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文化局持續擴展館藏珍貴古籍電子書資源

文化局
2025-11-14 20:20
  • 《漢文詩解》(1834)

  • 《澳門及其未來港口》(1922)

  • 《1927年8月20日的風災:亞美打•皮內羅中校的報告》(1927)

  • 《開拓香港的葡萄牙人:在九龍的園藝實驗》(1930)

  • 《澳門可食用魚類目錄》(1959)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文化局持續推動館藏古籍數碼化工作,致力保存本地珍貴文獻,並為市民及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查閱途徑,自2023年起,已先後推出兩批古籍電子書,目前第三批古籍電子書已完成上架,歡迎市民及研究者透過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網站“館藏珍貴古籍電子書”查閱使用。

第三批古籍電子書主要以葡文及英文為主,共 279 種280 冊,內容涵蓋歷史、文學、教育、自然科學等領域,具高度史料價值。其中包括年代較久遠的《漢文詩解》(1834),由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編著,介紹中國詩詞及《三國志》的英文摘譯;《澳門及其未來港口》(1922),附有昔日澳門名勝照片,記錄城市規劃構想;《1927年8月20日的風災:亞美打•皮內羅中校的報告》,詳述丁卯風災期間颱風橫掃澳門的情況;《開拓香港的葡萄牙人:在九龍的園藝實驗》(1930),由土生葡人布力架(José Pedro Braga)撰寫,記錄19世紀末葡萄牙人在油麻地引進菠蘿等水果的種植;以及《澳門可食用魚類目錄》(1959),由議事公局獸醫José da Silva Vidigal編著,介紹上世紀50年代澳門52種可食用魚類,並附有學名、捕獲季 節及中文名稱。

此前完成數碼化的首兩批古籍電子書,包括清代劉承幹嘉業堂藏書、清乾隆版《香山縣志》、拉丁文古籍Regni Chinensis Descriptio(《利瑪竇中國札記》第一卷)(1639),以及澳門中小學曾使用的中葡英三語教科書等,為瞭解和研究澳門歷史上的教育發展、文化交流及社會風貌等方面提供了珍貴資料。

“館藏珍貴古籍電子書”可於文化局公共圖書館網站www.library.gov.mo或“我家圖書館”手機應用程式之電子資源平台瀏覽。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