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祖国前没有属于澳门的旅行证件,居民外游须到当时的身份证明司申请葡萄牙旅行证件(葡萄牙国民护照或葡萄牙给外国人的护照)。回归后,考虑到澳门的特殊地位,中央人民政府特别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澳门永久居民签发澳门特区护照,给其他合资格的居民签发特区旅行证。自此,澳门拥有属于自己的旅行证件。
20年过去,随着科技发展,防伪技术的更新,第三代澳门特区旅行证件即将于今年12月推出。澳门特区政府身份证明局局长欧阳瑜指出,局方一直以服务市民为依归,不断提升服务质素、优化流程,加强旅行证件的整体质素及安全性,最新版的旅行证件不但加上多种先进的防伪特征,还优化签发程序,为市民带来更便捷的服务。
证件设计具巧思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为使澳门特区旅行证件的防伪技术与时并进、提升旅行证件的整体质素及安全性,同时优化旅行证件的签发程序,特区政府于今年5月制订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6/2019号行政法规修改第20/2009号行政法规《澳门特别行政区旅行证件规章》,有关规章于今年12月3日生效,将发出2019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旅行证》。
澳门特区旅行证件推出至今共有两个版本,分别是1999年澳门回归后推出的第一代旅行证件,以及现正使用的2009年版旅行证件。身份证明局局长欧阳瑜指出,旅游证件一般每十年便需要提升防伪技术,以确保其高度防伪性。为了方便其他国家或地区识别澳门特区旅行证件,每一代旅行证件的外观式样基本相同,即将在今年年底推出的第三代特区旅行证件(2019版),亦会依照此理念设计。
相比于证件外观的统一,证件内页就显得各有不同,亦见证了防伪特征的演变。第一代旅行证件内页,用色较为单调,设计简朴。到了第二代旅行证件,除加入多项防伪特征,还于证件内页增添了很多澳门的特色建筑,包括东望洋灯塔、妈阁庙、大三巴牌坊和三条大桥,在内页底端还有荷花及长城图案。欧阳瑜指出,选取这些建筑图案作为内页衬底,可反映澳门的历史,有助向全球推广澳门。至于即将推出的特区旅行证件(2019版),会在原有的设计意念下,利用现今最先进的防伪技术,制作出更为安全的旅行证件,如运用「雕塑描画」的方式印刷,使图案的线条不再锐利,更多了一份柔和感,呈现出像中国水墨画一样的效果。
防伪特征多样化
人在异地,旅行证件是确认持证人身份与国籍的重要文件。因此,身份证明局对旅行证件的防伪性极为重视。欧阳瑜称,尽管第二代和新一代旅行证件已嵌入电子晶片,令安全性大幅提升,伪造护照已几乎不可能,但身份证明局紧贴国际标准,引入最前沿的物理防伪技术,令旅行证件获得多重保障。「第一代旅行证件的个人资料页以纸皮物料制作,加上个人信息以油墨印刷,较易被伪造。到了发出第二代旅行证件时,已改用聚碳酸不碎胶(Polycarbonate)制作个人资料页,这是制证专用的材料,一般人难以取得,配合『多重激光印制』技术,把持证人的个人信息和相片,印在个人资料页的夹层中,难以对资料页的内容进行伪造、变造。此外,个人资料页和证件内页,还使用了『彩色紫外光印刷』技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显出红、黄、绿、蓝四色组成的图案。还有扇形展开效果和荷花网状刻印效果等技术,这些防伪特征大大增强了第二代旅行证件的安全性。」
她表示,身份证明局在设计旅行证件的防伪特征时,会更多地考虑其通用性,以一些「看得到,摸得着」的特征,方便他人辨别证件真伪,降低查验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因此,在相同的设计思路下,第三代旅行证件继续沿用第二代旅行证件的防伪式样和制证材料,辅以先进技术增加了防伪强度。例如,以「激光穿孔」的物理形式,把持证人的相片和证件编号打印在个人资料页上,进一步加强被伪造的难度。「彩色紫外光印刷」技术亦得到提升,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第三代旅行证件显出的,不再是四色组成的简易图案,而是一幅幅璀璨的全彩色澳门夜景,与内页中原有的澳门特色建筑图案,构成白天与黑夜的景象。
除此之外,为配合电子政务的发展及简化行政手续,身份证明局优化旅行证件的签发程序,增加电子化申请方式,令申请更具弹性,让市民享受更便捷的服务。
特区护照及特区旅行证(2019版)
防伪特征
镭射穿孔技术:持证人的相片以镭射穿孔技术射印于资料页上,镭射穿孔图像下为持证人的旅行证件号码。
凹凸防伪图案:澳门特区区徽、莲花图案及「PASSPORT」 (在护照上)或「TRAVEL PERMIT」(在旅行证上)字样具有凹凸手感。
透明全息图:光学防伪标签,从不同角度下可看到彩色背景、长城浮水印、微缩文字、澳门特区区徽的动态效果及文字「澳门」与「MO」弹出轮廓和移动效果。
扇形展开后的效果:旅行证件本子侧页边向左呈扇形展开时,可见到「澳门」字样,向右展开则见到莲花图案及「MACAU」字样。
助力智慧城市
开展崭新服务
除了特区旅行证件外,身份证明局对智能身份证的外观设计和防伪性能,亦保持高度关注。自1992年发出的居民身份证,到现在使用的第二代非接触式智能身份证,身份证明局一直都因应民生需要和社会变化,对这张小小的卡片更新防伪特征,以及开拓更多的应用功能。
欧阳瑜指出,身份证明局一直密切留意市面上新的防伪技术,现时使用的智能身份证,与第二代旅行证件的防伪技术基本相同,依目前来看,现时智能身份证的防伪技术仍十分先进,估计未来一两年都不须更新。由此可见,身份证明局在证件防伪和私隐保护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亦得到卓越成效。
近年,澳门正朝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迈进,各公营部门和商业机构开始推出不同范畴的电子公共服务,利用网上服务和电子平台进行商业交易和资料传输,过程中常会涉及身份确认的问题,对系统防伪技术有很高要求。身份证明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所长,在电子化服务中担任身份确认的角色,参与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为配合智慧政务的发展,因应网路、云端技术,以及面容识别技术的发展成熟,身份证明局近年致力拓展网上服务,2016年推出了「身份证明局服务站」移动应用程式,让居民随时随地可在网上更改居民身份檔案联络资料,相关网上服务经过不断扩展,目前,居民已可足不出户透过网上申请《刑事纪录证明书》、《个人资料证明书》及《社团及财团证明书》;同时,亦可透过网上进行预约、查询所有申请项目的处理进度等。2019年底,网上申请将延伸至《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澳门特别行政区旅行证》及《澳门居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证》。身份证明局未来五年的发展,将继续以让居民「足不出户」办理申请为目标,持续研究推出更多网上服务,致力为居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欧阳瑜表示,身份证明局于2019年底将试行推出电子身份系统(eID),构建全新的身份确认平台,让市民通过移动装置进行面容识别确认身份后,可使用其他机构的电子化服务,居民还可自行选择,按其自身需要向指定机构提供特定且加密的电子化个人资料。eID具备确认身份及提交资料的功能,由身份证明局统一签发,具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同时,提高居民向其他机构提交个人资料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欧阳瑜说:「现时约有八成合资格人士选择使用自助服务机申请所需证明文件,反映了澳门居民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而且移动装置服务的形式更贴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确切地提高服务效率,节省办证时间,相信澳门市民会很快接受。」
多方位提升服务效率
尽管电子化服务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但对于行动不便或没有能力自行办理手续的群体(如:初生婴儿、残障人士和老人等)来说,人手服务仍有存在的必要。欧阳瑜表示,身份证明局每年接待量逾100万人次,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面对日益增加的申请数量,必须寻求更有效的服务模式。因此,身份证明局于2018年10月推出了「一窗式」公共服务模式,让市民可于同一服务柜台一次性办理身份证明范畴的申请手续,减省市民分别轮候办理各类申请的时间,反应正面。
为贯彻落实特区政府「以人为本」及「精兵简政」的施政理念,身份证明局会持续优化服务,以先进科技辅助前线工作人员,提高服务素质和效率。她透露,身份证明局正计划进一步提升电子化服务,待相关法规推出后,市民日后前来申请证件或使用服务时,便可把个人的资料及文件,经电脑扫描储存于申请人的专属电子资料夹中,将来再到柜台办理事务,便不须携带任何纸质文件。「此计划不但可加快市民办理服务的速度,亦有助纾缓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接待效率。」
短片
《2019版澳门特区旅行证件及身份证明局便民措施》
2019版澳门特区旅行证件及身份证明局便民措施
特区护照及特区旅行证(2019版)
内页防伪特征
内页选用澳门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中三个较具澳门特色的建筑:灯塔、大三巴牌坊、妈阁庙、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莲花,以及配合三条大桥作为旅行证件的主要图案,并与上述三个代表性建筑相连接,寓意澳门是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桥梁,融合中、西方特色,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及平台作用。
防伪图案:采用雕塑描划方式呈现特色景点的防伪图层,层次细致突显朴实风格。
彩虹印刷
护照:背景及线条地纹颜色由绿色渐变为淡黄色。
旅行证:背景及线条地纹颜色由紫色渐变为淡绿色。
莲花图案 – 由内页的首页开始,接续伸延至内页的最后一页展现。
长城图案 – 长城素描由封面内页伸延至所有内页及封底内页。
萤光印刷:在萤光灯下,以三种不同特色景点在所有内页交替出现不同效果的夜景。
页码:在萤光灯下,能看到每页页码以不同大小呈现于页面不同位置。
澳门旅行证件历史
回归前的澳门身份证明文件
回归前的澳门政府自1952年开始向澳门居民发出身份证,然而,当时澳门的法律没有对澳门居民作出明确的定义,更没有永久性与非永久性居民之分。
当时的身份证明文件分为在澳门发出的葡萄牙证件(包括葡萄牙国民认别证及非葡籍认别证)及由澳门治安警察厅发出的身份证两大类。1983年身份证明司(即回归后的身份证明局)成立,于1992年颁布了身份证发出制度,正式将身份证的发出权限统一到身份证明司,治安警察厅不再为居民发出身份证。
资料来源:《澳门法律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澳门基金会出版 )P.711
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证小知识
澳门居民身份证的名字下都有一串专属电码,每一组4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中文字,但有些中文字没有电码,因为该字属于已被淘汰的异体字,或者该字的电码已被其他字占用。电码的缺失对于澳门居民身份证的应用没有太大影响。另外,澳门旅行证件上的名字没有电码。
从1992年起发出的居民身份证,均印有由8个拉丁数字组成的身份证号码,号码的首位数字有1、5或7三种可能,数字的不同有其特殊意义。
• 1字开首的身份证号码代表在1992年或之后首次取得身份证的人士;
• 5字开首的身份证号码代表曾持有由民政厅或身份证明司发出的葡籍认别证或非葡籍认别证的人士;
• 7字开首的则代表曾经持有治安警察厅发出的身份证的人士。现在发出的智能身份证亦延续了这个规律。
身高属较难伪造的身体特征,凭藉身高可粗略地判断持证人身份的真实性,因此身高虽然属于重要的个人资料,仍在澳门居民身份证上显示。
澳门居民身份证上一直保持印有持证人签名的设计元素,以便部门机构进行身份核对。
每张澳门居民身份证上都印有葡萄牙文的字母代码,代表持证人的出生地区。
• A代表持证人于澳门或葡萄牙出生;
• B代表持证人于香港出生;
• C代表持证人于中国大陆或台湾出生;
• D代表持证人出生地不明。
• 如果A / B / C / D后面附有一个S的字母代码,则代表持证人向身份证明局递交了出生证明文件。
以前的身份证明文件有婚姻状况栏,只要持证人更改婚姻状况,就要换证更新资料,亦存在个人资料泄露的隐患。从2002年起发出的澳门智能身份证就不在卡面上显示婚姻状况,相关资料储存在证件晶片内,如个人资料出现变更,只须到身份证明局提出更新晶片资料的申请即可。
文:陈锦城 图:宋楚珊、陈思礼、身份证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