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科大研发大蒜新药 治炎症和免疫调节

澳门杂志
151期
  • 科大研发大蒜新药 治炎症和免疫调节

  • 在获得今届「科学技术奖」前,朱依谆已分别于2018年及2020年获得「科学技术奖」的「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澳门科研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扎实,可以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产业链,共同推动澳门多元产业发展。 —— 朱依谆

  • 朱依谆表示,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新药的研发和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类风湿关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深入发掘其发病机制,体现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 位于澳门科技大学内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科大研发大蒜新药 治炎症和免疫调节
科大研发大蒜新药 治炎症和免疫调节

蒜,除了是烹饪菜肴的辅料,对预防感冒、防治疾病等亦有功效。近年,科研人员通过改造大蒜活性成分的结构,得到一种能够产生体内硫化氢(H2S),从而对治疗炎症和免疫调节起保护作用的化合物。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药学院院长朱依谆负责的「治疗炎症和免疫调节的新药发现、临床研究和产业化」项目,利用新的机制,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下称「类风关」)等相关炎症和免疫调节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大作用。该项目在「2022澳门科技奖」获得「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在获得今届「科学技术奖」前,朱依谆已分别于2018年及2020年获得「科学技术奖」的「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获得今届「科学技术奖」前,朱依谆已分别于2018年及2020年获得「科学技术奖」的「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新药研制「对症下药」

在医学领域上,人体的各种疾病大多与炎症和免疫调节息息相关,从根源去解决及预防炎症和免疫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病征加重及增加痊愈的机率,为了探究和解决这一医学难题,朱依谆决定从类风关中「一探究竟」。「类风关是炎症和免疫调节中最基础和经典的一种疾病,而炎症和免疫是贯穿我们人类所有疾病的重要基础,如果在药物方面有所突破,不只是类风关,亦可拓展应用在凝血病、强制性脊柱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人体疾病的范畴当中。」

类风关是导致关节发热、肿胀及疼痛的慢性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在病患的手指、手腕等身体关节部位,此种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占1%,虽不致命,但由于无法彻底根治,病患须终身用药。朱依谆指出,此类药物的需求量非常巨大,曾是全球销售的第一名和第三名。但目前医学市场就治疗类风关的药物中,多为大分子药,「大分子药难以通过微小的关节腔及关节腔包膜,药物无法渗入关节腔内缓解,但如若是小分子药,则难以起到最大的药物效用,并且在治疗类风关的药物中,大多只能缓解病患的痛楚,难以控制病情恶化的程度。」针对药物分子量的解决办法,经过多年来的研究,朱依谆在全新的机制――硫化氢中找到了答案。

澳门科研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扎实,可以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产业链,共同推动澳门多元产业发展。   —— 朱依谆
澳门科研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扎实,可以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产业链,共同推动澳门多元产业发展。 —— 朱依谆

 

攻克传统药物难题

硫化氢是一种带有毒性的化学气体,但同时是内源性的气体信号分子。朱依谆介绍,硫化氢拥有分子量小的优点,只有34.076/mol(物质的量的国际单位:摩尔),分子量小,意味着可以通过全身血管进入小的关节腔内,如同只有30.006/mol、对人体血管各方面有治疗功效的分子一氧化氮(NO)一样,但硫化氢更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突破了现今传统药物功效难以最大化的瓶颈。

解决了分子量的难题,还有另一难题――分子小难以控制、有毒性,要在体内释放缓解症状,如何让人体适应内源性硫化氢?朱依谆指,胱硫醚-γ-裂解酶 (cystathionine-γ-lyase,简称及下称「CSE」) 是骨骼中主要硫化氢的生成酶,可以催化人体内源性的硫化氢产生。CSE是产生硫化氢需要的3个转硫化作用关键酶之一,而蒜的活性成分可以激活CSE的活性,从而产生适量的内源性硫化氢,达到治疗炎症和免疫系统的作用。

朱依谆表示,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新药的研发和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依谆表示,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新药的研发和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或成澳门制药里程碑

为了让新药更为稳定,朱依谆将新药做成缓控式,当新药进入人体内可以缓慢释放CSE,除了调节内源性硫化氢的产生外,还可以做成一个长久有效的释放,最大化地缓解类风关患者痛症问题。现时,新药已进行实验产业化。朱依谆介绍,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就先要把药品制成片剂形式,「制剂不是简单地压成一个药片,而是需要研究辅料成分、对于硬度、浓度、特殊工艺等都有许多学问和要求。」

同时,药物的研制必须在专门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的设施厂房生产,朱依谆表示,一系列的工作预计在2023年初完成,其后须通过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及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的批准(完成I-III期临床研究)才可推出市场。他强调,若新药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会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个在美国注册和申报的本地自主研发药品,「FDA的标准相当严格,可谓是全球第一,而这次的注册和申报是澳门的『第一次』,这将会是澳门生物药领域小小的里程碑,亦是澳门科学界共同奋斗的目标之一。」

朱依谆介绍,项目展开至今经已十余年,2021年,发现体内产生内源性硫化氢的新靶点CES,被美国《Science》评为10大药物新靶点,同时硫化氢缓释的制剂,为制剂产业化开辟了新途径。「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教授时,还未关注到类风关这个炎症,经过海外及内地的研究和探索后,最终在澳门科技大学完整地展开了整个项目,至今已取得相关专利7项,紧接下来会以研究转化成产业进行一系列的工作。」

类风湿关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深入发掘其发病机制,体现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深入发掘其发病机制,体现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科研绿地 育才成才

常言道「21世纪是医学昌明的时代」,医疗及生物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体的奥秘一点点地解析,但是新药的发现和研制,要经过长久的试验、推敲、验证才能得出,是无数科研人员日日夜夜的努力成果。

朱依谆称,新药的研究实验在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实验室,以及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完成,藉着国家重点实验室浓厚的实验氛围及先进精良的设备下进行,对于新药的研发和转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又指,在特区政府近年的大力推动下,能够深刻感受到澳门科研舞台之大、发展空间之广阔,「澳门科研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扎实,可以利用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产业链,共同推动澳门多元产业发展。」

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特区政府正扎实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深合区」)建设,加强四大产业与深合区相关产业的合作。朱依谆认为,「深合区作为澳门发展多元产业的后盾及延伸,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是可以,若日后在深合区成立公司,便可以大力发展产学研。」关于澳门培养本地科研专业人才方面,朱依谆认为,除了培养本地人才外,亦可吸引更多海内外顶尖优秀人才,多管齐下,共同为本地科研学术氛围及自主研究能力发力,为后辈创造科研沃土。「澳门过往多给人世界旅游城市的印象,但在特区政府『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下,优化产业结构,澳门将成为一片很好的绿地,只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片绿地上定会繁花似锦、百花齐放。」

位于澳门科技大学内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位于澳门科技大学内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朱依谆简介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药学院首任院长、讲座教授、澳门注册西医师、复旦大学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侨办创新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年制医学学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博士。2022年登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连续3次澳门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2018、2020和2022年度)。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炎症免疫保护机制和新药开发研究。曾任国际天然产物协会(ISDNP)第八届主席、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文:关楚婵  图:宋楚珊、受访者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