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专题特写

扬帆启航 无畏风与浪

澳门杂志
152期
  • 扬帆启航 无畏风与浪

  • 除了配合特区政府的『旅游+体育』推广,吸引旅客和本地观众外,我还希望通过竞赛,为本地运动员带来目标和提升积极性。 —— 黎荣发

  • 市民及旅客到海傍感受赛事气氛

  • 双体船最高时速可达40海里,每当遇到大风大浪时,帆船便可能大幅度倾侧,控制船只的难度大大提升,是比赛的最大挑战。 —— 陆中兴

  • 「师徒檔拍住上」,在默契和互相配合下,黎荣发和陆中兴以出色的成绩完成整项赛事。

  • 黎荣发和陆中兴皆期望多参与帆船运动赛事,通过与海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同场竞技、交流,提升澳门帆船运动的水平。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扬帆启航 无畏风与浪
扬帆启航 无畏风与浪

有关帆船的起源,现存最早的纪录之一,是出土于尼罗河西岸,大约制作于公元前3500年的格尔塞陶罐,陶罐上绘有古埃及人所用的单桅方帆船,这种帆船构造简单,只能顺风航行,但亦足以让古埃及人利用风力,在尼罗河逆流而上,是人类利用工具驾驭动力的里程碑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在不同时代都发展了帆船的技术,随着设计、造船和物料的不断改进,大幅提升帆船航行的距离、速度和自由度,推动了远洋航海、贸易的发展,见证着多个人类历史时刻。

现代竞技帆船运动,始于17世纪的欧洲,1662年,英王举办了一次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帆船比赛,1720年前后,英国、美国、瑞典、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先后成立了帆船俱乐部或帆船竞赛协会,各国之间经常进行大规模的帆船比赛,并于1900年列为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时至今日,帆船运动已发展出不同类型,十分普及,深受水上运动爱好者的欢迎。

 

海岸线上的亮丽风光

2023年1月上旬,澳门海岸泛起一道别致风光,参与「2023美高梅澳门国际帆船赛」(下称「国际帆船赛」)的一众好手于浪花上飞驰,引得岸上观众欢呼不绝。

由澳门特区政府体育局与北斗星航海赛事管理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及澳门风帆船总会协办的国际帆船赛,于1月5日至8日举行,共吸引到35支帆船队伍角逐「澳门杯国际帆船赛博纳多First 40.7统一设计组」、「粤港澳大湾区杯帆船赛IRC组」及「双体帆船国际邀请赛Hobie 16统一设计组」三个比赛项目的锦标。

澳门风帆船总会副理事长黎荣发是今次唯一组队参加「双体帆船国际邀请赛Hobie 16统一设计组」的澳门队运动员之一(同队拍檔:陆中兴),他介绍说:「帆船自身不带动力,须依靠自然风力航行。运动员要根据风向水流操作帆船行驶,是一项集竞技、休闲娱乐及观赏于一体的水上运动。」

除了配合特区政府的『旅游+体育』推广,吸引旅客和本地观众外,我还希望通过竞赛,为本地运动员带来目标和提升积极性。          —— 黎荣发
除了配合特区政府的『旅游+体育』推广,吸引旅客和本地观众外,我还希望通过竞赛,为本地运动员带来目标和提升积极性。 —— 黎荣发

他解释,帆船运动与其他水上运动的差异,在于前者不是以体力控制船只,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对较小,相对的,更要求运动员对水域的风感、水流等有更细致的反应。

帆船种类繁多,除了常见单人、双人帆船外,还有需十人以上才能操控的大型帆船。黎荣发今次参加的Hobie 16双体船,其特点在于船体桅杆较长,主帆面积大,受风接触面积亦随之增加,加上两个不对称的船体可承受较大风浪,因而船速很高。「双体船没有定水板,只靠舵来控制,十分考验二人的默契和配合。」

市民及旅客到海傍感受赛事气氛
市民及旅客到海傍感受赛事气氛

 

赛况激烈 师徒默契配合

帆船运动比赛设有不同的赛制,主要分为一般竞赛、对抗赛及团体赛等类别。以最常见的一般竞赛为例,参赛帆船(包括船体、装备或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份),须在规定的比赛航线区域上,以最快速度绕过所有标志并触及终点线完成比赛。

与黎荣发组队参加今次国际帆船赛的陆中兴,有丰富的水上运动经验。他说,帆船运动员在海上作赛,除要对帆船、操控技术和赛制有充分瞭解,还得掌握瞬息万变的海洋及天气情况,不断练习提升技巧。以今次赛事为例,他们曾于赛道的第六位,一度跃升至第一位。「当时,我们预判到会有一股阵风吹到,于是立即调整航线角度,成功于弯道超前。」陆中兴解释,帆船运动很考验运动员的经验和反应能力,要随时感受风的变化,并即时作出调整去应对,还须在短时间和队友沟通,互相配合,很讲求双方的默契。

双体船最高时速可达40海里,每当遇到大风大浪时,帆船便可能大幅度倾侧,控制船只的难度大大提升,是比赛的最大挑战。                      —— 陆中兴
双体船最高时速可达40海里,每当遇到大风大浪时,帆船便可能大幅度倾侧,控制船只的难度大大提升,是比赛的最大挑战。 —— 陆中兴

黎荣发和陆中兴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二人早已认识,有不少共同爱好与想法,于是决定「师徒檔拍住上」,参加今届国际帆船赛。陆中兴说,二人都是水上运动的爱好者,一直都有练习滑浪风帆,虽然这是他们首次「搭檔」出战Hobie 16双体船比赛,但很快便建立起默契。他说:「双体船最高时速可达40海里,每当遇到大风大浪时,帆船便可能大幅度倾侧,控制船只的难度大大提升,是比赛的最大挑战。」赛事中,二人彼此信任,陆中兴负责控制帆船的倾斜度,黎荣发负责掌舵,在默契和互相配合下,最终以出色的成绩完成比赛。

「师徒檔拍住上」,在默契和互相配合下,黎荣发和陆中兴以出色的成绩完成整项赛事。
「师徒檔拍住上」,在默契和互相配合下,黎荣发和陆中兴以出色的成绩完成整项赛事。

 

风帆运动的「无惧」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帆船运动开始于澳门的土生葡人群体中兴起,澳门风帆船总会应运而生。和发展大多数运动一样,要吸引市民参与和认识,必先由年轻人入手。黎荣发说,帆船运动历史悠久,具独立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特质,但家长会担心小朋友的安全,故较难推广。他强调,澳门风帆船总会推广帆船运动时,除为参加者提供陆上及海上训练,亦会教授航行理论及安全守则,只要按部就班并做好安全措施,其实很适合用来培养小朋友独立处事的性格和能力。

古语云:「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无论是经验老到的黎荣发,还是后起之秀的陆中兴,他们喜欢玩水上运动,皆因水上运动可让他们感到无拘无束,不会被规则所「束缚」。陆中兴表示,每次参加水上运动时,脑海便会出现一个海洋空间,让其随心所欲地挑选航线,每次下水都是一个新意思、新体验,永无止境。

对于今次参加国际帆船赛,黎荣发希望藉此向澳门市民推广帆船运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和作技术交流。「除了配合特区政府的『旅游+体育』推广,吸引旅客和本地观众外,我还希望通过竞赛,为本地运动员带来目标和提升积极性。」他又说,澳门风帆船总会将积极与学校沟通,期望可以举办更多的体验班及大众体育班,令帆船运动有更好的发展。

黎荣发和陆中兴皆期望多参与帆船运动赛事,通过与海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同场竞技、交流,提升澳门帆船运动的水平。
黎荣发和陆中兴皆期望多参与帆船运动赛事,通过与海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同场竞技、交流,提升澳门帆船运动的水平。

 

航行方式主要分为三种:

横风航行:就是当船头与风向形成约90度角时,拉紧主帆绳索,稳定主帆,握紧舵柄确保直线前行。

迎风航行:帆船不可以完全迎风而行,因此就要以锯齿形路线行驶,船身跟风向形成45度角,帆需要完全拉紧,确保船只不会飘移往另一方向。

顺风航行:就是顺着帆船背后而来的风,只需要完全把帆打开接收风力,再提起中央板,便可以航行成一直线。

 

2023美高梅澳门国际帆船赛

www.macaoregatta.com

 

文:关楚婵  图:宋楚珊、体育局、美高梅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