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大樓的建築特色

澳門雜誌
166期
  • 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大樓的建築特色

  • 目前所見的大樓外貌是由1939年改建而成

  • 大樓側立面及後立面的木百葉窗

  • 石柱仍可看到AN17的字樣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大樓的建築特色
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大樓的建築特色

位於伯多祿局長街(白馬行)的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大樓,前身是聖辣非醫院,俗稱白馬行醫院,由1569年創立的慈善機構――澳門仁慈堂創辦,是中國第一所西醫醫院,承載了豐富的歷史與建築價值。

 

中國首間西醫醫院

聖辣非醫院曾經多次改建,在鏡湖醫院、軍人醫院(後改稱為仁伯爵醫院,俗稱山頂醫院)開辦前,是澳門唯一的西醫醫院。《澳門記略》記載道:「醫人廟,於澳之東,醫者數人。凡夷人鰥寡煢獨,有疾不能自療者,許就廟醫,其費給自支糧廟。」

正由於其為早期澳門唯一西醫院,所在的街道直接命名為醫院街(Rua do Hospital)。其後,鄰近的渣甸洋行宣傳名下代理的白馬牌威士忌,並豎起白馬廣告畫,居民遂把街道稱為白馬行。

從20世紀初的照片可見,醫院為兩層建築,呈古典折衷風格,門前尚未闢建花園。內部病房是一個大廳,屋頂以三角形木桁架支撐,病房兩側都開有大窗。

1915年,《澳門政府憲報》第44號頒佈白馬行醫院章程,規定非窮人入院就醫者必須遵行:頭等房無論男女每日繳納院費3元,倘有剖割等事不在此列;二等房無論男女每日繳納院費2元,倘有剖割等事不在此列;三等房非屬窮人無論男女每日繳納院費5毫。

 

新樓改用現代化設計

現今的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大樓於1939年落成,據當年報紙報導,白馬行醫院樓高三層,可容納數百名病患。為避免腳步聲擾亂病人休養,所有通道及辦公室地板均鋪設樹膠。其中較為優等的病房,還附有私家浴室及廁所,設備完善。門前的空地則擬闢為花園,供病人休憩使用。

同年另有報導:「醫院大樓用三合土建築,堅固異常。四周頗廣,高三層,堂皇美麗,比之前的醫院大兩倍,且房間佈置均為現代化,適合病人休養。」1939年10月5日,白馬行醫院重新開業。然而,後來因病人數量日漸減少,醫院於1975年11月1日結束營運。

目前所見的大樓外貌是由1939年改建而成
目前所見的大樓外貌是由1939年改建而成

 

功能轉型與文物保護

白馬行醫院關閉後,大樓曾用作帝汶難民收容所及越南難民營。1983年,因其文物價值獲列為受保護建築,建設政務司與教育文化政務司指示工務運輸司及澳門文化學會研究大樓的再利用方案。

1987年,政府計劃耗資550萬元收購大樓,擬將地面層改為會議中心及展覽廳,展出澳門製造的產品,二樓及三樓則改建為酒店客房。1989年起用作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現稱澳門金融管理局)辦公樓,並斥資450萬元修繕,保留門面設計和外形。

重建設計由建築師柯萬鑽(Irene Ó)及蘇東波(António Bruno Soares)負責,建築物保留外立面原貌,內部則採用現代結構重建,地面層設門廳、接待處,後部有會議廳及被大樓圍合的花園。而大樓前的花園,增建了地下停車場。

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成立,大樓用作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同時,葡萄牙經貿投資促進局(AICEP)、東方葡萄牙學會(IPOR)以及葡萄牙通訊社(Lusa)也設於該處。

 

新古典風格與歷史痕跡的融合

總領事館樓高3層,主立面朝向花園,呈新古典風格,採用柱廊式陽台設計,地面層建於高起的地台上。中央入口設寬闊的「八」字形梯級,一樓陽台欄杆下飾有葡萄牙國徽,二樓三角形山花中央刻有「HSR」(聖辣非醫院的葡文縮寫)。

柱廊陽台不僅給建築增添典雅氣質,當初設計原意便是讓病人享有更多陽光與新鮮空氣。一樓及二樓均採用落地百葉門,方便從房間直接步出陽台。正立面兩端樓房向外凸出,設計較為封閉,凸顯大樓氣勢。至於沿街的側立面及後立面,均以木百葉窗為主,各層以白色飾線分隔,簡潔而統一。

大樓側立面及後立面的木百葉窗
大樓側立面及後立面的木百葉窗

雖然大樓立面建於1939年,內部於1989年重建,但入口「八」字形梯級兩側的欄杆扶手,仍保留了從早期醫院留下,極具歷史價值的矮石柱。兩矮石柱上面分別刻有「AN17」與「NO 66」,合拼一起為「1766年」的意思,訴說着建築的悠久淵源。

石柱仍可看到AN17的字樣
石柱仍可看到AN17的字樣

大樓及花園平日不對外開放,但每年6月的「葡萄牙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總領事館都會舉辦展覽、講座、葡萄牙電影放映等一系列活動,公眾可藉機入內欣賞這座歷史建築的獨特魅力。

 

作者介紹

呂澤強

生於澳門,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設計研究中心進修,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澳門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文化遺產保護專業)。

 

文:呂澤強  圖:陳思禮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