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前街是澳門一條古老的街道,區內蘊含深厚的歷史及舊區文化。自2015年起,關前街與周邊的俊秀圍成為活化舊城區的試點,吸引了不少澳門本地藝術、美食和特色品牌進駐。2023年,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下稱「經科局」)舉辦「關前薈2023」活動,為舊城區改頭換面,引客入區盤活社區經濟。
於2022年4月在關前街開業的桑社,主要銷售自家桑園的桑葉及桑葚加工製成的健康茶飲、果醬和雪糕等新式健康產品,見證了舊區活化的成效。
化疫為機的創業路
在咖啡飲品店林立的關前街,有一間與別不同的新派養生茶飲店「桑社」,將傳統中醫藥材桑葉、桑葚重新包裝成各種貼合大眾生活的產品,令產品兼具健康、美味、美觀。桑社「社長」譚偉介紹,家人在廣東新會有一個380畝的桑樹種植場,祖輩幾代都是種桑養蠶取絲用作製造絲綢,從小已接觸桑樹。他的舅舅還研究不同品種的桑樹的功效,在長期耳濡目染下,譚偉亦對桑樹、桑葉和桑葚有了非常深入的瞭解。
「我是受新冠疫情啟發,才產生創業念頭。」疫情期間,譚偉注意到不少人開始重視養生健康,關注調理身體。桑葉作為傳統中醫藥材,具有保健養生功效,受惠於家族桑樹種植園的優勢,他萌生了創辦以新式桑製品為主的專門店。經過約半年時間籌備,店舖在疫情時開業,以不同類型的產品向大眾推廣桑樹的功效。
「很多人認為,桑葉泡一泡就能做到茶……若要講究的話,桑葉要怎樣種?要種多久?種甚麼品種?這些都是一門學問。我經常向客人講解,讓他們試飲。」譚偉事事親力親為,如產品設計、包裝、銷售及宣傳拍攝等,都會認真做,而且樂此不疲。面對每一位進門的客人,他都掛着親切的笑容,用友善的態度推介每一件產品。
重新包裝改變大眾印象
「我想營造出一個有別於傳統藥材店的年輕化形象。澳門有很多繁忙的上班族,我希望透過重新包裝,將桑變成一種休閒食品,讓大家可以隨時吃、隨時喝到我的產品。」譚偉說,選址關前街,是因為這裡新舊交融,持續活化。「關前街靠近居民區,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桑社致力將傳統桑製品轉化成創意茶飲、雪糕的概念不謀而合。」
疫情後,澳門旅遊經濟穩步前進,加上特區政府政策支持,市面回復生機。「通關後,人流開始上升,加上『關前薈2023』活動的推廣,多了不少世界各地的旅客前來遊覽,令舊區變得更為熱鬧、更有人氣。」在訪問途中,便有來自日本的旅客進店消費。譚偉認為,「關前薈2023」為關前街帶來顯著增加的人流,活動透過創新視覺科技,發揮了關前街區的魅力。另外,經科局亦整合各間參與商戶,利用活動專屬小程序向客人推出折扣優惠及活動抽獎,又聯乘社交平台小紅書作宣傳,進一步擴大線上流量,刺激人流到區內消費。
譚偉補充,不少人被「關前貓」吸引,與其打卡拍照。「有人流就有幫助。不單是旅客,現在連本地人放假也會過來逛街,我們的客群中,旅客和居民的比例是一半一半,這都是我們小商戶樂見的成果,希望未來有更多本地人來支持我們。」
為配合農曆新年等節慶,「關前薈2023」活動會延至2024年2月。譚偉期望餘下的時間,能夠通過「引流—體驗—打卡—消費」的線上線下互動模式,繼續引領更多人進入社區,帶動消費。他說:「如未來再次舉辦同類活動,桑社亦會繼續參與,與政府、商會共同合作,盤活社區經濟,促進舊區活化。」
關前薈2023網站
https://ervanarios-macau.com/zh-hant
文:鄭美盈 圖:宋楚珊、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