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經營、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能力,並鼓勵居民考取國家及國際認可的專業及職業資格的工作,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下稱“中心”)從兩大方向推動相關工作,一是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取得認證和數字化轉型;二是為居民提供技能培訓及專業考試,培育各行業所需人才。
推動產品和管理認證,增強企業競爭力
管理認證和產品認證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中心和廠商聯合會於2018年推出的“M嘜澳門產品優質認證計劃”,累計已發出151張證書,成為澳門優質產品的“信心保證”。此外,“國際管理系統標準認證/認可資助計劃”至今累計申請近850宗,今年申請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4%。而在“2025澳門企業國際管理認證嘉許典禮”上,共有118家維持國際管理認證6年至20年或以上的企業獲得表彰。
為配合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中心編製了“澳門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工具書”,並與藥物監督管理局合作為業界提供GMP培訓。年底將啟動“促進澳門醫藥產業升級發展鼓勵計劃”,設GMP認證及中成藥本地註冊兩個子計劃,推動醫藥產業邁向標準化及專業化。
拓展專業認證與技能培訓,支持青年創新創業
企業的發展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技能人才作為支撐。為就業、創業人士和青少年提供專業培訓和考試是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1至9月已開辦逾750期課程,近20,000人次報讀;專業及公開考試近3,800人次報考。為支持青年創業,累計開辦28期“創業及中小企經營系列”課程,並推出“人工智能商業應用系列”及可持續發展的專題培訓,為初創人士及中小企業主提供精準培訓。
青少年技能培訓方面,中心今年帶領學生出戰2025年Microsoft Office及Adobe多媒體設計軟件兩項技能全球大賽,勇奪兩項全球冠軍及一項全球亞軍。此外,中心今年承辦2025年珠澳琴職業技能大賽暨“深合杯”職業技能競賽美容師項目,澳門選手榮獲一冠一季佳績。
為滿足專業人才培養需求,中心正加緊建設國際及專業考試中心,預計2026年第二季投入服務,為考生提供國際級一站式專業考試服務。
推動科創及數字化,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中心與百度合作在澳門引進首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工程師”課程,學員可獲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發出,獲百度認證的職業技術證書。中心舉辦了“中小企業數字化方案體驗日”,展示27家本地供應商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逾300名中小企代表參與交流。
為助力企業開拓市場,中心組織10家澳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企業及高校參加“2025香港國際創科展”,設置澳門展區展示澳琴科技創新成果,吸引逾千名買家,進行過百場深度洽談。
培育設計師及時尚品牌,促進創意產業發展
在時尚創意領域,中心透過系統課程和孵化計劃培育本地設計師和時尚品牌,並每年舉辦澳門服裝節。今年首次組織巴黎時裝周考察研學團,讓設計師參觀商貿展及著名時裝品牌博物館,並於巴黎時裝學府ESMOD參加研習課程。
同時,亦持續開辦高端工藝課程,並組織工藝導師參與國家縫紉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升從業員專業水平與發展機會。
參與大灣區合作,共建交流平台
中心接任粵港澳大灣區生產力促進服務聯盟第三屆理事長單位,積極推動跨區域科創協作。今年參與了長三角科技創新服務戰略聯盟會議,共同發起科創聯動倡議;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大灣區集思匯(澳門站)”,就促進新質生產力與企業轉型升級等議題進行交流,助力大灣區創新資源整合及協同發展。
展望未來,中心將繼續緊扣市場脈搏,因應社會與業界需求,為中小企業和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務,從多方面提升企業與居民的生產力和競爭力。