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委员会于今日(11月12日)召开本年度第五次平常全体会议,会议由文化遗产委员会代主席、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主持,文化局于会上分别就“建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之项目”“有关被评定的不动产行使优先权”,以及“介绍大三巴铜像第二阶段修复工作”向委员作出介绍并咨询意见。
为保护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识别确认保护对象,文化局先后于2017年及2020年将合共70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下称“非遗清单”),现计划于今年开展新一批项目列入非遗清单的工作,是次建议新增的项目涵盖艺术表现形式及属表演性质的项目;社会实践、宗教实践、礼仪及节庆;有关对自然界及宇宙的认知、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多种类型。委员支持有关工作,认同是次建议列入非遗清单之项目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并期望未来可以举办更多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市民及旅客可以进一步体验本澳的非遗文化。文化局在听取委员会对项目列入非遗清单的意见后,将进一步作整理分析,并按《文遗法》规定推进项目列入清单之工作。
文化局自今年起分阶段对大三巴牌坊立面上的七个铜像进行修复,并于会上向委员会介绍修复工作的具体情况。今年6月文化局已完成首阶段圣母铜像及基座的修复,并于10月起开展第二阶段四个铜像的修复工作,文化局通过“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资源及科技,借助故宫博物院,以及澳门大学跨领域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持,严格遵循国际文物修复原则实施相关工作,早前经专业团队的详细检查,判断其中两个铜像的修复期较预期更长,并需作进一步的实验分析,故修复工作将调整至明年初实施。委员会认同大三巴铜像修复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出席会议的包括法务局局长代表何泳禧,土地工务局局长代表梁耀鸿,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代表黄必华,文化局代表文化局副局长蔡健龙,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胡祖杰、莫志伟、林翊捷、萧志泳、邢荣发、黄中原、杨开荆、Maria José do Carmo de Freitas、陆南德、黄婉妍及António Rossano de Jesus Monteiro。文化局文化遗产厅厅长苏建明、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何卓锋、研究及计划处代处长林建明、首席顾问高级技术员崔贞贞、高级技术员梁燕芬等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