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倫布寺珍品首次外展
澳門雜誌
157期
  • 銀六世班禪像

  • 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

  • 五世班禪額爾德尼時期扎什倫布寺圖

  • 班禪牙龕

  • 綠地粉彩蓮托八吉祥紋奔巴壺

  • 乾隆款金釉瓷法輪

  • 掐絲琺瑯須彌山滿達

  • 勝樂金剛蓮花曼荼羅

  • 佛傳故事之一:獻吉祥草

  • 般若佛母

  • 金翅右旋海螺

  • 六世班禪像

  • 釋迦牟尼佛、度母三尊

  • 宗喀巴像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銀六世班禪像
銀六世班禪像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之後

通高76釐米

展品86|故宮博物院藏

 

位於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代表性寺廟,也是歷輩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自17世紀以來,藏傳佛教在清朝皇室傳播與弘揚,展開了漫長的漢藏滿蒙多元民族交流融合。

今年,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的年度大展「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在西藏自治區文物局、扎什倫布寺的支持下,從故宮、扎什倫布寺遴選了137件珍貴藏品,當中的扎什倫布寺文物,還是首次於境外展出。

在藏傳佛教中,「吉祥殊勝」是表達真誠問候與祝福。是次展覽分為「從須彌福壽之廟至紫禁城」、「來自扎什倫布寺的藝術」、「六世班禪的遺珍」三個單元。從這些藏傳佛教文物、歷輩班禪額爾德尼與中央政府貢賜往來的精品中,展現了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體現出歷代班禪大師與中央政府追尋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共生並進、交往交流交融的光輝歷程。

 

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
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

展期:2023年12月16日至2024年3月17日

時間:上午10至下午7時(下午6時30分後停止入場),逢星期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

網址:www.mam.gov.mo

公開導賞服務

時間:2023年12月20日至2024年3月17日,逢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至4時

 

第一單元

從須彌福壽之廟至紫禁城

自1447年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興建扎什倫布寺以來,扎什倫布寺就成為了後藏地區傳播格魯派教法的重要基地。四世班禪額爾德尼以後,扎什倫布寺的住持都只由歷輩班禪擔任。1713年,清朝康熙帝正式册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賜金册、金印,並加封以前歷世班禪,正式確認其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自此歷世班禪須報中央政府册封成為定制。

由於歷世班禪與清朝中央政府關係密切,貢使不斷,大量的册印、檔案、文物得以留存並見證了班禪額爾德尼的歷史貢獻和教法地位,而作為班禪駐錫地的扎什倫布寺,也與紫禁城有了深遠淵源。

此單元展示了一系列繪於17-18世紀,以班襌源流為主題的唐卡,加上大量充滿宗教色彩的展品,都有助觀眾對藏傳佛教,以及歷世班禪與清朝中央政府關係的瞭解。

 

五世班禪額爾德尼時期扎什倫布寺圖
五世班禪額爾德尼時期扎什倫布寺圖

17-18世紀

畫框:縱51釐米,橫42釐米

畫心:縱28釐米,橫21釐米

展品7|扎什倫布寺藏

此幅唐卡尺寸不大,但是卻展現出較高的藝術水平。畫面很簡單,正中高聳的建築是四世班禪額爾德尼的靈塔殿,其右側是班禪的拉章(拉章是藏語音譯,有喇嘛府邸之意)。畫中僧人神態各異,或靜或動,畫面繁而不亂。建築幡幢傘蓋,門窗簾掛,細節面面俱到,用筆工整,完全寫實,顯示出畫家極深的寫實功底。尼馬山表現簡略,左右上角畫日月,以昭聖界之殊勝。

此畫用色凝重,佈局嚴謹,筆觸細緻入微,加之唐卡之裝裱為原裝,用料頗精,也很難得,完全展現出扎什倫布寺早期繪畫藝術的風貌。畫面以四世班禪靈塔殿為中心而不及其他,推測其年代應為五世班禪時期。

小知識

唐卡是甚麼?

唐卡一詞源於藏文音譯,意思是卷軸畫。唐卡畫派的發展體現了藏族與漢地、印度和尼泊爾等地文化交流的歷程。

 

班禪牙龕
班禪牙龕

牙:18世紀,龕:18世紀

牙:2.5釐米,龕:長1.5釐米,寬1釐米,高3釐米

展品23|故宮博物院藏

此班禪牙為臼齒一顆,牙根下嵌金屬托,外配隨形玻璃門銅鎏金龕。龕內附黃條:「左銅度金小仸鍋一座,內供班臣額爾德尼牙。」這件班禪牙與本次展覽中展出的銀班禪像一起供奉於養心殿西暖閣仙樓佛堂中。這件班禪牙的來源及究竟歸屬幾世班禪已不可詳考,其金屬托及隨形龕為清宮後配,又供奉在乾隆帝最為私密的佛堂中,這樣隆重的對待可見乾隆帝對這件佛教聖物的重視。

小知識

牙齒也是珍寶?

舍利,指佛身火葬後所遺存之粒狀骨。在藏傳佛教中,上師火化後留下的牙、骨等均被視為神聖之舍利,或供於佛堂,或葬於佛塔內,永久禮拜。

 

小知識

猜猜這是甚麼動物?

奔巴壺上的「摩竭魚」,是一種源於印度神話中的神獸形象。「奔巴」是藏語「瓶」的音譯,多作為宗教法器使用,象徵祥瑞如意。奔巴壺是清宮的佛堂供器,也是皇帝賞賜給西藏、青海及蒙古地區宗教領袖及佛教寺院的賞品,也作為陵寢的陳設供器。

綠地粉彩蓮托八吉祥紋奔巴壺
綠地粉彩蓮托八吉祥紋奔巴壺

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

高20釐米,口徑7 X 12釐米,底徑10釐米

展品18|扎什倫布寺藏

 

乾隆款金釉瓷法輪
乾隆款金釉瓷法輪

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

高27.8釐米,輪徑10.8釐米

展品31|故宮博物院藏

此法輪工藝精湛,是乾隆時期仿嵌寶石金器的傑作。清代皇家崇奉藏傳佛教,乾隆登基後曾命內務府造辦處下屬的景德鎮御窑廠燒製各式瓷質佛像與法器備供奉之用。此款金釉瓷法輪仿自當時銅鎏金法輪,為乾隆朝所首創,至嘉慶朝仍有製作,只是底款不同,形制並無區別。這種瓷質法輪不僅以金彩仿出銅鍍金效果,還以色彩鮮艶的釉色仿出綠松石、青金石、珊瑚等各種寶石,不得不讚嘆當時工藝的創新與突破。

小知識

法輪是甚麼?

又稱梵輪,為藏傳佛教中最常見的佛案供器之一。據佛經,佛初成道時,梵天曾勸請佛轉動法輪,並以慈、悲、喜、捨四梵行心(四無量心)宣說大法。此後,佛教中即常以法輪比喻佛法,佛法如轉輪聖王的「輪寶」一樣轉動,無堅不摧,它既能摧破眾生的一切煩惱,也能摧滅眾生的一切邪念。

 

小知識

須彌山是甚麼地方?

「須彌山」是佛教的宇宙論中最高的神山,周圍有四大洲、九山八海環繞。

掐絲琺瑯須彌山滿達
掐絲琺瑯須彌山滿達

清(1644-1911年)

通高57釐米,底徑48釐米

展品34|故宮博物院藏

 

第二單元

來自扎什倫布寺的藝術

扎什倫布寺作為格魯派四大寺之一,佛學修為精嚴,頗為西藏各派所推崇,是後藏的代表性寺廟,也是重要的佛學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中心。扎什倫布寺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早期漢地以及喜馬拉雅地區的古代藝術珍品。另外,其官屬作坊扎什吉彩生產的扎什琍瑪銅造像和大量仿尼泊爾風格及古代印度風格的作品,類型豐富,風格多樣,技術精湛,曾對清乾隆時期的宮廷造像產生過較大影響。同時,扎什倫布寺也是後藏地區重要的繪畫中心之一,活躍於15世紀的著名藝術家勉拉頓珠曾長期駐錫扎什倫布寺,參與唐卡和壁畫的創作並著述授徒,使扎什倫布寺成為藏區近代影響最大的繪畫流派――勉唐畫派的大本營。

此單元集中展示了不同的佛教造像、藏傳佛教文物精品,能讓觀眾感受跨越數世紀的藝術傳承、交融與變革。

 

勝樂金剛蓮花曼荼羅
勝樂金剛蓮花曼荼羅

13世紀

通高43釐米,底徑17釐米

展品51|扎什倫布寺藏

此曼荼羅以蓮枝和蓮蕾為形,表現以《吉祥勝樂小品》為根本經典的六十二尊勝樂曼荼羅的完整成員。蓮蕾可以開啓,上有傘形頂蓋,可以固定蓮蕾。揭開頂蓋,曼荼羅隨之開啓,可以看到每一蓮瓣內側有四層尊神,由下而上,每一層共有八尊,為一組,分別代表以勝樂金剛為中心向外擴展的曼荼羅世界。

主幹的下面是二層圓台作為底座,圓台中央以細膩流暢的線條刻劃卷草紋作為裝飾,外飾兩周連珠紋。八瓣蓮花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傳統中,通常作為心的象徵,同時蓮花也是純潔和高貴的象徵。以此題材作為曼荼羅的造型,不僅暗示曼荼羅在瑜伽修行過程中用於觀想的作用,也暗喻佛教教法清淨無染。

 

佛傳故事之一:獻吉祥草
佛傳故事之一:獻吉祥草

18世紀

畫框:縱163釐米,橫111釐米

畫心:縱84釐米,橫60釐米

展品79|扎什倫布寺藏

這幅唐卡是佛傳故事組畫中的一幅,雖然畫面充滿了誇張和裝飾意味,但是其場景很可能是表現佛從尼連禪河沐浴出來以後,要到菩提樹下入定,決意悟道的場景。

此畫有兩個引人注目的特徵,其一,五色光芒以極細絲線畫出,密集排列,高處一端如絲線被剪斷一般整齊,這種畫法常見於四川德格八蚌寺司徒班欽活佛風格的繪畫中。其二,欄板、天空、樹下、岩石、地上竹笋、陰影以藍灰色平塗,而石几、樹幹、中間的地面等以淡綠色表現,加之淡黃色空濛的遠景令我們想到以司徒班欽為代表的八蚌寺藝術風格,以及深受雲南麗江藝術風格影響的十世嘎瑪巴曲英多杰的繪畫作品。

司徒班欽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設計了很多獨特的圖像,如八大菩薩、大成就者和佛傳故事。這幅佛傳故事是極為少見的一幅,充分展示了他無限的想像力,比噶瑪嘎智畫派在漢藏藝術結合的路上走得更為深遠。

 

小知識

佛像背後的是火焰嗎?

「光背」是指佛身後方朝四方射出名為「後光」的光芒,是為三十二相中的「丈光相」。佛像的頭部光背稱為「頭光」,身體光背稱為「身光」,結合頭光與身光的稱為「雙重光背」或「舉身光背」,有「葫蘆形」「舟形」及「火焰形」等。

般若佛母
般若佛母

16世紀

通高16.5釐米,底寬12.5釐米

展品65|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單元

六世班禪的遺珍

清朝康熙帝曾邀請五世班禪額爾德尼進京朝覲,由於種種原因未果。直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七十萬壽時,在各方努力下,六世班禪毅然東行,率近三千人的隊伍不遠萬里來京為乾隆帝祝壽,後圓寂於北京,衣冠埋葬於西黃寺。他此行意義非凡,為維護清朝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的關係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六世班禪東行留下的大量文物仍完整保存於故宮博物院,而宮廷賜品也深藏於扎什倫布寺中,鮮為人知。此單元系統展示六世班禪向乾隆帝敬獻的賀禮、乾隆帝賞賜給六世班禪的各種禮物以及西藏地方與乾隆時期宮廷之間藝術與技術的互動,展品涵蓋典籍、書畫、唐卡、法器、佛像、印章、瓷器、刀具、馬具等。

 

金翅右旋海螺
金翅右旋海螺

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

長16.5釐米,寬8.5釐米,厚6釐米

展品119|故宮博物院藏

原為召集眾人時發信號或號令之器具,亦為樂器。因吹螺之聲可遠聞,且螺聲勇猛,佛教借此螺聲宏大比喻佛說法儀節隆盛。螺聲遠聞,比喻佛說法聲能遠聞,可被廣大眾生聆聽;螺聲勇猛,比喻佛法可驅魔、降魔,消除眾生內心恐懼,故又稱之為法螺,從而成為佛教中常用法器和供器。(從海螺本身觀察,此螺應為右旋。)

 

小知識

六世班禪羅桑貝丹耶歇

後藏扎西孜人,乾隆五年(1740年)被認定為五世班禪的轉世靈童,翌年迎入扎什倫布寺坐床;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廷為其頒金册、金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率領僧眾前往熱河避暑山莊慶賀乾隆帝七十壽辰。六世班禪一生學業精勤、修持嚴謹,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作出了重要貢獻。

六世班禪像
六世班禪像

清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以後

(1780年12月或稍晚)

縱224釐米,橫157釐米

展品84|扎什倫布寺藏

 

釋迦牟尼佛、度母三尊
釋迦牟尼佛、度母三尊

像:18世紀

龕:18世紀

像:佛高18.8釐米,度母高14.8釐米

龕:長73釐米,寬36.3釐米,高90釐米

展品104-106|故宮博物院藏

此三尊造像為一組,有清宮配做紫檀重檐樓閣式三門龕一件。結合軍機處檔案及《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相關內容,可知這組造像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六世班禪在準備進京入覲期間,於扎什倫布寺進獻,由駐藏大臣索琳、留保住送入宮中。

這組佛像是較早進入清宮的紫金琍瑪之一,是扎什倫布寺與清代宮廷政治、宗教、藝術交流的生動見證。

小知識

紫金是甚麼?

是西藏造像材料合金銅中的一種,據說傳自印度,尼泊爾工匠善於鍛造此合金,因其表面呈暗紫色,會有五彩光線射出,故名。西藏生產紫金琍瑪的地方,目前主要有三處,布達拉宮的雪堆白、扎什倫布寺的扎什吉彩作坊和粗樸寺,色彩各不相同。清宮內務府造辦處製作的紫金琍瑪造像,是仿扎什倫布寺的紫金琍瑪造像。

 

小知識

猜猜他是誰?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青海西寧湟中縣人。湟中藏語稱為「宗喀」,故名「宗喀巴」(意為「宗喀地方的人」),於十五世紀創立藏傳佛教格魯派。

宗喀巴像
宗喀巴像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高59釐米,座長27.5釐米,寬18釐米

展品103|故宮博物院藏

 

文:司徒若哲 資料來源:故宮博物院、扎什倫布寺  圖:宋楚珊、故宮博物院、扎什倫布寺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