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淡出都市的手写招牌文化

澳门杂志
139期
  • 陈星宇经常穿街过巷寻找招牌,过程中认识不少写字匠和书法家,并经常一起探讨招牌的技法和故事。

  • 葡文字

  • 澳门手写招牌的类型

  • 霓虹招牌

  • 金漆招牌

  • 漆字招牌

  • 金属招牌

  • 灰塑招牌

  • 淡出都市的手写招牌文化

  • 题字和钤印

  • 字体对比

  • 亚克力招牌

  • 木质招牌

  • 异体字

  • 澳门及邻近地区有关招牌的资料不多,为了进行论文研究,一些仅有的书籍和小册子已经被陈星宇翻得烂熟。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淡出都市的手写招牌文化
淡出都市的手写招牌文化

于澳门这个生活节奏正在加快的小城,鲜有人会停下匆忙的步伐,抬头注目悬挂在大街小巷数十年的手写招牌,更别说对招牌进行探讨、保育工作。自小钟爱文字的陈星宇,却有兴趣踏入这相对冷僻的领域,研究小城的各式招牌,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透过他邂逅各式招牌的经历,也许能为我们应对传统招牌的存续和发展问题带来一些启示……

探寻招牌现状

陈星宇在读硕士课程时萌生研究手写招牌的想法。“我自幼喜爱文字,并学习书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笔龄’,因此对汉字的笔法、型态等有较深的认识,大学时亦修读与文字有关的文学系。后来,我到了台湾攻读设计硕士学位,这课程并没有减少我对文字的热爱,反而使我萌生了把文字、设计和居住城市文化相互结合的想法,因此我决定以澳门手写招牌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题材。”

尽管确立了论文主题,但澳门缺乏招牌研究的文化土壤,相关研究和学术论文少之又少,只有少许网络文章可供参考。陈星宇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幸好港澳地区仍有人默默守护招牌文化,并愿意把自身发现和研究成果倾囊相授。他忆述:“当我在寻找资料无所收获后,已经打算另觅论文主题,这时刚好在网上看到澳门有一位设计师拍摄了有关招牌的记录片,于是便联系了对方,由此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之后顺藤摸瓜认识其他招牌‘同好’,更遇到邻埠的招牌研究者刚好到台湾办展览,便约见对方交流……”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料、意见和指导,为陈星宇带来不少助益,他自嘲这份论文是“偶然产物”的同时,亦十分庆幸有不少人关注旧式招牌的留存和发展。

澳门及邻近地区有关招牌的资料不多,为了进行论文研究,一些仅有的书籍和小册子已经被陈星宇翻得烂熟。
澳门及邻近地区有关招牌的资料不多,为了进行论文研究,一些仅有的书籍和小册子已经被陈星宇翻得烂熟。

为了确保论文的准确性,陈星宇在澳门各区进行实地考察,在穿街过巷的过程中,每次找到合适招牌,他都会拍照记录,并向店主查询招牌的历史、材质、制作者等资料。他发现,这些外表精美耐看的招牌背后,往往埋藏不少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我曾在街上见到一个保存得十分完好的烧腊店手写招牌,于是询问店主是谁写的,对方开始时不愿透露,熟络后,他才说书写者是他去世多年的故友,尽管对方并非有名的书法家,店主仍坚持一直把招牌放在店面,珍而重之,以此纪念两人间的友谊。另外,有时一些名书法家与对方知心,往往会乐意挥毫而不收分文……”

手写招牌上优美的字体和温暖人心的故事,为石屎森林注入一份人情味。招牌,除了是商户标志,亦是市民对自身、城市的回忆。

望各界重视留存

随着电脑字体的出现,不少店家开始转用电脑字体招牌,街上的手写招牌已买少见少,让陈星宇感到十分惋惜。“我用了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由于时间跨度大,因此经常出现曾记录过的招牌,其后消失无踪的情况。印象最深是位于营地大街的杏和堂,该店的招牌很有特色,纯木质制作,而且沿用近百年,弥足珍贵,但在我论文完成后一年(2017年1月),该店已经人去楼空,招牌亦不复存在,唯有寄望店主明白该招牌的价值,好好保存。”(注)

有趣的是,这位招牌研究者在走访过程中,不时会面对非常两极的情况:不同店家对于招牌留存,有时会持完全相反的态度。“有店家认为手写招牌是传承历史和店铺文化的载体,对此十分自豪,当有人询问招牌相关问题,他们会把所知倾囊相授,如果你对澳门招牌历史略有认识,更会热情地与你聊下去。这些商户亦会定时聘请专家修补招牌,希望令其保留原貌、继续传承。遗憾的是,愿意出钱出力维护招牌的店家只占走访店家总体的一至二成,更多的只把手写招牌当成招徕客人的一种商业工具,招牌旧了就随意清拆,然后换上便宜、实惠的电脑字体招牌,以往错落有致的城市景观就这样逐渐消失。”陈星宇无奈指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大众对于拆迁传统招牌的态度往往是冷漠无视,凸显了大众对于招牌的文化价值缺乏认知。如何使大众从文化角度认识招牌价值,体现城市美学和历史故事,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使传统招牌能继续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陈星宇经常穿街过巷寻找招牌,过程中认识不少写字匠和书法家,并经常一起探讨招牌的技法和故事。
陈星宇经常穿街过巷寻找招牌,过程中认识不少写字匠和书法家,并经常一起探讨招牌的技法和故事。

传统招牌不仅代表店铺的特点,更传承着城市街头文化和视觉符号,因此不少国家或地区开设博物馆,专门收集、修复、展出具地标性的招牌。陈星宇认为,澳门有不少值得珍藏的招牌,亦曾想过与其他招牌爱好者效仿外国,对澳门招牌进行保育,但要在本地进行收藏工作,甚至举办展览,所费不菲之余亦需大量人力物力,仅靠个人及民间团体难以实行。“特区政府对文物的界定有一套审核准则,如果被列入澳门文物的建筑,就会受到保护,反之一些虽老旧但未达文物要求的建筑,往往难逃拆迁的命运。”他希望评审指引能从城市回忆和建筑特色等方面多加考虑,放宽建筑保护的范围和标准。而近年澳门连锁加盟商会及经济局积极推行“澳门特色老店”计划,扶持及推动各间本土老店进行创新营运,焕发文化内涵,也是对城市建筑传承和活化的一项尝试。他亦期望项目能继续保持和拓展,藉此间接保育传统招牌。

在时代发展洪流下,手写招牌难免成为历史,我们无法阻止其没落,但透过文化的角度诠释、保育、发展手写招牌,也许能使它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让后世有机会看到这种别具特色的街头文化。

澳门手写招牌近代发展

清末民初时期

1870年代~1920年代

兴盛时期

1930年代~1960年代

退潮时期

1970年代~1990年代

资料来源:陈星宇硕士论文《澳门手写招牌文化永续发展之研究》

注:店主梁氏家族已把杏和堂的招牌及店内逾百件历史物品捐赠予遗产学会,并于202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假新口岸观音莲花苑地下举行“澳门传统中药行:杏和堂文物展”展览,展示相关历史物品。

延伸阅读

手写招牌因材质、字体、形式、功能等不同而千变万化,其中,招牌材质最能直观地反映招牌的性质和蕴含意义,因此客户会根据预算、使用场合、时代潮流等因素,采用不同材质制作招牌。另外,一些行业亦会发展出惯用的招牌材质。透过招牌的材质,观者大致能猜出招牌主人的想法、招牌年代、行业的繁盛程度等信息。 

木质招牌

木质招牌
木质招牌

把字稿放在木板上锯出字体制成,制作方便,一般写字匠能独立完成。木质亦能与其他材质配合使用,如表层用金属,底层用木质,这不但具气派,亦可节省成本,因此,木质成为昔日最常用的招牌材质之一。

亚克力招牌

亚克力招牌
亚克力招牌

不论是制作方式、价格和性质与木质招牌相仿,而且更耐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被广泛使用,至今仍是常用的招牌材质。

金属招牌

金属招牌
金属招牌

以铜质为主,因材料较贵,所以多为空心。制作师傅会先把字稿贴在铜片上锯出平面字体,再以打磨、锡焊、电镀等方式制成立体状态。金属比木质、亚克力耐用,予人高贵隆重的感觉,因此较受昔日大商号喜用,但现代普遍嫌成本高,因此数量有减无增。

金漆招牌

金漆招牌
金漆招牌

一般置于店铺内部,在木字上覆盖金油或金箔制成,按工艺可分“阴刻”和“阳刻”两种方式。华人受传统文化影响,习惯在室内悬匾,金漆招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一直深受商家爱戴,至今仍有小量保存完整的金漆招牌悬于老字号中。

漆字招牌

漆字招牌
漆字招牌

是直接在墙壁或木板上用油漆写成的。一般写字匠能独立完成,油漆工人则按字稿绘出文字外型,再上油漆。漆字制作简易、实惠,在其他招牌材质流行之前,是最常见的招牌做法。

霓虹招牌

霓虹招牌
霓虹招牌

首先须按字稿画出一比一的美术稿,再由造灯师傅按美术稿把玻璃管加热,屈曲成所需造型,并注入氖气,接着由打铁师傅制作灯箱与字底,最后将灯箱和灯管组合。霓虹招牌价格昂贵,工艺复杂,因此多见于酒楼、当铺等特定行业,以及晚上经营的行业。

灰塑招牌

灰塑招牌
灰塑招牌

以石灰为主要材料,工匠按字稿塑出凸字,并于石墙、石柱上展示。灰塑招牌主要集中在新马路一带,且都有60年以上历史,其中以“李锦记蚝油庄”的8面灰塑直柱最为完整,据瞭解,灰塑工艺在澳门已失传,因此十分珍贵。

字体对比

字体对比
字体对比

澳门的手写招牌以楷书为主,少数以魏碑体、行书和隶书写成,与以魏碑体为主流的香港不同。

异体字

异体字
异体字

“异体字”在澳门的手写招牌上十分常见,这是由于书写招牌的人,对于书写习惯和美学特色的不同而出现。采用电脑字体的招牌已少见这种情况,因此异体字是手写招牌的一大特色。

葡文字

葡文字
葡文字

澳门回归祖国前,澳葡政府以法律明令规定澳门的路标、招牌等都必须中葡对照,昔日商户的做法多在招牌上下方或左右添置葡文小字。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这种中葡两文共存的手写招牌只存在于澳门地区,回归后,法律对此不再强制要求。

题字和钤印

题字和钤印
题字和钤印

只要细心观察澳门的手写招牌,会发现有些招牌角落署有“落款”,其中一些还带有“钤印”。落款是书法作品的一部份,代表对作品的重视,书法家为相熟的人题字,往往会加上落款,以表尊重。有的写字匠在客户的要求下,亦会加上落款,或会储备一些刻有落款的小木块,以便客户提出要求后能立刻装上,提高效率。

澳门手写招牌的类型
澳门手写招牌的类型

文:陈锦城  图:宋楚珊、受访者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