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澳门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在特区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及市民高度配合下,长期处于低风险水平。
为应对疫情的不明朗因素,全球各地的疫苗供应十分紧张,在国家的大力关怀支持下,通过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及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不懈协调,澳门特区政府于2月9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计划。
疫苗筑防疫安全网
随着首批10万剂国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抵澳,特区政府于2月9日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当日上午,行政长官贺一诚率领各主要官员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接种疫苗。启动仪式后,行政长官率先接种第一针国药疫苗。他指出,澳门是一个小地方,但可以较早地获得疫苗,显示中央对澳门的很大支持。他说,澳门是低风险地区,居民接种疫苗后犹如增加了保护屏障,等同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社会环境会更健康。他赞扬澳门居民在防疫上做得很好。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首阶段(2月9日开始)为前线抗疫人员、高职业暴露人群和需要前往高危地区的人士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二阶段(2月22日开始)扩展至全澳居民,而第三阶段(3月9日开始)扩大接种对象至外雇及依法逗留的非澳门居民。截至4月12日下午4时,累计共有120,986人次预约接种新冠疫苗,累计完成接种疫苗共有69,149人次,其中已接种第1剂疫苗共有45,648人次,已完成接种2剂疫苗共有23,501人次,反应符合预期。卫生局辖下12个疫苗接种站,包括仁伯爵综合医院24小时门诊和血液样本收集室2个站点及10间卫生中心和卫生站,可为已登记预约的本澳居民接种疫苗。未来将视乎需要和实际情况,适时增加接种点。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信息专页
https://www.ssm.gov.mo/apps1/covid19vaccine/ch.aspx#clg18772
接种流程约15分钟完成
市民在接种现场须出示澳门居民身份证和预约凭证进行登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站的医护人员会为市民进行健康评估,如无禁忌即可现场接种,整个流程约15分钟完成。市民完成疫苗接种后,须留在接种站观察区接受医学观察30分钟,其间医护人员会评估其接种后的身体状况,如无不适即可离开。
市民于每次接种完成后可获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证明书”,其一户通亦会显示个人疫苗接种记录。其后,市民亦可自行预约28日或以后的日期进行第二剂疫苗接种。完成两次接种后,其澳门健康码会显示已完成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记录,并获发便携式“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记录卡”。
此外,为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士提供额外的保障,特区政府已选出一家保险公司就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后果,提供投保年期为1年的团体保险服务;受保人为任何按卫生局指引接种疫苗的人士,年龄由16至85岁(不论性别和健康状况)。
特区政府已为全澳居民订购了充足的疫苗,并已设立疫苗信息专页,供居民瞭解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信息、解答相关疑问及提供预约服务。
坚持抗疫措施
澳门自2020年1月23日发现第一例新型冠状肺炎输入个案,至2021年4月12日,本澳从未出现新冠肺炎病毒社区传播,已连续379天无本地病例报告(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连续4天无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报告。累计确诊病例49例,累计死亡病例0例,累计出院48例,当中47例为境外输入,仅2例为输入相关病例,也无任何医务人员受到感染,说明澳门采取的防疫措施有效,在各阶段疫情的应变中取得持续的成功。
继接种疫苗开展,抗疫工作进入常态化新阶段,特区政府呼吁市民继续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用行动保护自己,保障家人,守护澳门,踊跃接种疫苗,共同为澳门社区创建免疫屏障,阻断疾病传播。
文:司徒若哲 图:新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