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現將2007年環境統計的結果摘錄公佈如下:
至2007年底,澳門陸地總面積為29.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萬人;道路行車線總長度為400.8公里,機動車輛密度每公里435架;全澳路旁樹木共15,640株,較2006年增加24.0%,而離島再植林的樹木約47萬株,微升0.7%。
2007年約60%日數的空氣質量水平屬良好,尤以七月份的空氣質量最佳。另一方面,北區、水坑尾區及大氹山監測站分別有29天、20天及19天錄得可吸入懸浮粒子數值高於標準值。2007年最低的雨水酸鹼值為3.6(酸鹼值低於5.6為酸雨)。
在食水水質方面,民政總署化驗所對供水網及食水處理廠的檢驗結果顯示,水質符合標準,而2007年食水鹹度皆處於“低”級別水平。
另外,全澳10個公共泳池水質樣本的合格率均超過九成;而黑沙及竹灣海灘的水質較2006年有所改善。
清潔專營有限公司於2007年共收集了17.4萬公噸生活垃圾和6.9萬公噸工商業垃圾,較2006年分別增加3.6%及23.2%。運往焚化中心處理之垃圾共28.8萬公噸,較2006年增加0.7%;而全澳的污水處理廠每日平均處理約16.8萬立方米污水,增幅為10.5%。
2007年治安警察局共接獲3,579宗噪音投訴個案,較2006年增加9.3%;而環境委員會及旅遊局亦分別接獲111宗及30宗噪音投訴,有關投訴主要涉及工程施工、卡拉ok、空調及通風設備等。
在環保教育方面,環境委員會及民政總署於2007年合共舉辦了446次推廣活動,有超過32萬人次參加,動用經費約493萬澳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