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西望洋圣堂——一座新哥德式的圣殿

澳门杂志
152期
  • 教堂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没有任何支柱。

  • 西望洋圣堂——一座新哥德式的圣殿

  • 教堂采用了新哥德风格设计

  • 露德圣母大理石像

  • 露德圣母岩洞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西望洋圣堂——一座新哥德式的圣殿
西望洋圣堂——一座新哥德式的圣殿

西望洋圣堂位于西望洋山山顶(澳门半岛其中一处制高点),这座天主教圣殿是澳门最大规模的一座新哥德式教堂,亦是澳门已评定的文物建筑。今期将介绍该教堂的建筑特色。

 

400年前始建

葡人昔日称西望洋山为Lilau(有译为「泥流」),因为当时山上的一口山泉,是葡人经常取水的地方。

在17世纪,澳葡议事会将西望洋山赠予圣奥斯定会修士,并令其在山上建造一座小圣堂,以供奉航海者的保护神法兰西圣母(Our Lady of Penha de Franca又译作「法国之岩圣母」)。

建造小圣堂的原因,据说与一次承诺有关。1620年一群执行中日航线的葡萄牙航海员在海上遇到荷兰船队的拦截,并与荷兰船队交战后没有发生伤亡,当时有船员曾许下承诺,若能安全完成航行,回到澳门后将为法兰西圣母建造一座圣堂。

小圣堂建于1622年,建成后至1834年,澳葡政府跟随葡萄牙驱逐境内的所有宗教社团之前,该圣堂都是由圣奥斯定修士营运,后来则由信徒们接手管理,并于1837年将其重建。

现时见到的教堂建筑,是1935年由高若瑟主教(D. Jose Da Costa Nunes)把小教堂及主教寓所一并重建,教堂的前壁上有一石碑记录着该建筑的历史:「建于1934至1935年间,以代替在1622年兴建并于1837年重建的教堂。」

关于1622年建造的教堂模样,现时仍未找到详细的资料记录,而1837年重建的教堂,根据当时的图像及20世纪初的照片,教堂外观略带新古典的风格,然而内部空间却未有详细的资料。

教堂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没有任何支柱。
教堂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没有任何支柱。

 

教堂内外的罗马风格

现时的教堂,采用了18、19世纪流行于法国和英国的新哥德风格(Neo-Gothic)。

新哥德风格是欧洲18、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复兴运动的其中一种复古风潮,主要发展于源自「哥德文化」的国家,透过复古的风格,寻求该些国家的「民族特征」。葡萄牙文化虽然并非完全源自「哥德文化」,然而在当时也迎合风潮,建造了一些新哥德式的建筑物。

西望洋圣堂平面为一矩形,入口朝东南方,教堂内部设计简单,设有一正祭台、两个侧祭台及讲道坛。在木制的主祭坛中央安放的是法兰西圣母像,并有两名天使在其左右,而在其上方则有一幅圣母和婴孩耶稣的彩色玻璃画像。虽然采用新哥德风格,教堂室内并没有采用哥德式的肋拱,反而采用了近乎罗马圆拱的哥德式卷拱作为上盖,在主祭坛及两个侧祭坛的位置才使用哥德式尖拱。教堂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没有任何支柱。两侧的墙壁因具有支承作用而没有开设大面积的窗户,透过镶有彩色玻璃的窄长窗户进来的光线,给教堂内部空间一点罗马风(Romanesque)的简朴感觉。

教堂采用了新哥德风格设计
教堂采用了新哥德风格设计

教堂的正立面设计,也不是典型的哥德式,而是偏向罗马风,包括H型的扶壁、圆形窗及层迭式罗马圆拱的入口。立面顶部饰有抱着圣婴的法兰西圣母巨型雕像。

至于教堂东侧的钟塔,虽然底部的拱廊仍带有罗马风,竖直高耸的尖塔强调了教堂的新哥德特征,而塔顶四个角落,镶有基督骑士团十字的盾形装饰,增加建筑物的中世纪复古感觉。

 

圣像守护进出船只

教堂前的平台广场竖立着露德圣母大理石像,石像于1909年完成。昔日澳门尚未大规模填海,圣母像面向南湾海面,守护着进出港口的船只。石像下方,保存着一段古城墙遗迹。20世纪以前,从圣堂前方至烧灰炉炮台,曾筑有一段城墙作防护。

沿石阶而下,可到达露德圣母岩洞。岩洞按照1828年圣母于法国露德城显现时的景象所兴建,内里的圣像是由D. Vittoria Spinola Pallavicino女士在20世纪初捐赠。

露德圣母大理石像
露德圣母大理石像

在露德圣母岩洞前原有一个坟墓,安葬了在任内于澳门逝世的鲍理诺主教(D. João Paulino de Azevedo e Castro),后来鲍理诺主教的遗骨被送往故乡安葬。鲍理诺主教于1902年被委任为澳门主教,在1903年到澳门就职,同行的还有当时仍是神学生的高若瑟主教。鲍理诺主教逝世后,澳葡政府将教堂外的马路称为「鲍公马路」以作纪念。

西望洋圣堂东侧下方,还竖立一个石制十字架,在通往该十字架的小路两侧,立有中式的狮子,整体显得有点中西合璧。另外,教堂的屋顶,也是采用中式绿色琉璃瓦铺砌,与洗水石米的仿石外墙,凸显其中西建造方法的融合。

虽然澳门仍保存着几座19及20世纪的新哥德式教堂,但从规模及纪念性,西望洋圣堂是最具地标性的建筑物。

露德圣母岩洞
露德圣母岩洞

 

作者介绍

吕泽强

生于澳门,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建筑学院,其后于法国巴黎夏约高等设计研究中心进修,为首位取得法国文化遗产建筑师资格的华人建筑师。澳门科技大学设计学博士(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文:吕泽强   图:陈思礼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