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本澳与国际社会在应急医疗体系的协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卫生局与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今(31)日联合举办“应急医疗队能力建设交流会”,主题为 “以卫生安全为切入点,与世界卫生组织及葡语国家伙伴合作前期交流”,分享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的工作经验,并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及培训演练作专题交流。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罗奕龙局长、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季先峥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综合部主任郭晓峰参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刘锐副处长、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李子蔚副秘书长、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吕红顾问、卫生局陈永华副局长、戴华浩代副局长、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行政办公室李晓晖主任、卫生局国际事务工作组柯量组长等逾80名政府部门、葡语系国家、医院及社团代表出席交流会。
在交流会上,罗奕龙局长致辞时表示,本澳回归祖国26年来,在中央的支持、在特区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医疗卫生事业提速发展,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特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合作成立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同时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并参与世卫医疗机构配对计划,提升东帝汶医疗服务质量,深化与葡语系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
他又指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对特区政府完善公共卫生与应急医疗体系建设一直给予全方位的协调。世卫在2015年启动国际应急医疗队注册和认证,队伍是由训练有素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组成,要求能快速派出、在现场快速展开,在无外界支持的情况下能自行运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在世卫的指导及在特区政府的统筹下,卫生局持续完善相关建设。2018年,本澳参与应急医疗队技术标准认证筹备工作,不足一年时间,已完成必要培训与前期工作;2019年,通过了世卫全面检视与评估成为中国第5支、全球第25支获认证的队伍,具备自给自足能力且可独立开展为期14天救援任务。这不但能在本澳突发事件中保障居民生命安全,还能向其他地区提供应急医疗支援。
李子蔚副秘书长则指出,2022年4月中国-葡语国家防疫交流中心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揭牌,成为向葡语国家提供防控技术支援、培训与推广的重要平台。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一致肯定了中葡防疫交流中心(澳门)在流行病防治方面的积极作用。应急医疗能力建设和防疫工作均为重要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依托本澳与葡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联系,可快速、精准地输出中国的公共卫生技术与资源,全面提升区域应急医疗与防疫能力,构建互信、互利、可持续的合作新格局。
柯量组长详细汇报了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区域能力建设合作构想,阐述有关开展国际合作的理念与价值框架,亦介绍了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与世卫组织合作背景及本澳拟通过世卫在非洲(含葡语国家)推进第一阶段能力建设项目的设想等。随后,与会代表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等专题进行交流。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支援工作:2020年赴非洲参与抗疫;2025年前往缅甸开展地震灾后医疗技术交流,获当地政府感谢与认可。不仅提升实战能力和累积国际经验,亦展现本澳医疗专业的国际水准,巩固国际医疗合作互信基础。未来,本澳在国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引领下,将发挥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和“内联外通”的平台作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各主权国家及世卫并肩同行,进一步拓展国际应急医疗深度合作,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应急医疗网络;助力国家健全对外开放机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并在本澳、内地及全球一旦发生危难能及时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