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石青少年展藝館
澳門雜誌
158期
  • 塔石青少年展藝館

  • 大樓頂部設計,與19世紀末葡萄牙莊園大宅相似。

  • 正面可見到半圓形拱及柱頂抽象化的「垂花飾」

  • 立面底部有仿石基座的設計

  • 入口設於「涼廊」的半室外空間內

  • 大樓窗戶採用澳門常見的木百葉窗

  • 經過改建的大樓內部,別具時代感。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塔石青少年展藝館
塔石青少年展藝館

在塔石廣場的南側,有一幢兩層高黃白色的西式建築物,它與廣場周邊的文化局大樓、中央圖書館、澳門檔案館的設計風格很不一樣,這座現時稱為「青少年展藝館」的洋樓,究竟有什麼建築特色?

在塔石廣場南側的「青少年展藝館」,從正面外牆頂部三角形「山花」的年份可以知道大樓建於1925年。

這幢兩層高的大樓,雖然仍具有一點歷史元素,卻與當時澳門流行的建築風格大有不同。

 

難以界定建築風格

在1920年代,澳門的西式建築仍然以新古典或古典折衷的風格為主,例如塔石文化局大樓就採用新古典風格,中央圖書館、澳門檔案館、塔石藝文館以至荷蘭園馬路一系列紅黃色的花園洋房,都是古典折衷風格,原本用途都是住宅。「青少年展藝館」雖然帶有一點歷史元素,卻表現一種邁向現代設計的傾向。

首先,該建築物是設置在塔石「運動場」與「利宵中學」(現今文化局大樓)所組成的教育建築群內,原本是稱為「助學會」的教育輔助設施,因此,其後面的街道原稱為「助學會街」。

這幢樓房高兩層,雖然在20世紀後期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屋頂仍保留着橙紅色的西式瓦屋頂,而且並非簡單的四坡屋頂,而是近似凸字型平面,中央部份較高的西式屋頂。

這建築物既不是新古典也不是古典折衷,究竟是什麼風格?

有內地網紅作者認為是「分離派」,然而,「分離派」原名是「維也納分離派」(德語:Wiener Sezession,英語:Vienna Secession)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奧地利維也納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分支,事實上,塔石青少年展藝館確實帶點新藝術的裝飾特色,尤其是圓形與植物裝飾的使用,筆者認為,與其說是受維也納的「分離派」影響,法國的影響更見明顯。

說到建築風格的辨識,澳門的西式建築是非常複雜的,不能簡單以英語國家或其他西方藝術流派作直接套用。澳門西式建築的複雜性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葡萄牙雖然是歐洲國家,但其國內的建築除了受歐洲風潮的影響,也有葡萄牙自身的獨特風格;另外,當時在澳門的建築設計大多出自非專業的設計者。原因是當時澳門的建築師人數不多,許多設計出自工程師甚或繪圖員之手,風格上並不「純正」,經常混合多種風格的裝飾,因此很難去明確界定建築物的風格,青少年展藝館的建築就是這樣的例子。

 

獨特的「葡萄牙屋」

從展藝館凸出的帶簷托的寬大屋簷可見,這大樓的頂部有點類似19世紀末葡萄牙莊園大宅的設計,但從裝飾的處理上,除了可以見到「新藝術」的瓷磚,也能見到幾何化的「馬蹄形拱」。

大樓頂部設計,與19世紀末葡萄牙莊園大宅相似。
大樓頂部設計,與19世紀末葡萄牙莊園大宅相似。

筆者認為,該建築物可以歸類於「葡萄牙屋」(Casa Portuguesa ) 風格,這風格在澳門有被譯為「葡萄牙住宅」或「葡萄牙宅第」,然而,由於該風格的來源並非只參考「住宅」及「宅第」,而且還參考宮殿與修道院,所以筆者認為用「葡萄牙屋」的譯名較為適合。

「葡萄牙屋」風格建築,多見於葡萄牙國內,和曾受其管治的地方。1910年10月5日葡萄牙建立共和國,社會彌漫着對國家復興的盼望。一些建築師,面對國際上的建築現代化潮流,嘗試透過創造一種能夠代表葡萄牙民族的風格,加強凝聚力。

他們透過對葡萄牙歷史上重要的建築物(包括宮殿、修道院、軍事要塞)的借鑑,提取一些能夠代表葡萄牙的獨特建築元素,結合國際的現代風潮,形成「葡萄牙屋」風格,其中最重要的理論者是建築師Raul Lino,他將相關的設計理論集合成書。帶簷角的橙紅色瓦屋頂、獨特造型的煙囪、源自曼努爾風格的雙拱窗、葡萄牙瓷磚都是「葡萄牙屋」風格的建築元素。

在青少年展藝館正面三角形「山花」的屋頂,可以見到「葡萄牙屋」經常出現的簷角,而幾何化的「馬蹄形拱」、半圓形拱及柱頂抽象化的「垂花飾」和「小圓盤飾」,反映了大樓受到20世紀初現代設計的影響。

正面可見到半圓形拱及柱頂抽象化的「垂花飾」
正面可見到半圓形拱及柱頂抽象化的「垂花飾」

 

罕見「新藝術」風格洋房

從整體來說,大樓的平面略呈凸字型,正立面仍然按照古典的三段式處理,立面底部有仿石基座的設計,幾何化的「馬蹄形拱」拱廊使大樓帶有新摩爾風格的感覺,並在入口形成「涼廊」的半室外空間,簷口則飾有「新藝術」風格的瓷磚。

立面底部有仿石基座的設計
立面底部有仿石基座的設計
入口設於「涼廊」的半室外空間內
入口設於「涼廊」的半室外空間內

大樓窗戶採用澳門常見的木百葉窗,然而,窗頂幾何化的簷楣、邊框及側立面圓形的門窗楣,加上綠葉主題的瓷磚,都顯示「新藝術」的風格。

大樓窗戶採用澳門常見的木百葉窗
大樓窗戶採用澳門常見的木百葉窗

澳門曾經有一些房屋帶「新藝術」的瓷磚與風格,然而,由於城市的發展而消失,青少年展藝館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具「新藝術」裝飾的建築物。

大樓內部地面層原本設有大廳、走廊及通上上層辦公室及課室的木樓梯,約於2005年大樓內部作全面的翻新改造,改建後的樓梯更具時代感及年輕化,而地面層取消了走廊和房間,改為較完整的展覽空間。

綜合以上所述,筆者認為,青少年展藝館大樓的建築特色在於:一方面是較獨特的帶有「葡萄牙屋」特色的例子,另一方面也帶有「新藝術」的裝飾,是澳門現存極少數的建築案例。

經過改建的大樓內部,別具時代感。
經過改建的大樓內部,別具時代感。

 

作者介紹

呂澤強

生於澳門,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設計研究中心進修,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澳門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文化遺產保護專業)。

 

文:呂澤強   圖:陳思禮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