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御瓷工艺传承后世

澳门杂志
145期
  • 御窑瓷器除了受皇帝审美的影响之外,亦受当时的颜料、工匠的水准和窑炉的烧造条件影响。 —— 黄卫文

  • 明代的青花瓷继承了元代精湛的制作工艺,达到其艺术的巅峰。

  • 明代历时270余年,先后使用了17个年号。永乐时期开始于御窑瓷器署上帝王年号。

  • 黄卫文表示,希望日后能为澳门观众带来更多的故宫精品。

  • 成化皇帝审美文雅,受其影响,该时期的御窑瓷器造型小巧精致,柔美含蓄。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御窑瓷器除了受皇帝审美的影响之外,亦受当时的颜料、工匠的水准和窑炉的烧造条件影响。    —— 黄卫文
御窑瓷器除了受皇帝审美的影响之外,亦受当时的颜料、工匠的水准和窑炉的烧造条件影响。 —— 黄卫文

御窑是专门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御窑瓷器作为突显皇帝绝对权威的御用物资之一,除供皇帝及其家人使用外,若非皇帝赏赐,任何人不得拥有或使用。故宫博物院策展人黄卫文指出,据文献记载,明代朝廷为满足宫廷的殿堂陈设、日常生活、宗教祭祀以及内外赏赐等用途,对瓷器的需求量极大。为满足这些需要,早于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便派人到景德镇建设专门烧造皇家用瓷的窑场,初名「陶厂」,之后更名为「御器厂」,即现今常称的「御窑」或「官窑」。

明代的青花瓷继承了元代精湛的制作工艺,达到其艺术的巅峰。
明代的青花瓷继承了元代精湛的制作工艺,达到其艺术的巅峰。

 

承先启后各具特色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是次「御瓷菁华—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御窑瓷器」展,按朝代顺序分为4个单元:洪武、永乐、宣德时期(1368年-1435年);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436年-1464年);成化、弘治、正德时期(1465年-1521年);嘉靖、隆庆、万历时期(1522年-1620年)。观众可从不同单元中,全面瞭解明代御窑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瓷器艺术制作。

黄卫文介绍,明代的窑业分为御窑和民窑两种,相对于御窑,民窑的产量大,生产的瓷器都是为满足老百姓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陈设瓷,艺术风格淳朴潇洒。「御窑的生产技术,代表了该时期的最高水准,它的先进生产技术外溢到民窑,直接推动了民窑的兴盛发展。当时,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的工人达十余万,天下最为精美的瓷器,均出自景德镇!这使景德镇迎来制瓷的高峰,并逐渐发展成全国乃至世界的制瓷中心。」

明代御窑影响深远,黄卫文特别提到,清代御窑在继承明代传统青花、五彩的基础下,开创了绚丽多彩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两朝,对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非常喜爱与推崇,使到御窑出现大量仿烧仿造,从而继承了明代御窑的优秀工艺。清代早期的青花瓷器,不少都取以成化青花、宣德青花的名字,便是源于对明代御窑瓷器的继承与膜拜心理。

明代历时270余年,先后使用了17个年号。永乐时期开始于御窑瓷器署上帝王年号。
明代历时270余年,先后使用了17个年号。永乐时期开始于御窑瓷器署上帝王年号。

 

皇帝审美影响御瓷风格

明代历朝御窑瓷器各有特色,与皇帝的个人喜好密不可分,比如文艺内向的成化皇帝,便直接影响了当时御窑瓷器的制作。喜爱瓷器的人,定会听过「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黄卫文指出,成化时期的器物以小件为多,造型小巧雅致,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这时期的御窑瓷器色调柔和,绘画秀雅,以青花与斗彩(详见下篇专访)最负盛名。

黄卫文认为,成化御窑瓷器的「雅」,可谓「雅」到了极致。虽然成化皇帝怠于朝政,开启明代君王不与大臣面议朝政之先河,但是他爱好书画、擅长丹青(成化皇帝的画作现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瑰宝之一),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瓷器烧造兴趣浓厚。受其影响,一种文雅清淡,柔美含蓄的宫廷瓷器被生产出来,终成一代经典。

「御窑瓷器除受皇家审美、皇帝个人审美的影响外,亦受当时的颜料、工匠的水准和窑炉的烧造条件影响。」黄卫文以青花瓷器为例,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使用进口青料描绘纹饰,纹饰呈色浓艳,而这种青料在宣德之后几乎消失殆尽。在成化、弘治、正德这三个时期的青花瓷器,因使用国产的「平等青」颜料描绘纹饰,因这种青料的微量元素含量与进口青料不同,表现出的色调更为清新淡雅,瓷器的整体风格也有了鲜明变化。

黄卫文表示,希望日后能为澳门观众带来更多的故宫精品。
黄卫文表示,希望日后能为澳门观众带来更多的故宫精品。

 

冀完整讲述

宋元明清瓷器史

是次展览,由明代御窑建立发展,至生产鼎盛阶段都有精彩呈现。黄卫文表示,御窑瓷器过去属皇家珍品,现已透过博物馆走到大众眼前,每个人都可以来欣赏它,感受它。为让展览达到预期效果,故宫博物院的一众同事,由策展到把展品带到澳门艺博馆,个人的心理压力不小。

他说,由于是次展品的数量与质量均属上乘,当中还包括国家一级文物,瓷器又比衣服等其他文物,容易于运送过程中出问题。「我们办好展览的第一要务,是要保证文物的安全,保证让文物安全过来,安全回去。因此在整个办展的工作流程中,我们从挑选文物到集中文物,由开始包装,再运到机场,从飞机运到展馆开箱,每个环节都是小心翼翼,保证瓷器安全,不容出错。」

澳门艺博馆曾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故宫藏宋瓷及清代御瓷精品展,广受赞誉。黄卫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和澳门艺博馆常年坚持深度合作,希望把更多的馆藏珍宝透过展览的形式,让故宫更多文化精品「走出去」,让澳门的观众也有机会与文物展开「对话」。

在未来,他希望能把元代的精品瓷器也带到澳门展出,讲述宋、元、明、清瓷器的发展历程,挖掘御窑及瓷器的历史、人物、典制、技艺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元朝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历史丰富多彩,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成化皇帝审美文雅,受其影响,该时期的御窑瓷器造型小巧精致,柔美含蓄。
成化皇帝审美文雅,受其影响,该时期的御窑瓷器造型小巧精致,柔美含蓄。

 

文:黄桂兰  图:宋楚珊、陈伟扬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