整个改造设计于1998年完成,经过一年的建造,于1999年12月5日起对公众开放。
2016年9月,特区政府重新整合利用龙环葡韵的5座建筑,由西向东分别为「葡韵生活馆」、「汇艺廊」、「创荟馆」、 「风貌馆」、「迎宾馆」,当中结合特色展览、露天表演及节庆活动等元素,使其成为展示葡语国家文化,以至世界各国文化特色的场所。
两座遭忽视的花园
在5座别墅房屋的旁边及后方,有两处公园绿化带,其设计甚少被人提及。
首先是别墅后方的公园,其建于1955年,该处现时被称为氹仔市政花园,主要园景是贾梅士的雕像、小喷泉与外围荫棚。花园位于一个小山岗,最高处于1990年代竖立了葡萄牙着名诗人贾梅士之雕像,出自澳门雕塑家黄家龙之手;另外,小喷泉的水池形状非常独特,呈十字型花瓣,其外围筑有圆形花棚,种植有多种藤本植物,是园内一大特色。小喷泉的墙身刻有JI组成的图案,是「海岛花园」(Jardim das Ilhas)的缩写,记载着公园建造的年份及原本的名称。
位于嘉模教堂下方,5座别墅西侧的花园,被称为「十字公园」,亦建于1955年代。该花园依山面海而建,一路顺山势修筑,原本建在海岸边缘,现因填海而环境改变。花园按山势筑有小径,最高处筑有一凉棚,山石间刻有「史刘莲德博士眺望台」石碑(史刘莲德Laurinda M. Esparteiro是澳督史伯泰的第二任妻子),记载着该地点原来的名称,花园内的围墙与座椅略带装饰艺术风格,呈波浪的曲线展现与海洋文化的联系。在围墙的中央处,亦有JI组成的图案,与在前述花园喷泉的图案近似,还有中文「海岛镇市政局建造」,从两个花园的建造年份与风格,笔者认为当时是同时规划,作为海边马路附近的市政设施。
作者介绍
吕泽强
生于澳门,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建筑学院,其后于法国巴黎夏约高等设计研究中心进修,为首位取得法国文化遗产建筑师资格的华人建筑师。
文:吕泽强 图: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