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凼仔眺望澳门半岛,海岸风光与山体交迭,历史城区古迹与现代景观交织,塑造出独一无二的滨海文化都市风貌。由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策划的美术创作项目“风华再现:澳门意象创作活动”,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该项目集结内地高校及澳门艺术家团队,以水彩(粉)画结合中国画的技法,细腻呈现澳门“山海城”的独特风采,从艺术视角讲述澳门故事。
艺术联动 粤澳深度合作
站在澳门城市大学(下称“澳城大”)行政楼天台,可远眺澳门半岛的山景与特色建筑。在阳光照映下,连接凼仔与澳门半岛的白色大桥,被海面反射的日光映照得熠熠生辉,令人陶醉。澳城大创新设计学院执行副院长王伯勋介绍,团队从长期累积的城市形象素材中寻找灵感,并在查阅《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时,发现规划中特别强调须维护和展现澳门“山海城”的城市景观。“我们认为这一词最能贴切诠释澳门风貌,因此确立为创作主题,同时结合过往研究经验,深化对澳门的观察。”
他进一步说,此次美术创作项目促进了澳城大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内地高校师资之间的跨域合作,同时彰显了内地对该创作项目的关注与支持。项目亦为澳门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发挥创意的舞台,并将与澳城大另一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的“琴澳共融.城市公共艺术及文旅创作人才培训”项目联动,于结项时同步发布成果。
“在项目推进期间,我们计划安排艺术家深入澳门历史城区进行创作,并组织师生随行实地采风,让艺术与教育互动,从全新视角审视城市景观。”预计将有超过十位来自内地高校及港澳地区的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30件作品,透过展览、研讨会与创作工作坊,广泛推动文化艺术交流。
虚拟现实艺术人才培训结项
去年,王伯勋带领研究团队推出“澳门历史城区虚拟现实体验艺术创作人才培训”,成为澳城大首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该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营运,8月即发表初期成果,并于2025年3月顺利结项,举行终期成果展。王伯勋介绍,该项目以“艺术文化重塑澳门形象、虚拟现实赋能永续发展”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创作人才。他指出,“项目透过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集成跨学科优势资源,以创作为载体,实现科技赋能艺术,进一步提升艺术创作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在成果展中,27位参选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创意城市:澳门历史城区文化科普交互系统》、《虚拟实境:澳门奇幻之旅》、《澳门鱼行醉龙节历史动态回忆》、《澳门历史城区虚拟旅游风险感知研究》、《严肃游戏》以及《海风吹来的城市》共六组设计作品。学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从全新视角重新诠释澳门历史城区的独特风貌,使其焕发新生命力和吸引力。王伯勋期望,能将虚拟展厅中的信息融入澳门历史城区,让旅客能够通过作品更加深入瞭解这座城市,充分发挥作品的价值。
澳门历史城区虚拟现实体验
艺术创作人才培训
创作成果虚拟展厅
https://cityu.app.theiavis.com/
研究澳门逾十载
于中国台湾地区出生成长的王伯勋,2014年完成博士论文后,选择到正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澳门发展。初到澳门,他便被这里独特的葡式建筑与城市环境吸引,彻底打破了以往对澳门的刻板印象。回想当初,他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未料这一决定改变其人生轨迹,从此与澳门结下不解之缘。
近年,他专注于城市形象与色彩、设计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关注与澳门相关的课题,并在国内外发表了超过50篇相关文章和两部专着,主要探讨澳门的建筑风格、城市色彩意象和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他通过教学和研究积极促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致力打造澳门成为区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4年参选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时,我们便期望将其发展成澳门高校的长期学术交流平台,而非仅限于短期项目。”他指出,国家艺术基金对港澳地区的支持,体现了国家对港澳发展的关怀,让澳门得以通过艺术平台与内地高校创建紧密联系。
展望未来,王伯勋说:“澳门位处粤港澳大湾区,既能依托内地学术资源,又可与台湾地区互通,进而放眼国际,这正是澳门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的独特优势。”
延伸阅读
《澳门》第164期
〈澳城大培训人才 促澳琴文旅发展〉
https://www.macauzine.net/viewnews?itemid=2843
参与学生分享
赵鹏程:澳门城市风貌的启发
现就读澳城大设计学博士学位课程一年级的赵鹏程,曾以学员身份参与“澳门历史城区虚拟现实体验艺术创作人才培训”项目。他说:“当学员时,我学会了与跨学科组员合作;转为研究团队成员后,亲身参与项目申报与前期策划,让我深刻体会到组织一个大型计划的难度,这段经历令我受益匪浅。”
来自北方的他认为,澳门的海岸线、天际线及色彩和谐的文化遗产,处处展现着岭南文化的底蕴,为艺术创作提供无限灵感。“来到澳门后,这里多元而丰富的城市风貌拓宽了我的视野,加上对艺术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包容,营造了理想的交流平台。”他指出,项目运用水粉彩结合中国画技法,能够细腻刻画出澳门独有的城市景观与风格。
杜婉晴:澳门老城区具独特魅力
连续两年参与王伯勋研究团队的设计学博士二年级学生杜婉晴,已在澳门求学四年。她认为,澳门半岛的市井情怀,最能打动人心:“我非常喜欢澳门半岛的老城区。有次晚课后经过一处休憩区,看到长椅上一群爷爷奶奶聊天,让我深刻感受到这里的悠闲韵味与生活气息。”在这样的街区中漫步,不须刻意寻找便能发现城市独特的魅力。
杜婉晴负责研究团队中与艺术家的对接工作,她说:“艺术家对项目充满热情,并乐于与学生分享创作心得。透过这个平台,粤澳两地的艺术家得以互相交流、碰撞出多元思维。我对最终成果充满期待,也希望内地艺术家在澳门采风时能发掘更多不一样的‘山海城’风貌。”
文:郑美盈 图:故渺 澳门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