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大部份澳门居民都在享受着回归祖国纪念日的假期,正在南沙出差的澳门青年谭佩诗,向记者传来她与团队在南沙工作的消息,记者问:「你们今天不放假吗?」她说:「我们创业人没有假期的。」
现年26岁的谭佩诗,在内地创新创业「双创」的热潮下,凭着一袋「环保、以全天然可食用材料制作的高质猫砂」,与小伙伴勇闯南沙,踏上创业之路,为在大湾区发展磨拳擦掌。
一切源于澳大时
谭佩诗是广州猫次元宠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猫次元」)行政及财务总监,也是品牌「十夕DecaSol环保麦芽猫砂」创始人,猫次元是她与团队一起进驻南沙创享湾粤澳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青创基地所创办的公司。
为何想到以「猫砂」创业?这就得追溯至谭佩诗大学时期所就读的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书院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在团队开始创业前,已有学长们成功在澳门创办啤酒厂。我们共同的导师发现,酿酒后产生的大量麦芽渣会被丢弃,不仅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021年,该导师动员书院同学一起思考,能否通过回收这些食材,将其加工处理成有用、有价值的东西。此外,书院还举办了一个名为「猫的科学」读书会,以探讨猫砂的材料制作与麦芽渣的加工利用,吸引了30几位同学参与,谭佩诗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同学分为四组,各自负责不同的研究主题:麦芽制成猫砂的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流浪动物机构调研、行业痛点调研。谭佩诗介绍,他们每星期举行一次会议,汇报及分享彼此的成果,虽然过程中不断有成员退出,但仍无阻她和团队的决心,最终花了3年多的时间,从早期的理论探索到配方研发、澳大创新创业中心资助购买仪器试产,到实验工序不断调整和完善,再到配方定型,于2024年正式把猫砂量产投入市场销售。
在猫砂试产期间,谭佩诗及另外2位成员仍在求学阶段,他们要一边求学,一边日以继夜轮班处理麦芽渣和制作猫砂。「当时,我们几个人日间上学,晚上到啤酒厂收集麦芽渣。由于麦芽渣极易变坏,所以需要轮流通宵处理收集回来的麦芽渣,让其他成员于接下来的白天,进行制作猫砂的工序。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如不是对此事有热忱,实在难以坚持下来。」
获13奖项受鼓舞
澳门大学为支持师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设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创业中心,谭佩诗的团队便是透过其创业孵化计划,从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中获得起步资助。
凭藉创意和努力,团队由2021年至2024年,先后在澳门及大湾区举办的双创比赛中赢得13个奖项。谭佩诗表示,获得那么多的荣誉,对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来说十分鼓舞。第10届「赢在广州」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是团队首个获得的奖项,她说:「团队站在颁奖舞台时,第一次萌生了『梦想成真』的创业念头。」
环保麦芽猫砂的成功,见证澳门科创的力量,亦见证了友谊的可贵。谭佩诗特别感谢创业团队的两位成员付昊明及唐敏,他们分别负责产品研发、物流和营运,以及销售。虽然3人的性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绝不会互相抱怨。「创业路上必定会有无数失望、迷茫的时刻,越是这样,越不能互相抱怨。」
南沙支持港澳青年双创
2023年,怀着科技创新转化的梦想,谭佩诗与团队来到南沙成立了猫次元。为何会选择南沙?谭佩诗认为,大湾区不论土地资源及生产成本都较港澳有优势,加上南沙的科技创新事业近年来发展得很快,能协同港澳联合创新融合发展,亦积极为港澳青年的发展提供优质环境、便利服务和有力保障,因此选择到南沙创业。
自2022年以来,南沙先后发布了多个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方案,为港澳青年前往南沙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谭佩诗表示,进驻的动力不仅来自南沙的扶助政策,亦建基于该基地对创业青年十分友好。「我们港澳青年到内地创业,一开始会非常迷茫,对所有的行政手续、法律法规、科研资助等一头雾水。很庆幸有南沙创享湾,在孵化基地的帮助下,解决了如税收缴纳、市场资源、企业注册、政策优惠、身份证对接等难题,还帮助他们打通了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销售渠道,减轻了不少创业压力。」
南沙办公 东莞生产 澳门销售
以麦芽渣「变废为宝」,既符合当下发展「双创」的市场需求,也是一个环保的绿色商机,但由于「创新」产品未有市场认识,令谭佩诗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处处碰壁。「麦芽渣是『蓝海』原料,仍未有工厂能够提供由处理到制作的完整生产流水线,我们在内地考察了将近40间工厂,来回寻觅洽商一年多,到2024年中才与东莞的多家工厂达成协议,采用联合生产模式,把工序分拆,解决了生产猫砂的所有工序。」
猫次元以南沙作为办公地点,在东莞进行生产、澳门销售,此模式已初见成效,自2024年7月正式量产以来,目前在澳门的5间宠物店销售,业绩最好的一个月,销量约有2.5吨(约900包)。谭佩诗透露,未来会从南沙出发,向内地其他城市发展,亦准备洽谈海外代理合作,包括澳洲、美国及香港等。
回顾过去数年的创业经历,谭佩诗感受最深的,是澳门特区政府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南沙对港澳青年到内地创业的政策红利,每一项都是他们成就梦想的推动力。
像谭佩诗一样「北上」创业的澳门人不在少数,有人从小在澳门长大,后来到大湾区求学、工作;有人从小在粤港两地往返,见证了两地互联互通的发展;也有人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的广大市场,紧抓时代脉搏。他们的故事,正是澳门居民融入大湾区的时代缩影。
南沙创享湾青创基地
创享湾青创基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是集青创交流和专业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引进6个港澳青创基地,其中包括3个香港青创基地、1个粤澳青创基地和2个澳门青创基地。
据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进驻创享湾的6个港澳青创基地累计入驻项目571个,累计带动就业1,465人;在孵项目459个,在孵项目带动就业1,155人。谭佩诗团队进驻的粤澳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青创基地,截至2024年12月24日,累计进驻项目118家,其中澳门22家。目前基地在孵项目87家,其中澳门项目20家。
文:李旭翘 图:宋楚珊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