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一展看懂明代御瓷菁华

澳门杂志
145期
  • 鲜红釉盘

  •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 青花海水异兽图盘

  • 成化款斗彩婴戏图杯

  • 娇黄釉牺耳尊

  • 黄地素三彩锥拱双龙纹绣墩

  • 万历款五彩花鸟图蒜头瓶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前人把泥土造型,透过炉火的高温烧制瓷器,通过经验的累积,孕育出举世知名的御瓷精品。在「御瓷菁华――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御窑瓷器」展览中,让我们以历史为轴,时间为线,细看明代各朝巧夺天工的御窑瓷器都具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代表作品。

 

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时期

(1368年-1435年)

洪武时期的景德镇确已建立了为宫廷生产瓷器的窑场,永乐(1403年-1424年)、宣德(1426年-1435年)两朝是明代御窑制瓷的鼎盛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

 

鲜红釉盘

明永乐

•高4厘米

•口径20.3厘米

•足径12.4厘米

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

盘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因高温熔融使铜红釉垂流而显露出白色胎骨,俗称「灯草边」,足底施白釉。此盘造型规整,胎体轻,釉色鲜艳,是永乐鲜红釉瓷的代表作。

红釉是以铜作着色剂的高温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焙烧而成。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出了鲜艳夺目的红釉瓷器,釉色大多艳丽而匀润,受到世人喜爱,被冠以鲜红、宝石红、祭红、霁红、积红等称谓。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明永乐

•高43.2厘米

•口径9.4厘米

•足径16.5厘米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瓶直口、短颈、圆腹、平底。内外施白釉,外底露胎无釉。通体青花装饰。口部绘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苍龙睁目、吐舌,鬃毛飞扬,做回首状,飞腾云间,气势恢宏。无款识。

此瓶造型古朴庄重,釉质肥厚莹润,青花色泽显现夺目,色彩凝结处有黑色结晶斑,浓艳的青蓝色在白色胎体的映衬下格外夺目,给人以凝重含蓄之美感。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1436年-1464年)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生产尚具一定规模,产品的工艺特征既有自身特点,也与三朝之前的永乐、宣德朝,以及之后的成化朝御窑制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青花海水异兽图盘

明正统-天顺

•高3.8厘米

•口径14.9厘米

•足径8.8厘米

青花海水异兽图盘
青花海水异兽图盘

盘撇口,弧壁,圈足。里、外青花纹饰,盘心双圈内绘踏浪奔驰的海象,外壁绘海中灵怪九种,有「龙、马、狮、龟、象、鹿、羊、螺、麒麟」等。外底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纹饰承袭宣德朝御窑,但外口沿边饰有明显不同,为勾云朵花纹。2014年景德镇珠山北麓考古发掘的正统至天顺时期地层中有同类器标本出土。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时期

(1465年-1521年)

这一时期是明代御窑制瓷史上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从传世和出土资料来看,三朝御窑瓷器的制作风格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点。

 

成化款斗彩婴戏图杯

明成化

•高4.8厘米

•口径6厘米

•足径2.7厘米

成化款斗彩婴戏图杯
成化款斗彩婴戏图杯

杯圆口,深腹,圈足。外底青花双方栏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用斗彩做装饰,杯身绘两个孩童放风筝的场面。

婴戏纹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以儿童游戏为装饰题材,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入宋以后南北各窑口均有烧造,题材有婴戏花、婴戏球、婴戏鸭、婴戏鹿等,以婴戏花居多。明清瓷器装饰中,婴戏纹更为盛行,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人数增多,以十六子和百子最典型。

 

娇黄釉牺耳尊

明弘治

•高31厘米

•口径19厘米

•足径17.8厘米

娇黄釉牺耳尊
娇黄釉牺耳尊

尊广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肩部两侧对称置牛头形耳。内施白釉,外施浇黄釉,釉面滋润,釉色娇嫩。细砂底,无款识。

此尊原藏宫内瓷库,瓷库位于紫禁城内前朝中右门外太和殿西庑及武英殿前库房,为内务府广储司下属六库之一。库内原藏无款弘治黄釉描金罐七件,造型大致相同,唯耳的形状可分牛头牺耳和环形耳两类,也有不置耳者。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

(1522年-1620年)

此时期是明代御窑制瓷发展由兴盛到衰落以至终止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景德镇御窑烧造基本采用「官搭民烧」的生产方式,产品整体面貌与前朝相比有比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烧造产量大、造型丰富,大件器居多,胎体厚重,制作工艺略显粗糙,装饰纹样繁缛,色彩华丽等特点。

 

黄地素三彩锥拱双龙纹绣墩

明嘉靖

•高34厘米

•口径22厘米

•足径22.5厘米

黄地素三彩锥拱双龙纹绣墩
黄地素三彩锥拱双龙纹绣墩

绣墩呈鼓式,中空,坐面微拱。内光素,外壁素三彩装饰。以鼓钉纹把器身分为三部份,上、下两部份饰缠枝花纹,中间绘莲池游龙纹。所有纹饰均先在釉下经锥拱而成,并用青花料填涂纹饰局部。用黄、绿、白、紫、青花等设色。

 

万历款五彩花鸟图蒜头瓶

明万历

•高54.5厘米

•口径8.8厘米

•足径17厘米

万历款五彩花鸟图蒜头瓶
万历款五彩花鸟图蒜头瓶

瓶小直口,口下呈蒜头形,长束颈,圆鼓腹,圈足。瓶内、外均施白釉,外底无釉。外壁通体五彩装饰。口沿一周绘回纹,蒜头形部份绘如意云头纹,云头内绘灵芝、花卉纹等,云头间绘璎珞纹相连。颈部绘花卉、洞石、草虫等。肩部一周如意云头纹,云头内、外,俯、仰交替绘花卉、缠枝纹。腹部整体绘花鸟图,纹饰绘画以元明时期景德镇瓷器上流行的「满池娇」图为基础,画面内容更加丰富,主体莲池鸳鸯图案突出,另装饰有鹭鸶、飞鸟、柳树等。足墙外一周绘变形卷草纹。口沿下自右向左以青花署「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横排款。

这件蒜头瓶是明万历时期典型器形,纹饰饱满,色彩绚丽。

 

文:黄桂兰、故宫博物院  图:故宫博物院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