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从街头到奥运 滑板文化华丽转身

澳门杂志
165期
  • 从街头到奥运 滑板文化华丽转身

  • 随着滑板成为奥运项目,大众对滑板运动的态度日益开放,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让小朋友学习滑板,这是我们乐见的一大进步。 —— 澳门滑板运动文化发展总会主席 萧荏泽

  • 黄柏澔

  • 初学者必须要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护具,即使摔倒也能保护身体。

  • 小型半管(Mini Ramp/小U)

  • 金字塔(Pyramid)

  • 四分之一管/弧面/J板(Quarter Pipe)以及弧面抛台(Launch ramp)

  • 综合道具(Funbox)

  • 平台(Box)

  • 竿子(Rail)

  • 斜竿(Stair rail)、斜台(Hubba)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从街头到奥运 滑板文化华丽转身
从街头到奥运 滑板文化华丽转身

2020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将滑板运动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这一历史性时刻打破了大众对滑板的刻板印象,将其从街头文化推向全球瞩目的体育舞台。近年,滑板热潮亦卷入澳门,随着专业场地建设、协会推广及系统化训练课程的兴起,越来越多家长鼓励孩子参与这项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运动,为本地滑板文化点燃新火花。

 

奥运加持重塑大众认知

踩上滑板、向前滑行、连人带板腾空而起……对练习了滑板超过十年的萧荏泽来说,这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早已驾轻就熟。

“滑板源于街头文化,过去常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的活动,在澳门更是小众运动。”萧荏泽说,改变大众观感的关键时刻,正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正式将滑板纳入奥运新增赛事之一,使其成为具专业性和国际认可的体育项目。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赛事规则,奥运滑板比赛分为街头滑板(Street Skateboarding)和公园滑板(Park Skateboarding),并设男子和女子组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场地设计与技术要求。”萧荏泽解释,街头滑板场地模拟城市环境,设有楼梯、栏杆、路缘、斜坡等障碍物,运动员可执行豚跳(Ollie)、滑板与障碍物摩擦(Slide)或轮轴卡住障碍物(Grind)等招式,展现流畅的动作组合。而公园滑板则在碗状场地进行,强调空中动作,如空中抓板(Grab)、在斜坡边缘“定住”(Stall)等。“公园滑板比街头滑板更具观赏性及表演性,因此很多人以为公园滑板难度更高,其实两者的技术要求不相伯仲。”

在国际性赛事上,裁判会根据滑板运动员的动作流畅度、难度、速度、高度、创意及动作完成度等进行评分。“滑板成为奥运项目后,评分标准更加规范,裁判须通过国际奥委会认证的培训课程,确保评判专业性。”萧荏泽补充,与其他运动不同,滑板强调个人风格与创意,运动员的独特表现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滑板文化。根据国际奥委会资料,2024年巴黎奥运会滑板项目参赛人数从东京奥运的80人增至88人,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组前8名选手晋级决赛。

随着滑板成为奥运项目,大众对滑板运动的态度日益开放,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让小朋友学习滑板,这是我们乐见的一大进步。                ——  澳门滑板运动文化发展总会主席  萧荏泽
随着滑板成为奥运项目,大众对滑板运动的态度日益开放,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让小朋友学习滑板,这是我们乐见的一大进步。 —— 澳门滑板运动文化发展总会主席 萧荏泽

 

社会认同提升 滑板风气渐盛

“随着滑板成为奥运项目,大众对滑板运动的态度日益开放,越来越多家长愿意让小朋友学习滑板,这是我们乐见的一大进步。”萧荏泽与志同道合的“板友”于2020年成立澳门滑板运动文化发展总会,由他担任主席,联合澳门滑板文化协会、澳门滑板发展协会、澳门滑板交流及学习协会、澳门滑板协会,以推广滑板文化为宗旨,提供专业教学。“我们希望透过总会团结澳门的滑板爱好者,举办活动、研讨会及交流聚会,传播滑板的正面价值,促进运动发展。”

过去,澳门缺乏合适的滑板练习场地,推广滑板运动困难重重。近日,两个分别对应奥运街头滑板与公园滑板的大型户外滑板场相继落成,为运动发展开辟新空间。其中,位于澳门葡京人的户外滑板场,便是由澳门滑板运动文化发展总会负责营运。“我们参与了场地设计,参考中国、日本、泰国等地的街头滑板场,融入多元元素并确保符合国际安全标准。”这一合作旨在为本地滑板爱好者提供专业训练平台,吸引大湾区及国际滑板社群到访,促进知识与经验交流,推动滑板运动蓬勃发展。

 

老少咸宜的极限运动

滑板运动讲求速度、平衡与技巧,对体能和心理素质有一定要求。为确保安全,初学者须在专业教练指导下逐步学习。萧荏泽笑言,入门的第一课是学会如何“跌倒”。“初学者必须要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护具,即使摔倒也能保护身体。在跌倒时找到平衡感,逐步创建信心。”他续说,初学者要突破心理关口,不断练习、找到跌倒的窍门,才能克服困难,驾驭滑板,完成帅气的花式动作。

目前,澳门滑板运动文化发展总会约有20名固定成员,年龄从8岁至50岁不等,包括学习数年的青少年及见证澳门滑板运动发展的前辈。“滑板运动跨越世代,将我们紧密连系。”萧荏泽认为,在安全环境和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任何人都能学习滑板技巧,通过勤奋练习成为高手。“我们希望滑板运动在澳门持续成长,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未来能培养出代表澳门参加亚洲及国际赛事的专业运动员,为澳门滑板运动树立里程碑。”

 

学员分享

滑板界的明日之星

“我今年十岁,玩滑板超过三年,最初是因为看爸爸玩,觉得帅气才开始学。”年仅十岁的黄柏澔,腼腆地分享他的滑板故事。在滑板场上,他穿戴好护具、踩上滑板,瞬间展现自信,流畅地滑行、旋转、跳跃,利落动作赢得现场观众的欢呼。

黄柏澔
黄柏澔

“我一个星期会练习3至4次,平日练2至3小时,假日有时会练8小时。”黄柏澔表示,每次掌握新动作都让他充满成就感。2025年3月,国际滑板盛事“FISE 冠军争霸赛‧澳门站”首次在澳门举办,黄柏澔与萧荏泽代表澳门参赛,他在街式赛青少年组资格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八强。“我希望未来能挑战更高难度的花式,参加更多比赛,甚至在国际赛事中代表澳门!”黄柏澔满怀憧憬地说。

 

短片

挑战极限 澳门滑板运动文化的崛起

 

常见设施道具种类

街头滑板场地包括范围广泛的构件和元素,让不同能力水平的滑板爱好者能够执行各种类型的技巧。

初学者必须要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护具,即使摔倒也能保护身体。
初学者必须要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护具,即使摔倒也能保护身体。

 

小型半管(Mini Ramp/小U)
小型半管(Mini Ramp/小U)

具有两个倾斜侧面和平坦中间部份,可透过“落入”坡道从一侧滑向另一侧以增加动力,是滑板场中动态训练的关键道具之一。

 

金字塔(Pyramid)
金字塔(Pyramid)

可以用于练习多角度动作,正面或背侧的滑行方式及角度效果各异。

 

四分之一管/弧面/J板(Quarter Pipe)以及弧面抛台(Launch ramp)
四分之一管/弧面/J板(Quarter Pipe)以及弧面抛台(Launch ramp)

四分之一管/弧面/J板(Quarter Pipe)

可用作增加滑板动力

弧面抛台(Launch ramp)

可以用作抛台,与四分之一管不同的是无站立平台。

 

综合道具(Funbox)
综合道具(Funbox)

结合抛台、平地、竿子等多种元素。

 

平台(Box)
平台(Box)

可以用来训练跳上、跳下的基本动作及花式,是滑板场中最基础且不可或缺的训练。

 

竿子(Rail)
竿子(Rail)

可以用来进行平衡滑行动作

 

斜竿(Stair rail)、斜台(Hubba)
斜竿(Stair rail)、斜台(Hubba)

可以用来练习滑板招式Grind,是滑板场中常见的技巧训练道具之一。

 

文:郑美盈 图:宋楚珊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