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22日,澳门出现首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个案后,特区政府在行政长官贺一诚的领导下,立刻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由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担任副主席,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并在内地权威专家的指导下,透过入境健康检查,及时追踪并隔离高风险人士和密切接触者,妥善治疗确诊患者,适时减少社区及经济活动,及时发布准确讯息等多方面的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全澳市民健康,在第一阶段取得理想的成效,由2月4日确诊第十宗病例后,连续40日没有出现新增确诊病例。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表明此传染病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3月15日,一名在澳工作的空中服务员自葡萄牙返澳后确诊,打破连续40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纪录。随后一段日子,输入个案不断增加,至今已累计有45例确诊个案(截至4月9日)。为应对疫情发展,特区政府适时调整各项防疫措施,呼吁市民配合政府工作,让全社会齐心抗疫,同时逐步开展在经济、民生方面的扶助措施,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迅速回应澳珠联防抗疫
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1月中旬,行政长官贺一诚先后批示设立应对不明原因肺炎跨部门工作小组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负责全面规划、指导和协调各公共及私人实体关于预防、控制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
第一轮疫情期间,患者以来自或曾到过武汉和湖北省的人士较多,武汉是全国交通重镇之一,澳门和珠海都有航班往返武汉,而澳门特区和珠海市之间的拱北口岸是全国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口岸,2019年的客流量超过1.7亿人次。为严控社区感染的风险,澳珠双方成立珠澳联防联控工作组,澳方由保安司司长黄少泽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来自警察总局、卫生局、治安警察局、劳工事务局及旅游局等部门的代表,珠方由珠海市委副书记赵建国担任组长。工作组实施通报制度,分享最新疫情讯息,同时为双方境内居民提供检测、隔离和治疗,合力防疫抗疫。
2月17日,行政长官作出第40/2020号行政长官批示,其中一项内容是规定自2020年2月20日零时零分起,所有拟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且在入境前14天内曾经到过中国内地的外地雇员身份认别证持有者,须在卫生当局指定位于珠海市的地点进行医学观察14天,并取得珠海市卫生部门发出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生证明书后方可入境澳门。为此,澳门特区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与珠海方面加强沟通,商讨合作方向及细节,落实行政长官批示的内容。珠澳两地经过多次沟通和会议,落实了澳门外地雇员在珠海的指定医学观察地点及特定医学检查部门进行医学观察的措施。2月20日,陆续有澳门外地雇员入住珠海市指定的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并接受医疗机构的身体检测。
3月26日晚上9时,广东省公布新入境防疫措施,并于27日上午6时起生效。特区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行政长官第一时间与广东省领导沟通,并随即举行会议,厘清有关细节问题。经磋商,广东省政府同意推出相应的补充措施,珠澳联防联控澳方工作组亦发出公告,对14日内无外国和香港、台湾地区旅居史,无发热、乏力、干咳、咽痛等症状,为保障港澳正常生产生活的特定人员,暂不实施集中医学观察,但全部须实行核酸检测,符合豁免条件的人士可到各口岸的内地海关柜台办理申请,并可即场获得审批结果回覆。同时,申请人士须签署承诺书,内容不能有虚假,否则要承担内地相关法律责任。
争取主动迎战第二轮疫情
经过特区政府与市民的共同配合与努力,澳门第一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首10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全数治愈出院。面对疫症于全球爆发,特区政府积极开展第二轮防阻境外输入疫症工作。此外,为协助滞留湖北省澳门居民,特区政府采取以包机接载返澳方案,并在中央政府及湖北省相关部门协助下,于3月7日从武汉机场接回第一批共57名澳门居民回澳。
踏入3月,国内疫情基本受控,3月1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武汉所在的湖北省当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是疫情爆发以来,武汉首次「零确诊」,但同一时间,亚洲、欧洲和美洲确诊的病患逐渐增加。
3月13日 高等教育局表示,鉴于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尤其在欧洲等地逐渐扩散,考虑到在各地就读的澳门大专学生有3,000多人,特区政府呼吁在海外就读的澳门大专学生尽快回澳,以免当地疫情爆发,出现交通封锁后更难离开。同时,卫生局为学生制订留在当地的指引及乘坐航班指引,并透过高教局以电邮发给所有在海外就读的澳门大专学生及相关的学生社团。
3月15日,一名在澳工作的空中服务员自葡萄牙返澳后确诊,加上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翌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副主席、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特区政府的防疫政策转为防范国外输入,为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决定根据第2/2004号法律《传染病防治法》第14条的规定,自2020年3月17日零时起,要求所有在入境前14天内曾到过中国以外国家或地区的人士,入境后须按照卫生局的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
3月23日,香港宣布过去14日曾到欧洲神根地区(26个国家)抵港人士,包括澳门居民都需要接受14天的医学检疫措施。为此,政府决定派车前往香港机场接载澳门居民和学生回澳,并透过治安警察局与香港出入境事务处商讨具体的执行方案。准备经香港回澳的居民和学生可凭目的地为香港国际机场,完整的航班资料及证件资料透过旅游危机处理办公室热线28333000或高等教育局网站登记,再由澳门特区政府安排前往香港接载。
现时,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峻,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00个。至截稿日,澳门新增的35例确诊患者均为境外输入,但仍存在社区传播风险。特区政府为稳定新一阶段的疫情,开展各项防疫新措施,同时呼吁市民切勿放松警惕,要配合政府防疫工作,以期降低社区爆发的风险。
保就业 稳经济 顾民生
因应疫情对澳门各行业及市民造成的经济影响,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纾困措施,除了提前于4月发放现金分享款项,还包括减免税费、支持信贷、鼓励消费等,涉及金额将近400亿元(澳门元,下同)。特区政府透过澳门基金会,设立一项规模为100亿元的抗疫援助专项基金,对受疫情影响而在生活或经营上有困难的澳门居民和企业商户提供援助,以及对防疫抗疫工作给予财政上更有力、更快捷的支持,务求做到急市民所急,稳定澳门经济,保障民生就业。
4月8日,特区政府再公布第二轮疫情经援措施,透过百亿抗疫援助专项基金,扩大对居民、雇员及企业的援助,作为首轮经援措施的补充及深化,尽快及用最大努力纾解民困,增强社会的信心、团结和稳定。
第二轮经援措施包括:直接向合资格的本地雇员予以款项援助,具体以2019年澳门居民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数(20,000元)的25%作为计算基础,一次性发放3期;针对自由职业者给予一次性款项援助,并可就银行贷款提供利息补贴;根据企业的运作规模,给予援助款项作支持;「带津培训」的涵盖面,亦会由本地失业人士扩大至本地在职人士;于今年8至12月向全澳居民增发多一次消费补贴(5,000元),连同第一期共发放8,000元。
精准发布加强官民沟通
抗疫工作的成功,除了各部门通力合作,贯彻落实特区政府制订的措施外,更有赖居民的配合。要政策措施成功「落地」,适时准确的讯息是重要的一环。在今次疫情中,特区政府采取了多渠道的整合传播方式,因应市民使用媒体的不同习惯,以精准传播方式,透过线上线下的不同平台,把疫情资讯的传播范围达至最大化。除了透过新闻媒体的发布外,政府亦善用各个权威发布平台,包括政府网站、Facebook官方专页、政府微信公众号、政府部门手机APP、Telegram官方频道、Instagram官方帐号、社区大喇叭/社区广播、宣传车广播、电子广告板及海报等途径,把疫情资讯及时传达予公众,加强施政透明度。其中Telegram及Instagram帐号,更是新闻局因应年轻受众的需要而首度开设的。
由澳门一月份出现首宗确诊个案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每日定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传媒公布最新情况,以及回答由传媒提出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会亦会透过电视及网络全程直播。随着情况发展,应变协调中心于1月23日开设讯息发布专页(下称专页),综合各部门发出的疫情相关讯息,透过互联网统一发放,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全面获知疫情最新发展和政府采取的措施。
由普及到今天约20年之间,互联网在技术和应用上不断更新,随着智能电话的普及,互联网日益融合到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接收讯息的习惯。负责整合和协调专页的新闻局,近年不断努力研究新媒体的应用,并优化资讯发布系统,令资讯能在短时间可以发布至各个不同平台,传播更快更广。疫情期间,新闻局一方面协助各部门快速发放新闻稿,同时,在应变协调中心发布讯息的基础上,因应讯息的内容和资讯量,分别制作快讯、图文包、影片等等上载到互联网,以简明生动方式,令市民大众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瞭解防疫资讯的核心讯息,并协助资讯的社区传播。
截至4月10日,透过专页发布有关疫情的新闻、快讯、图文包等讯息超过2,400条,另外还有各种抗疫相关的宣传和卫生教育短片;保障口罩供应澳门居民计划的即时统计亦上载到专页上,方便居民规划购买口罩的行程。与此同时,新闻局主动配合不同读者群,透过手机应用程式、微信、Facebook和Telegram等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软件,发出超过2,500则帖文,加上网上直播,精准推送讯息,期望达至滴水不漏的发布效果,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齐备而且深入的抗疫讯息。
至截稿时,澳门的防控疫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未现社区爆发,但疫症仍在世界各地肆虐,抗疫尚未成功,全社会仍须努力。只要众志成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必战胜疫情,重建热闹繁荣的澳门。
为让读者更深入瞭解澳门各界于抗击疫情背后的故事,今期《澳门》杂志访问了医护人员、消防、警察等前线工作者、驻澳中资企业、社会团体及艺术家,分享他们的心声,亦藉此衷心感谢他们为澳门防控疫情所付出的辛劳。
抗疫专页
网址:https://www.ssm.gov.mo/apps1/PreventCOVID-19/ch.aspx#clg17458
延伸阅读
《澳门》杂志134期〈上下一心 共同抗疫〉
文︰曾海英 图︰新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