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獲獎紀錄片弘揚澳門文遺

澳門雜誌
165期
  • IIM秘書長 梁安到(圖左)《澳人傳城》導演 沈進福(圖右)

  • 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文化遺產的核心區域

  • 茨林圍位於大三巴後方,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價值。

  • 團隊受邀到不同地方推廣紀錄片《澳人傳城》

  • 《澳人傳城》於2024年10月在戀愛電影館首映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IIM秘書長 梁安到(圖左)《澳人傳城》導演 沈進福(圖右)
IIM秘書長 梁安到(圖左)《澳人傳城》導演 沈進福(圖右)

獎項重新點燃了人們對澳門紀錄片的興趣,現在更多人想看這部片,真是件好事!

《澳人傳城》導演 沈進福

我們不希望大家瞭解文遺時,只停留在拍照打卡,而是應結合所在地的歷史文化,讓效果加倍。

IIM秘書長 梁安到

 

「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景緻真優美!」澳門的街頭巷尾總是充滿驚喜,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韻味讓這座小城散發迷人魅力。

2024年,澳門國際研究所(IIM)委託本地導演沈進福(António Sanmarful)製作的紀錄片《HERITOPLE澳人傳城》在曼谷電影獎(BMA)榮獲最佳紀錄片殊榮。沈進福感言:「獎項為項目注入了新活力,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瞭解澳門文遺背後的故事。」

 

澳門是我的根

紀錄片作為記錄本土文化的媒介,在全球各地承擔着傳承與推廣的重任。沈進福在澳門出生並成長,對這座城市的中西文化交融與歷史脈絡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希望通過鏡頭細膩呈現澳門的故事,展現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雖然不會說粵語,但「我生於澳門,長於澳門,這裡是我的根。拍這部片不是單純的工作選擇,而是希望讓更多人聽見這座城市的故事,也讓它變得更好。」沈進福談及《澳人傳城》的創作初衷。

澳門以多元文化與悠久歷史聞名,中西文化交融共生。然而,對文化遺產的態度卻因人而異。沈進福理解這些多元觀點,但他認為,修復中西文化間的聯繫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除了政府主導,民間團體參與開展相關推廣工作,反而能事半功倍。」他強調,要吸引更多人參與,必須讓文遺故事更具吸引力。因此,紀錄片以訪談為主軸,聚焦澳門的歷史與文化遺產,結合居民的真實聲音及1999年回歸時的珍貴檔案片段,《澳人傳城》的初稿由此誕生。

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文化遺產的核心區域
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文化遺產的核心區域

 

從短片到紀錄片的蛻變

確立初稿後,如何將構想化為現實?沈進福回憶:「我和IIM團隊花了約五個月尋找故事靈感,隨後進行拍攝訪談,最後投入190小時剪輯,前後耗時一年半才完成。」從拍攝到剪輯,甚至背景音樂,他幾乎一手包辦。他笑稱,項目最初僅計劃製作一部30分鐘的網絡短片,卻因熱情與投入超出預算,意外昇華為紀錄片。所幸,付出終有回報。透過訪談,他發現探索身份認同的渴望並非自己獨有,而是許多澳門人的共鳴。這部作品最終在曼谷電影獎摘得最佳紀錄片桂冠。他笑言:「獎項重新點燃了人們對澳門紀錄片的興趣,現在更多人想看這部片,真是件好事!」

在一年半的製作過程中,沈進福走遍澳門各個街區,其中對茨林圍情有獨鍾,甚至百去不厭。「穿過大三巴遺址旁的斜路,就能抵達茨林圍。每次走進那裡,我都像要迷路,這正是它的魅力。茨林圍與大三巴關係密切,可惜許多人只知大三巴,卻忽略了茨林圍背後的歷史。」紀錄片中,學者也指出,茨林圍的獨特之處在於歷史已融入居民生活,無論是建築還是日常形態,皆是歲月留下的見證。

茨林圍位於大三巴後方,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價值。
茨林圍位於大三巴後方,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價值。

雖然澳門部份歷史難以追溯,但小城匯聚了不同背景與國籍的居民,他們的訪談提供了多元視角,這正是沈進福想呈現的「澳門超連結」。

他感慨道:「歷史是整體且相互關聯的,遺產對維繫社區與城市身份至關重要。40年後,若有人問我澳門有何特色,我希望仍能自豪地說,這裡是中葡文化交匯之地,而非僅是大灣區的一個普通城市。」

 

「文遺+人」的共生關係

2024年10月,《澳人傳城》在戀愛電影館進行首映,IIM秘書長梁安到(António Monteiro)回憶,觀眾對此影片嚴肅而深刻的氛圍讚不絕口,與當下常見的輕鬆文遺宣傳片形成鮮明對比。「首映時,有人問劇名如何誕生。我和導演先從英文入手,想到澳門常與遺產(Heritage)聯繫起來,但大眾對其背後歷史知之甚少。於是我們結合Heritage與People,創造出『Heritople』,強調文遺與人的關係。」這個簡潔有力的名字,正是紀錄片的核心信息――不僅介紹背景,更訴說人與遺產的連結。

首映後,團隊受邀前往聖若瑟大學向公眾、學生與學者推廣,並計劃聯繫葡萄牙、巴西的學校及其他國際大學,甚至將作品推向更多海外影展。梁安到特別提到,今年六月為澳門的葡萄牙月,知道葡萄牙會有官方團隊到訪澳門,表彰澳門本地葡裔社群的貢獻,他希望到時有機會向訪問團展示這部紀錄片,並將視之為項目的一大里程碑。

團隊受邀到不同地方推廣紀錄片《澳人傳城》
團隊受邀到不同地方推廣紀錄片《澳人傳城》

同樣作為在澳成長的土生葡人,梁安到認為,紀錄片不僅從澳門人視角出發,更邀請土生葡人、葡萄牙人及在澳華人分享成長經歷、生活點滴以及對澳門的認知。「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故事,這些故事值得被聽見。」他強調,文化保育須有社群參與,方能避免信息傳遞失真。若失去獨特文化,便失去前人的智慧與歷史根基,這正是身份認同的基石。「僅有『知』,難以喚起歸屬感與共鳴。」

今年適逢「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梁安到認為,澳門過去20年的保育工作已超越許多地區,但在宣傳上仍有進步空間。「我們不希望大家瞭解文遺時,只停留在拍照打卡,而是應結合所在地的歷史文化,讓效果加倍。」他深信,書籍、影片及校園活動是提升年輕一代文化意識的直接途徑,未來將持續推動此類工作,讓更多人認識世遺背景和澳門的歷史。

《澳人傳城》於2024年10月在戀愛電影館首映
《澳人傳城》於2024年10月在戀愛電影館首映

 

《澳人傳城》預告片

 

IIM澳門遺產2005-2025宣傳片

 

文:鄧穎莊 圖:宋楚珊 澳門國際研究所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