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卫生局接获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个案

卫生局
2025-09-11 20:08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卫生局昨(10)日接获1例寨卡病毒病个案,是本澳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个案。患者为32岁女性,外地雇员,居住于风顺堂区桔仔街信开大厦,工作地点位于沙栏仔街联成大厦,于8月23日至9月2日期间身处菲律宾,9月2日返回澳门,6日开始出现四肢关节疼痛,8日起出现皮疹,10日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就医及进行抽血检测,结果呈寨卡病毒阳性。目前病情稳定,同住人士均无不适。

根据患者外游史、出现症状的时间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被列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个案,是本澳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个案。卫生局将派员到患者在澳住所和主要活动地点附近进行孶生源巡查及防范性灭蚊。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疾病,亦可透过性接触、输血以及母婴传播。大部份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关节痛和头痛等,一般病情较轻。寨卡病毒病过去因为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而受到关注,迄今为止,全球共有89个国家和地区曾报告寨卡病毒感染个案,而寨卡病毒目前在美洲部分国家及其他地方存在流行或传播。

寨卡病毒病主要透过埃及伊蚊传播,目前本澳未有发现埃及伊蚊,而本澳常见的伊蚊是白纹伊蚊,可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因此有关个案引起本澳持续传播的风险有限。卫生局呼吁居民,为预防蚊媒传播疾病,需加强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并在家中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减少被蚊叮咬机会。如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外游时,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有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时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如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相关的旅游史。

同时,寨卡病毒病可透过性接触传播,或在怀孕期从母亲传播给胎儿,前往疾病流行地区时,居民应采取措施以预防性接触传染寨卡病毒,而孕妇或计划怀孕人士如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加强注意和防范,采取防蚊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卫生局将持续密切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提醒居民不要掉以轻心,并呼吁居民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蚊媒传播疾病:

    1.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2. 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家中可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减少被蚊叮咬机会;
    3. 防止户外蚊子“叮咬”,在户外活动时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并在皮肤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