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发布《健康澳门蓝图》(下称《蓝图》),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民参与,提出三大政策方向、订立三大行动策略以应对三项主要挑战,针对澳门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健康挑战、社会健康氛围等,为推进「健康澳门」建设明确了发展路线图。
因时制宜 多措迎挑战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少改变。例如,上班族整天久坐,运动量下降;越来越多人喜欢饮用含糖量高的「手摇饮品」、选择外卖以替代自家煮食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皆有机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病风险增加。
据统计暨普查局2022年《市民健康及就医情况调查》显示,约1/4的16岁以上澳门居民患有慢性病。随着慢性病风险增加,医疗需求持续上升,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澳门总体医疗服务人次增长接近60%。然而,2016年《澳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澳门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群,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瞭解或重视不足,例如:常误认为慢性病仅在年长时才会出现;对血压、血糖、血脂等重要健康指标,不会主动进行定期测量。
有些居民尽管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实施具体的预防措施,导致健康管理的参与度较低,例如不知道成年人须每年进行至少一次血压测量,不知道少盐饮食能预防高血压,亦不知道每星期需要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卫生局局长罗奕龙说:「这些情况所反映的,正是特区政府须应对的三大健康挑战:居民的健康观念及行为有待改善、慢性病风险增加、医疗需求持续上升。」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提升澳门居民的健康水平,特区政府在《蓝图》中提出三大政策方向,订立三大行动策略以应对三项主要挑战,包括: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建立慢性病管理质量指标体系,规范和优化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跟进流程,落实推行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以确保优质的诊疗质量。此外,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计划,推动私营医疗机构参与,结合私家医生的力量,为居民提供更多的预防保健和慢性病防治服务。
在动员社区参与、构建支持健康环境方面,政府透过逐步扩大的「健康企业」和「健康校园」计划,将健康措施融入工作场所和校园中。罗奕龙介绍,企业可在员工餐厅提供健康饮食,定时提醒员工进行「工间操」,在公司提供哑铃、踏步机等简易运动设施,设置血压计供员工测量等。另一方面,已有多间餐厅参与「食得健康餐厅」计划,在社区创建支持健康饮食的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多健康饮食选择。
在提升居民主动健康管理能力方面,特区政府已在「一户通」中的「我的健康」加入不同电子健康管理工具,居民可透过「电子健康纪录平台」内的「主动健康管理」,便捷地记录血压、血糖、体重等健康指标,直观地看到各项健康指标的高、低变化,促进居民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以人为本 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构建全面健康社会,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都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澳门将要面对的严峻挑战。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23年,澳门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9.6万(占本地人口的16.7%),预测至2041年长者将增至16.4万人(占本地人口的24.8%)。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是基本的自然规律。罗奕龙指出,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健康老龄化」常常被认为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途径。「澳门要实现『健康老龄化』,须从多个层面着手。」《蓝图》提出的「推进关口前移」政策方向,便是将干预关口前移到疾病的病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即我们常说的「预防胜于治疗」和「病向浅中医」。只要同时结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观念,便可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推行合乎其实际情况的健康措施。
罗奕龙解释,虽然青年人群多数处于还没患上慢性病的阶段,但却会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患上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如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睡眠不足、吸烟、饮酒、生活或工作压力大等。对此,特区政府会通过宣传教育、创建健康环境等方法,提升青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主动进行健康管理,实践健康生活。
对于中年人群,他们可能已经患上慢性病,但因尚处疾病早期,未有症状,所以自己也不知道。「须推动他们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和身体检查,这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展,避免日后发生各种影响生活、工作的并发症等。」他续说,对于老年人群,他们可能已患有慢性病较长时间。对此,提高他们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相当重要,如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血糖,并通过「一户通」进行记录,这是有助管理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可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残疾和失能风险。
结合现况 渐进式稳步推进
2016年,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健康。罗奕龙解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指,对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命过程进行健康管理,而不只是在生病时才关注健康和治疗疾病。他说:「特区政府在此基础上,结合澳门现况,制订了《蓝图》。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目标,特区政府会渐进式稳步推进。」
罗奕龙介绍,短期目标是希望通过特区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全体居民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支持健康的环境,如在社区营造规律运动的环境和氛围、工作场所增设血压测量设备、提供更多健康餐饮选择等,促进居民改变既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实践健康生活方式。
长远而言,希望到2030年能达致涵盖健康风险因素、重要慢性病、精神健康和重要传染病四大范畴的20项具体目标和52个评估指标,以及达致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基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重大慢性病得以控制、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持续改善的总体目标,将澳门建设成一个更美好、更和谐的健康城市。
文:李旭翘 图:宋楚珊 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