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 開闢醫療旅遊新機遇

澳門雜誌
154期
  • 作為澳門第二家公立綜合醫院,離島醫療綜合體將為市民提供更多就醫選擇。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作為澳門第二家公立綜合醫院,離島醫療綜合體將為市民提供更多就醫選擇。
作為澳門第二家公立綜合醫院,離島醫療綜合體將為市民提供更多就醫選擇。

大健康產業是澳門特區政府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隨着特區政府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營運的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下稱「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於今年底分階段啟用,將提高澳門疑難重症及專科診治的能力,為居民提供更多就醫選擇,同時,將以發展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方向,致力發展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地區的區域性治療中心,助力「醫療+旅遊」以至大健康產業發展。

離島醫療綜合體位於路氹連貫公路旁,地段總面積約75,800平方米,工程涉及7棟建築物。
離島醫療綜合體位於路氹連貫公路旁,地段總面積約75,800平方米,工程涉及7棟建築物。

 

加足馬力推動醫院啟用

作為一項重點民生工程,位於路氹連貫公路旁的離島醫療綜合體建造工程自動工以來就廣受社會關注。項目分兩期建造,第一期工程包括護理學院、員工宿舍大樓、綜合醫院大樓、輔助設施大樓、綜合服務行政大樓及中央化驗大樓。第二期項目康復醫院大樓建造工程現正進行招標。

在施工現場,可以看到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工人正密鑼緊鼓進行收尾工作。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澳門醫院籌備辦公室主任李偉成醫生說:「醫院現在已經進入最後的驗收階段,6月底已完成驗收工作,預計7月底可安排移交給用家進行全面的籌備工作。到時位於科大醫院的仁伯爵綜合醫院離島急診站亦計劃搬遷過來,節省租用成本之餘,亦可令離島居民更方便就醫。」

希望醫院開業後,先加強腫瘤治療服務,令患者不用送外就醫,達至『大病不出澳』。           —— 李偉成
希望醫院開業後,先加強腫瘤治療服務,令患者不用送外就醫,達至『大病不出澳』。 —— 李偉成

為保證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今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籌備辦公室從配套法律和硬件設施等方面著手做好準備工作。目前,《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管理制度》法案在立法會小組會已經討論到最後的階段,預計短期內會提交立法會作細則性通過。籌備辦公室會在此法律基礎上進行人員的招聘,制定內部規章制度,令整個醫院可以盡快投入運作。

 

提供公、私營醫療服務

設三級收費

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計劃開設腫瘤治療、心臟科、腦科、移植中心、消化病、婦科、產科、兒科、生殖醫學、醫學美容、傳統醫學和健康管理中心等科室。李偉成指,由於團隊人員需要時間磨合,在醫院開業初期,會以病人安全和醫療市場需求作為考量指標,在聽取北京協和醫院的意見,並根據目前衛生局制定的公共臨床服務計劃的要求,醫院決定初期先啟用健康管理中心、專科門診及醫學美容,並逐步啟用腫瘤治療中心。「澳門目前在腫瘤綜合治療,包括放射性治療或診斷,都是有所缺乏的,很多病人需要轉介到澳門以外的地方接受治療,希望醫院開業後,先加強腫瘤治療服務,令患者不用送外就醫,達至『大病不出澳』。為同步發展大健康產業,我們亦會先展開體檢服務、專科門診、醫學美容等。」

他又指,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將在優先滿足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前提下,提供私人醫療衛生服務。體檢、醫美這類私營醫療服務,與其他公營醫療服務都是同一醫療團隊負責。至於收費方面,醫院實行三級收費,第一級是現時享有免費醫療的澳門居民,經衛生局轉介後,可繼續享有與現有相同的醫療服務待遇;第二級是經衛生局轉介且不享有免費醫療的澳門居民,則會收取合理收費;第三級則是私人醫療服務,將提供更高端的醫療服務選擇,收費將參考私營醫療服務的市場價格,藉以增加醫院收入,補助新醫院的運作及發展。

5月2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行政長官賀一誠及多位官員陪同下,到離島醫療綜合體考察,瞭解籌備工作進展。
5月2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行政長官賀一誠及多位官員陪同下,到離島醫療綜合體考察,瞭解籌備工作進展。

 

提供更多專科培訓機會

作為澳門第二家公立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除了提供醫療衛生服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便是為澳門培訓專科醫療人員,以及推動醫學研究。李偉成說:「對一所醫院而言,醫生是重中之重。澳門目前不缺乏醫科畢業生,但卻十分缺乏專科醫生。」他解釋,醫生職程分為普通科醫生、主治醫生(即專科醫生)、顧問醫生及主任醫生四個職級。醫生不同於護士或醫療技術從業人員,在大型的專科醫院,主治醫生及以上職級才能成為醫院的正式職員。

培養出一位合格的醫生並不簡單,一位醫生由畢業到成為一位可以獨立負責病患治療的專科醫生,一般需要8至10年時間。醫學生畢業後需要註冊,在通過專業資格考試後,要經過一年的實習,再到取得執業資格大概需時兩年。然後再讀6年的專科實習課程,方能成為專科醫生。

為完善澳門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目前已經開展兩個計劃,其一是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展開「專科醫生崗前培訓」計劃,希望吸引到已具有專科資格的澳門居民參加,目前已招收了5名醫生,已於6月1日前往北京協和醫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全職培訓。

綜合醫院1樓大堂
綜合醫院1樓大堂

第二個計劃是開辦學位後的專科培訓,透過澳門醫學專科學院和衛生局合作,計劃在今年內招收30名住院醫生,由新醫院承擔這30名住院醫生的培訓費用,也會因應未來醫院的服務需要,為這些住院醫生安排在不同科室進行培訓。李偉成說:「過去幾年,專科醫生的培訓速度是有限的,藉助新醫院成立這個契機,將來可運用北京協和醫院這個培訓平台推動培訓工作,提供更多培訓機會予本地年輕人,幫助他們投身醫療行業。」

 

錯位發展不憂分餅

李偉成強調,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以服務澳門居民為先,提供的服務盡量不與仁伯爵綜合醫院及鏡湖醫院重疊,更不會與私營醫療機構搶佔市場。因此,在醫院設計早期,就引入更多日間醫院的概念,病人不需要長時間留宿醫院,白天過來醫院做治療,晚上可以選擇回家,或者回到酒店休息,後期的康復治療及調理更可以轉介到其他醫療機構進行。

以上構思,一方面可降低病人的住院成本,另一方面,可更有效益地運用到其他醫療配套設施,比如私營醫療機構,可以負責這部份病人的需求,與公立醫院起到互補作用,實現公私營醫療服務雙軌並行。「新醫院不希望做全包的醫療服務,病人可以有自由的選擇,因應個人需要和經濟條件而決定使用哪些服務。」

綜合醫院15樓病房護士站
綜合醫院15樓病房護士站
綜合醫院15樓病房走廊
綜合醫院15樓病房走廊

李偉成認為,澳門在推動「醫療+旅遊」的過程當中,有自己的優勢。首先,新醫院坐落在路氹金光大道旁,可以和附近的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合作,在客源契合的前提下提供「醫療+旅遊」的消費模式,從而推動酒店和療養產業發展。其次,澳門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無論國外還是內地註冊的最新藥物都能在確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便利引入使用,相信可以吸引到一些急需癌症新藥的病患。另外,澳門可藉助北京協和醫院的品牌效應,通過創新的管理模式和高端醫療技術,提高澳門對疑難雜症及專科診治的能力,從而提升醫療吸引力。

對於澳門發展大健康產業未來的路向,李偉成滿懷信心,「相信澳門與橫琴,及其他大灣區城市可藉助深合區的區位優勢,憑藉各自的專長與特色,錯位發展,把餅做大,共同搞活醫療市場,助力醫療旅遊。」

 

文:黃桂蘭  圖:宋楚珊、公共建設局、新聞局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