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澳城大培训人才 促澳琴文旅发展

澳门杂志
164期
  • 在项目申报前期,学生团队在柳婧的组织下进行资料搜集及整合,并制订成艺术人才培训项目方案。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在项目申报前期,学生团队在柳婧的组织下进行资料搜集及整合,并制订成艺术人才培训项目方案。
在项目申报前期,学生团队在柳婧的组织下进行资料搜集及整合,并制订成艺术人才培训项目方案。

近年,澳门与横琴(下称「澳琴」)的文旅事业蓬勃发展,引发一股跨境联游趋势,推动两地经济稳步增长,澳琴深度融合正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篇章。为了培育人才,推动澳琴文旅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澳门城市大学(下称「澳城大」)创新设计学院助理教授柳婧带领学生研究团队,以培养关注澳琴城市公共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为目标,推出「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艺术及文旅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并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预计于今年6至8月招收20名学员展开培训。

澳城大创新设计学院多名师生,于2024年举行的「琴澳共绘,创意无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公益广告创意大赛,获得AI创作类二等奖、三等奖与最佳人气奖等多个奖项。
澳城大创新设计学院多名师生,于2024年举行的「琴澳共绘,创意无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公益广告创意大赛,获得AI创作类二等奖、三等奖与最佳人气奖等多个奖项。

 

配合政策培训适需人才

2024年,澳城大凭着「澳门历史城区虚拟现实体验艺术创作人才培训」首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今次的「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艺术及文旅创作人才培训」是澳城大第二次获得此项资助。项目负责人柳婧认为,国家艺术基金面向港澳特区全面开放一般项目申报,是期望孵化更多符合港澳实际需求的项目,推动区域性艺术文化发展,「这正是我们团队在研究和思考的事情。」

为精准回应国家政策与澳门发展需求,柳婧在项目初期积极参与澳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宣讲交流会,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申报指南和澳琴政策相关资料,逐步构建项目框架。她强调:「理解国家对澳门发展的期望以及本地所需的人才类型,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们在政策解读上投入了大量心力。只有深入理解政策,才能精准服务在地需求,进而提升环境效益、拉动经济增长,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她观察到,「澳琴一体化」是当前国家对澳门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项目从艺术设计视角出发,策划澳琴共融项目,以实际行动回应需求,助力两地文旅融合。

港澳地区的多元性让师生互动更强,教学与科研结合更紧密。澳城大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支持,让我们有更多成长机会。                     ——  澳门城市大学 创新设计学院  助理教授 柳婧
港澳地区的多元性让师生互动更强,教学与科研结合更紧密。澳城大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支持,让我们有更多成长机会。 —— 澳门城市大学 创新设计学院 助理教授 柳婧

 

注重实践产出 聚焦三大核心

柳婧认为,澳门与横琴各具独特优势――横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澳门则以多元历史文化着称。她期望通过艺术融入文旅产业,探索澳琴文旅发展的新路径。她介绍,「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艺术及文旅创作人才培训」将聚焦三大核心内容:环境美学、公共艺术及城市文旅。

「培训将采取30天、跨澳琴两地的集中模式进行,除了三大核心内容,我们还会举办公共艺术相关工作坊,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她透露,将邀请与澳琴政策相关的专家担任导师(包括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褚鹏飞、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和澳门立法会议员胡祖杰等),组成专业背景深厚的师资团队。「在政策与地缘专家的引领下,项目执行将更有保障。作为澳门本土研究型大学,澳城大将致力于产出科研成果。我们目标在结项时,提交论文或作品集,并筹备相关展览落地。」

柳婧对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表示感谢,并称团队将全力以赴,力求超目标、高品质完成。她认为,此次获批不仅体现国家对「澳琴一体化」的高度重视,也肯定了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旨在通过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

2024年12月,柳婧带领学生到广州参加「七感.海丝」广州·越秀亚洲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师生作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24年12月,柳婧带领学生到广州参加「七感.海丝」广州·越秀亚洲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师生作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助力澳琴发挥区域优势

柳婧拥有丰富的国际学术背景,先后在北京、伦敦和首尔完成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并在韩国弘益大学国际设计趋势中心留任研究员一年。2023年,她通过澳城大全球招聘来到澳门任教。她分享:「港澳地区的多元性让师生互动更强,教学与科研结合更紧密。澳城大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支持,让我们有更多成长机会。」

在澳门生活与工作一段时间后,柳婧对澳琴「文旅+艺术」的发展充满信心。她认为,横琴的丰富自然资源与澳门的多元历史文化相得益彰,通过城市特色延伸出的公共艺术与文旅创作,能够凸显澳琴的文旅产业优势。

澳城大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于2019年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同策划并制作公共艺术作品《凳子剧场》,参加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澳城大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于2019年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同策划并制作公共艺术作品《凳子剧场》,参加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她指出,澳琴跨境旅游的特色与国际间的艺术跳岛游有相似之处,结合横琴的自然资源与澳门的文化底蕴,公共艺术与文旅创作将成为两地文旅产业的亮点。「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更有特色地发挥两地优势,这正是项目努力的方向。希望通过大家的专业知识,为澳琴发展建言献策、发挥所长。」

柳婧特别提到,今次申报过程得益于创新设计学院执行副院长王伯勋及其团队的经验分享和支持助力,使流程更为顺畅。她期望,项目不仅提升澳琴文旅水平,更能扩大社会影响,成为连接澳琴与外界的文化桥梁。

在创新设计学院导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参加国际比赛,图为设计学研究生凭2020级毕业论文获得第14届《园冶杯》荣誉奖作品《澳门大三巴商圈景观导则》。
在创新设计学院导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参加国际比赛,图为设计学研究生凭2020级毕业论文获得第14届《园冶杯》荣誉奖作品《澳门大三巴商圈景观导则》。

 

参与学生分享

孟悦:荣幸为促进澳琴发展出力

孟悦
孟悦

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生出身的孟悦,是澳城大设计学博士二年级学生,对即将毕业的她,能参与本次项目别具意义。「项目筹备耗时良久,申报过程中反复修改,在柳婧老师指导下,团队同学齐心协力争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得知成功时,大家都非常开心!」

孟悦分享,团队在老师带领下搜集资料,按各自专业分工合作,她的学术背景能在城市政策与规划方面发挥作用,并在实践中学到更多应用经验。「澳门与横琴文化各异又互补,通过项目突出公共艺术与文旅创作,能为两地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我很荣幸能为澳琴发展贡献一分力。」

 

宋涛:冀汇聚人才发挥效能

宋涛
宋涛

就读设计学博士一年级的宋涛,在项目中负责答辩所需的影片剪辑。他笑称,答辩前一晚几乎通宵工作,只为呈现最佳效果。「包括柳婧老师在内,整个团队彻夜跟进,这正是澳城大创新设计学院做学术科研时,一丝不苟的认真风格!」

宋涛认为:「项目提供了学习平台,前期策划就汇聚了学院不同领域的同学。我们不仅能运用自身专业,还能相互学习。希望培训时也能发挥同様效能,汇聚多元艺术人才,通过思想与创作的碰撞,激发助力澳琴文旅发展的新想法。」他对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感到激动,认为这是对团队付出的肯定,希望藉此增加学院的影响力。

 

文:郑美盈 图:宋楚珊 澳门城市大学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